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与爱丽丝》精彩书评:无法忘却的青涩,永远都是最美的样子

花与爱丽丝》是岩井俊二和苍井优最出名的作品之一了吧。

《情书》那个电影太美,美到所有人都记住了白皙黑发少年低头的那一瞬间的温柔。而《花与爱丽丝》里最让人难忘的,是两个女孩抱在一起时候的笑容,多么纯真无邪啊。

曾几何时,在青春这个词背后,很多人想起的是初恋,是无果的暗恋,是青涩的告白。而那些只不过是青春的一小部分,更多人的青春,还是和朋友无忧无虑的大笑,还有一起上下学的欢乐时光。

女孩子的世界特别单纯,能吃到一起,就是缘分,能一起上下学就会成为好朋友,如果再有点别的兴趣爱好,那这一辈子的闺蜜就是你了。

但是女孩子们的城堡也很容易坍塌,就像沙子堆砌的那样,当爱情出现,城堡就碎成了粉末,再也无法复原。

岩井俊二一定是一个很干净的人,有着干净的眼睛,因为他在电影和书里都创造了一个干净的世界。

"最近,我每天都在想你的事。一想到你,我的心就怦怦跳个不停。这个,就叫恋爱吧。"

当这句话一出现,爱情就像一个沉默的魔鬼,我等待着它摧毁这个小城堡。

却没想到,两个女孩纯真的笑容却一直维持到了最后。

放弃了心仪的男生,两个女孩一如既往的生活和快乐。

当故事走到这里,我突然醒悟了,是啊,青春也好,生活也好,并不完全都是爱情,有些美好是爱情给不了了的。

我们的青春是更宽广的世界。

想起了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以前的自己好像更容易笑出来,一点小事就能激动,而越长大,感情的波动就越发少了,变成了一条水平线。

以前的我喜欢列清单:养只猫,做一次过山车,玩一次鬼屋,买大一盒巧克力吃个痛快等等。为了记录下这一份美好,我甚至买了五颜六色的彩笔,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好,配上可爱的插图。长大后,这些愿望的实现触手可得,而我却再也没有了想要去完成的冲动。

甚至连以前相识的朋友,都渐渐模糊不见。

在网上看到这本书的出版,想起了以前和朋友一起追看苍井优的所有电影,阳光下笑的无比美丽的纯洁少女,像是一朵白绒花。

原来能刻在心底的,除了白玫瑰和红玫瑰,还有白绒花呀。

那是青春的印迹。

无法磨灭,一直隐藏在心底,随着年岁的增长,它们沉寂着,却永不会枯萎。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花与爱丽丝》精彩书评:无法忘却的青涩,永远都是最美的样子》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花与爱丽丝》精彩书评:无法忘却的青涩,永远都是最美的样子》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21082.html

(0)
上一篇 2024-08-23 19:41
下一篇 2024-08-24 15:27

相关推荐

  • 如何“啃读”一本书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只闻其名却难以通读的“名著”,其中最为艰涩的莫过于理论著作。以前我总是不吝表达自己对理论书籍的不感兴趣,细思下来,恐怕还是因为自己读不懂。正因为读不懂,也就与经典渐行渐远,在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小圈子里打转,难以精进和突破。   最近几年我开始学习批注阅读,以啃读的方式来阅读,接连读完《静悄悄的革命》《教育的目的》《论对话》《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等著作,收获很大。   什么是啃呢?啃,不求快,稳扎稳打,一点一点推进;啃,力求深,步步紧逼,一步一步深入,在最艰…

    2023-04-06 图书评论
    0095
  • 书影漫谈:一书一世界,一影一生活,

    书影·漫谈 一书一世界 一影一生活 有书籍和电影相伴,我们时时在路上,人生处处是风景。上半年的书评影评大赛中,各位的书迷影迷们尽显才华,用心撰写稿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和观影感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欣赏精彩的作品节选吧! 番薯浇米,一碗闽南回忆 ——兼谈民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导演: 叶谦 编剧: 叶谦 / 庄奕斌 主演: 归亚蕾 / 杨贵媚 / 班铁翔 语言: 闽南语 又名: Koali & Rice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多次在重要讲话中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

    2023-06-15 图书评论
    00373
  • 野有蔓草:古书读3遍以内基本没用,但常互见

    在读第三遍《史记》,而且去年读第二遍的时候发现第一遍读的印象并没有忘完。即便如此,第三遍都已经读到“世家”了,还是不那么好懂,应该说,《史記》一书好懂的地方都在“近代史”部分,即司马迁自撰秦汉史部分。而融化《尚书》《左傳》《大戴礼记》等的篇章常常限于原文既定语言,比较难懂。 我这种读书状态,读三遍的古书仍然没有较好地理解。我就感觉古书读一两遍除了跟别人交谈可以提及自己完整读过,除了新鲜印象,其余真的用途不大。你敢笃定地给学生讲吗?真不敢。至少比较精深难解的部分不敢讲。 虽然如此,古书都要读五遍以上吗…

    2024-02-21
    0015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