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对话
-
读书和写作: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
知名大V博主“洞见”说:写作,与我而言,是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的过程。 01、进窄门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说: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所谓窄门,就是门槛略高、行进略难得那扇门,因为难,少有人走,而一旦进入,则空阔无比。 读书写作,与刷小视频玩游戏比起来,就是一扇窄门。 多数人贪恋及时的满足,而沉迷于信息茧房、玩游戏等以娱乐和消遣为导向,则为我们提供了即时的满足感。这样的活动会释放多巴胺,让我们感受到短暂的快乐和舒适,却没有给予我们深度思考、成长和进步的…
-
姗姗小镇:由于我不停地写作,所以织出漂亮的网
这是我写作的第11个年头,从大学时在企鹅空间写日志记录自己郁闷不快的心情开始,到现在已经可以用写作养活自己,我已经坚定的想要把写作这条路走的更长、更远。 我是理科生,性格内向又敏感,写作完全是自发进行的,起初,不愿和周围人交流,想通过记录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于是通过写日志的形式,表达一些自己想说的话、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 写东西真的很神奇,梳理思考能产生更多新思考,所以一旦对写作上手,是不会有“把话题写完”的担忧的,话题会越写越多。 写作为我构建了很大的精神世界,它给我带来的,是无尽的探索欲,和健…
-
李哲:坐在图书馆里面
人在图书馆里待久了,头脑也会被书籍所熏陶,引发一场场天马行空的想象。 写下第一篇文章时,大概率是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只有夜晚,人才最得闲,灯火通明的图书馆内一片寂静,四周无人抬头,皆在伏案奋笔疾书。只有一个人格格不入地仰头畅想未来,比如能否成为一个作家。 尤其刚读完一本食之无味的书,或不认同作者观点,自己越发自信。眼高手低,这个自小就被定义为贬义词的成语在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写么?坐了这么久,看了这多书,不写点什么难道不也是在虚度光阴吗? 那就拿起笔写写。我思故无在。要把所思所想写下…
-
韦海生:少买点书,你读不了那么多
有一位书友说,他读了我的文章,就把我推荐的书都买了。我说谢谢你的信任,可是不用买那么书,按需购买就好了。 我还给了他一个建议:「少买书,少买书,多读书,多读书!」 一般重要的事情需要说三遍,我不确定对他是否有用,就只说了两遍。 我说的少买书,是建议他少囤一些书,因为他读不了那么多,用选书买书的时间来读书,而不是只顾着买买买。 以前我也经常买书,一般看到好书都想买,担心再不买就成绝版书,以后很难买到了。 过了一两年有些书真的绝版了,于是我就把同一本书多买的两本放在孔网去卖,赚了三五倍,甚至更高。 …
-
王尧: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一个理想的图书馆是什么样的? 高高的落地窗、自然的光线,还是漂亮的陈设?如果当这一切外在条件都无法实现时,那么图书馆还剩下什么? 杨素秋认为,一个图书馆的灵魂是书目,也就是能提供给读者的书籍。 杨素秋在挂职西安市碑林区文旅局副局长期间,接手了“西安市碑林区图书馆建设项目”的主持工作。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杨素秋最终用文人的坚守甚至抗争,以及智慧和勇气,守住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图书馆”。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讲述的不仅仅是建造一个图书馆的过程,你还可以在书中看到读书人的众生相。在选书的过程中,杨…
-
闲话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价值
笔者作为一名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图书馆人力资源、图书馆职业能力长期关注与思考。种种原因,源于对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价值认识存在偏见或偏差,衍生许多问题,比如人力资源投入不足、图书馆员对个人职业发展存在困惑等等。本文结合个人实际,试图增强感知与认知。 关于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笔者从2000年起保持密切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工作需要。所在机构,自2024年2月1日起新增“心可书馆”子库,采购前做了大量工作,采购后进一步“跟进”,为进一步面向所在机构用户宣传推广做准备。近期发现了该数据库存在一些问题,并及时…
-
家谱中的王勃资料辑
近日,进一步学习《滕王阁序》(《滕王阁序》赏析上.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i4y1g7uv/;《滕王阁序》赏析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K4y1Y7kG/?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高中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 邢台二中 李燕 2020.8,时长累计近100分钟 ),我对王勃及其代表作《滕王阁序》有了进一步的感知与认知。 早在2009年10月24日…
-
新的一年,不想跟孩子生气,就读读这8句话
网上曾经做过一份关于中国父母焦虑状况的调查。 结果显示,60%的父母表示自己有育儿焦虑: 有的焦虑孩子不好好学习,有的担心孩子性格有缺陷,有的发愁孩子没有特长……. 焦虑来焦虑去,自己每天活得疲惫不堪不说,孩子也过得很压抑。 很认同《家庭的觉醒》中的一句话:“当作为父母的我们一步步地摒除自己的焦虑时,我们的孩子也会相应地一步步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与其整天发愁怎么改变孩子,不如改变自己的养育模式。 新的一年,不妨给自己立下这8句宣言,学习做情绪稳定、心态松弛的家长。 0…
-
不要着急读书,先建立好自己的阅读体系
