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语皆情语-树荫的温柔精彩书评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是鲁迅先生常被人揶揄的名句,细品之下却为这寥寥数语勾勒出的情景交融所折服。

树语由来是情语,法国历史学家阿兰·科尔班在缀满树语的专著《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中表达了这一观点。伊甸园中的故事发生在苹果树下,神话传说中的魔幻之树令人难以置信,人类在树上刻下印记几乎是种本能,任岁月的痕迹加深往昔记忆,顺带为不同品种的树赋予性格。树,见证历史也传播文化。

旁征博引的科尔班当然也没有遗漏那些与今天理解不同、略显吊诡的故事:譬如,在昔日的雅典,砍倒一棵橄榄树是要被判处死刑的;犹大之树的诅咒令信徒们深信不疑;梭罗的梦中充满大量魔怪的幽灵树;而中世纪被公认为不祥的几种树中,竟以如今价值连城、具有抗癌作用的紫杉为首,还包括可入药的常春藤和胡桃树。可见,对树的理解不完全以事实为依据,所谓的树语是人类自身情感的写照。神力、信仰、道德、记忆、情爱、习俗,只是被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人装进历史的躯壳罢了。

观自然于微的法国作家贝尔纳丹·德·圣皮埃尔写道:“巴比伦的柳树是忧伤的,柏树是属于葬礼的,蔷薇是快乐的象征,香桃木是肉欲的象征。”人类将之拟人化,便不吝溢美地将树语喻为传神的音乐:“树枝间的风声,颤抖和静寂的游戏,因地点不同而造成的不同声音,‘舞蹈的窸窣声’,轻微或者强烈的敲击声令景色为之颤抖,噼啪声和折断声,这种音乐、这种和谐、这种音乐会的元素,一切使其力度在夜晚树木发出倒下的声音时达到顶点。” 由是,人类向树倾诉自己的语言,微妙的感觉不同于向其他事物倾诉。树在聆听,在以它们的乐声回应,同时也不会为外人道。忏悔也好、秘密也好、爱也好,与树语,有情语。继而人们关心起树的知觉,如同关心一位老友。千百年来不断有人发问,伐木时,树会感到疼痛吗?

科学家言之凿凿,试图以实验来证明,可对于迷恋树语的人而言,答案其实不重要。科尔班早在引言中埋下伏笔,此番“长长的漫步,不是与森林相遇,因为森林隐去了树木,更重要的是与田间树、篱笆树、孤独的野生树以及人工种植的树相遇”。抛开理性的分析,偶尔只见树木、不见树林又如何呢?走得足够近,看得足够深,树语背后人类的内心世界,要比科学复杂、精妙、丰富也有趣得多。倘能从中挖掘出一部文化史,则又是自然偶得的物外之趣了。

国人眼里树的隐喻,跟科尔班的激情之源相比是另一种况味。“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教多少人俯仰喟叹,“知愁”的草木暗藏多少心事,垂柳、松柏、白杨、橡树,最是唤得声声诗情悲欢。背后的树语,大概从来惟有吟诵者最知冷暖了。

——丙申年读阿兰·科尔班《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来自: 璃人泪@2011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树语皆情语-树荫的温柔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树语皆情语-树荫的温柔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21038.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5
下一篇 2024-02-17 23:35

相关推荐

  • 《花与爱丽丝》精彩书评:无法忘却的青涩,永远都是最美的样子

    《花与爱丽丝》是岩井俊二和苍井优最出名的作品之一了吧。 《情书》那个电影太美,美到所有人都记住了白皙黑发少年低头的那一瞬间的温柔。而《花与爱丽丝》里最让人难忘的,是两个女孩抱在一起时候的笑容,多么纯真无邪啊。 曾几何时,在青春这个词背后,很多人想起的是初恋,是无果的暗恋,是青涩的告白。而那些只不过是青春的一小部分,更多人的青春,还是和朋友无忧无虑的大笑,还有一起上下学的欢乐时光。 女孩子的世界特别单纯,能吃到一起,就是缘分,能一起上下学就会成为好朋友,如果再有点别的兴趣爱好,那这一辈子的闺蜜就是你…

    图书评论 2024-08-23
    00281
  • 情绪体验管理工具书:评《我们头脑里的导盲犬》

    《我们头脑里的导盲犬》是一本心理书籍,由意大利著名的荣格分析师、锡耶纳大学跨文化心理学教授玛塔.提巴迪(Marta Tibaldi)创作。作者还担任意大利分析心理协会(AIPA)和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的荣格心理学培训分析师与督导。 我们会有很多情绪体验,比如羞耻感、绝望感、恐惧感、伤痛感,无力感、罪恶感、愧疚感、愤怒感、空虚感等,这本书为我们分析了这些激烈的情绪体验从何而来,以及如何治愈那些被你遗忘的心灵创伤。 我们有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去爱一个人,也不会维持一段高质量的友情,这都是消耗我们的困境。 在我们的成长…

    2018-11-21
    00284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精彩书评:关于言情与现实

    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言情与现实基本上是反义词。言情嘛,那就是各种深情各种扯淡各种身份高贵也是正常的,就是主角再怎么深情到可怕也从来很少有人会去计较什么。但现实完全不同,现实的出发点实际上是自身的利益,饭都吃不饱觉都睡不踏实了,那你还有什么心思去想些什么爱情呢。更何况我一直不觉得爱情这东西真的靠谱。例如男主人选,从言情的角度来说,一般是深深爱着女主的某帅哥。就像齐衡小朋友,对明兰是真心一片,自身是京城第一美男子。再不济也得是温润型的,例如贺宏文小朋友,最起码看起来比较靠谱啊! 但男主却蛋疼…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22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