跟博雅总裁学做公关-关键洞察力精彩书评

01

1948年,罗伯特.利夫报考密苏里大学,拿到了新闻学院伸出的橄榄枝。

1952年,朝鲜半岛战事火热,罗伯特.利夫理应应征入伍。身高1.9米的他,却幸免于此,留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转投世界史,为后来的职业生涯埋下伏笔。

1957年,罗伯特.利夫敲开了博雅公司的大门,从此与它结下了50年的不解之缘。

50年里,他见证了博雅公司从最初的六名员工,发展为全球最大公关公司的历史。

02

“公共关系”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铁路文献年鉴》里,即处理各种与公众相关的事宜。这里的公众主要包括政府、企业、个人(顾客和潜在顾客)。

公关的重点在于是否深入人心,我们可以从2000年古埃及法老顾问那里得到答案:如实沟通、满足对方利益,言行一致。

公关也是“观念管理”的代名词,父母告诉孩子不能随意吐痰,医生告诉患者病情恶化,总统告诉民众经济处于萧条期。

凡是“观念”都有操控的成分,如果运用不当,也可走向偏门。

03

管理观念有千万种方法,最重要的是你要明白以下几点:

1.你要打动的对象是谁?

2.他们对你看重的问题观点如何?

3.怎样建立或加深他们的观念?

4.手头的资金能否实现所有目标?如果不能,哪一项目标才是重点?

5.公司内哪一位可以胜任?是否需要进一步培训Ta?

6.是否需要考虑时间因素?

比如,你认识一位美女,恰好你的哥们也单身,你认为他们跟般配。在一次聚会上,你做了牵线人,但事后哥们告诉你,女孩的容貌不如你说的那样可人。

于是,你另辟蹊径,说出哥们可以试一试约会的理由。你可以说姑娘和他志趣相投,都喜欢旅游、摄影、网球、下馆子。

于是,你哥们和美女开始约会了,经过你的努力,他们互相有了好感,最后走在一起了。

这就是公关,从一个观念开始,引起不同的反应,最后促成理想的结果。

04

然而,世界处在变化之中,平静之下必有波澜。

对于一些大企业来说,CEO形象决定企业的成败。乔布斯在世期间,苹果公司的股价深受他的健康影响。

博雅公司就有不成文的规定:CEO要关心员工,不论他的职位高低,也不论他身处哪个国家。留住人才,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那么博雅公司是如何留住人才呢?关键还是靠博雅公司的文化理念。

博雅公司有一份《童子军誓言》,有9条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1.不要担心竞争,你唯一的对手是你自己。

2.要看到人家的优点。

3.不要对人说长道短,除非你亲眼所见。

4.如果你对一家企业的董事会有看法,请对他们直言相告。而不应该找你的同事,因为他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5.别人和你一样喜欢好听的话。

6.将喜悦分享给亲人,将烦恼留给自己或陌生人。

7.不要浪费你的才智,多写文章,多做演讲,不要埋没自己。

8.不要气馁。耐心的审视你的进步——想想你做过的事,见过的人。杰作无法诞生,那是你心生厌倦,或写下第一章就心灰意冷。

对于第二、第八点,罗伯特.利夫这样说明:当年的公关人员都是优秀的作家。

他有两个老板,一个是哈罗德,一个是比尔。他们文笔都非常好。

哈罗德天性随和,他一开口,几乎肯定每个人的想法,认为都是好创意。为此,他深得人心。

比尔偏爱遣词用句,做事“精益求精”,坚持给员工发备忘录,要求员工干净利落(女职员服装也有规定)。

罗伯特.利夫深受他们的影响,对工作要求严苛,开会精确到每一分钟,写文重视措辞,重视视觉效果,用图片、漫画、图表烘托,增加周刊的趣味性。

05

如今,时代在变,公关行业也迅速发展。博雅公司也适应起新时代的变化,创办博雅大学,开设博雅职业教育课,分享公关案例。

课堂突破了地域界限,数字革命建立了一对一的联系方式。国家、企业、个人终究会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

罗伯特.利夫的“观念管理”也正从专业平台,走向寻常的每一个人。

来自: 言西小熊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跟博雅总裁学做公关-关键洞察力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跟博雅总裁学做公关-关键洞察力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21034.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5
下一篇 2024-02-17 23:35

相关推荐

  • 《月亮与六便士》:俯身可拾六便士,抬头可望月亮

    《俯身可拾六便士,抬头可望月亮》 ——思特里克兰德与丁元英的人物对比分析 机缘巧合之下,我在同时间段内阅读了《月亮与六便士》和《遥远的救世主》这两本书,这两本书很有意思,都是讲中年男人在人生走到三四十岁的时候,产生了转变人生方向、换一种新活法的改变。 一个是《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翁思特里克兰德对理想的追寻,另一个是《遥远的救世主》中的丁元英——他是中国儒释道传统文化思想的化身,他诠释了中国出世和入世的思想。我正好也是三十多岁的年纪,正奔向四十岁的道路上。正好现在人生有一个空档期,可以静下心来看这…

    图书评论 2024-12-11
    00239
  • 落花速速飞,处处迷归路-菊与刀精彩书评

    如果说浩如烟海的日本文学是柔嫩飘零的樱花花瓣,那么根植于日本人骨髓中的思维方式就是支撑起花枝的树干。读《菊与刀》,想象自己是一滴清水,由根部引入,随着日本文化的思维脉络,通向日本民族思想、情感、文艺作品的缤纷花间。 日本文艺有着一种独特的美学气质,在种种义理约束与生死命题的山峡之间,有清泉叮咚作响,这就是日本人的自然陶情。山水之间的种种清雅物事,使得日本这个民族拥有一种极反差又极和谐的魅力,观樱,赏月,插花,品茶,与严苛自律形成反差,又通过移情入景的“物哀”情节,与民族性格达到高度和谐。读日本文…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243
  • 张书琴:埋葬在故里的月光

    读罢,我怅然地望着远方。在意识朦胧间,我又一次回想起那个我生活了二十年的村庄。 ——题记 这是一本让我读着读着,就想要落泪的书。仍记得,好几年前人们就在思考:城乡变革究竟给村庄带来了什么?在这本书里,作者或许并没有讲述所有的变化,但我依旧能够感受到,那小小的村庄发出的些微历史的叹息。 塔尔坪,在“我”的心目中最大的意义,就是它见证了“我”与所爱的亲人之间的生离死别。在村民的一次次谋求生计的樵采里,在树木一阵阵无声叹息的告别中,炭笔在小屋的墙上画下一道又一道的痕迹,在困苦里长大的孩子,终究背负着故…

    2023-06-07
    0047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