阅读,是获取知识、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繁杂的书籍市场中,如何有效地阅读,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是许多读者关心的问题。以下三点建议可以帮助你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 一、有选择地阅读 市面上书籍种类繁多,质量也参差不齐,有选择地阅读至关重要。 1、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领域。只有对某一领域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自驱力,即使薪水不高,你也会愿意去做。因此,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阅读,能够激发你的阅读热情,促进知识的深度积累。 2、多读经典书籍。经典书籍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市场的考验,具有较高的质量和…
-
苏东坡的一生,也是自我治愈的一生
图源 | 央视一套官微(下同) 这段时间,央视顶流文化综艺《唐宋八大家》 上新了苏轼篇,由乔振宇饰演中青年苏轼,王劲松饰演老年苏轼。节目播出后,苏轼的人生态度再次引起共鸣——面对人生低谷,从容自洽、以时自娱,“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然而,作为“北宋最有松弛感的博主”,苏轼的超然洒脱是天生的吗?他经历过什么样的内心挣扎?文艺君特别邀请了曾策划《宋代词人小传》《苏轼评传》等书的资深编辑张远林老师分享她眼中的苏东坡。 张远林认为,一千年来,苏东坡以乐天的形象治愈了无数中国人,但实际上,他的一…
-
金波的艺术清单:怀着一颗童心去生活
近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先生做客央视文艺频道《我的艺术清单》栏目,与主持人朱迅畅谈自己的创作与艺术生活。在访谈中,金波先生与主持人从儿时童谣讲到文学创作,从童年游戏讲到挚友亲朋,金波先生带着他那颗不泯的童心,为我们打开2024年的第一张艺术清单。 文学启蒙:童年歌谣的深情对话 童谣是母亲给孩子最早的心灵滋养和抚慰,是儿童最早学习母语、亲近母语的范本。一首首童谣的吟诵引起了金波先生的回忆:“妈妈用乡音给我朗诵‘拉萝萝,扯萝萝,收了麦子蒸馍馍。蒸个灰的,放在盔里,蒸个白的,揣在怀里’。”金波满怀情…
-
边读边写边思考,在《先生馔》里品银丝牛肉
壹 忙着心无旁骛地阅读、写作和散(跑)步,生怕分散的注意力和情绪影响了这种自恰。如此,每天大约需要十个小时。它们分割、占据了我日常的绝大部分时间。 我的阅读分为手机阅读和纸质书阅读。我不知道你们看手机主要看什么,我在手机上也是看字,很少看视频和图片。看的字主要是感兴趣的最新文章和微信公众号。如周晓枫、自由的茨冈和一两个文学公众号。因为我目的明确,兴趣单一,相当于上山打猎或采摘浆果,觉得这些收获能给我带来身心享受和生命营养。 偶尔看一两个国外电影,是那些年为杂志写影评留下的习惯。《繁花》我是像毛…
-
郭弘佩:畅谈“十四五”期间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创新
郭弘佩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图书馆采编部主任 前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1]。“十四五”是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数字社会,同时对“加快数字化发展”和“提升国民素质”提出了目标要求,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实施策…
-
上野千鹤:性爱交流是一种门槛很高的交流方式
变老这件事 对谁来说都别无选择 上野要说为什么未生育过的女人会被视为弱者,“变老”就是起因。没有什么比没孩子的老年生活更让人觉得凄凉的了。生不生孩子这件事是有选项的,但变老这件事对谁来说都别无选择。 汤山 的确别无选择,不论是谁都一定有成为弱者的那一天。 上野 没错。如果不想这样的话,那就只有早死了。我认为超高龄社会是一种福音,因为无论是谁都早晚会站到弱者的立场上。你说过自己有一种今天的自己要比昨天更好的进步思想,诚然,人有上进心很棒,不过你认为这种上进可以持续一辈子吗? 汤山怎么说呢,我希望可…
-
是枝裕和:生活就是这样,千疮百孔之中也会有美丽的瞬间
我从未为了颂扬或批评某件事而拍电影。那样的电影只不过是种宣传。 ——是枝裕和 说到推动亚洲电影国际地位的当代导演,不能不提到是枝裕和。 导演 / 编剧是枝裕和 他在2018年凭借《小偷家族》赢得了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他接连拍摄的两部外语片《真相》《掮客》都堪称阵容豪华,前者由凯瑟琳·德纳芙、朱丽叶·比诺什和伊桑·霍克主演,后者的主演则包括宋康昊、裴斗娜和IU。 在今年5月结束的戛纳电影节上,是枝裕和以新片《怪物》与金棕榈奖擦肩而过,同时让坂元裕二捧得最佳编剧奖。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的配乐也是…
-
豪华的图书馆里装满粗浅的书籍
前几天,一个朋友到当地图书馆查阅一本人类文明的扛鼎之作,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管理员告诉他,图书馆里没有这本书。 朋友所在的这个城市是南方一线城市,相对于其它城市,这个年轻的城市比较开放,比较有活力。就连这个城市的图书馆都是这样,对其它城市的图书馆就不要抱什么期待了。 我也到本地的图书馆参观过。这个图书馆投入巨资,耗时多年,不仅外观气派,里面装修也是富丽堂皇。可惜,当我走进去,却看到里面大都是一些花花绿绿的流行书籍。我特意走到外国名著专区,发现这些名著大都是缩减本,不仅翻译粗浅,封面和插图也很粗劣…
-
高校图书馆借阅量下降,爱看书的大学生少了?
近日,高校图书馆借阅量下降的现象,再次受到关注。 据《半月谈》消息,“近年来特别是近3年,纸质书借阅数据呈断崖式下降趋势,部分学校降至最高峰时的一半甚至1/3。” 浙江某高校图书馆馆长介绍,10年前生均年借阅有7册,现在3册不到。东北某高校图书借阅量2019年为24万多册,2022年仅为8万册。 一项针对2万余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纸质图书阅读方面,有8.21%的学生全年没有阅读过一本纸质图书,全年阅读为1~5本的占60.26%,只有不到1/3的学生年阅读在5本以上。 爱读书的大学生少了? 部分…
-
钱锺书:所有炫耀,都是因为内心自卑
俗人并不反对风雅的,他们崇拜风雅,模仿风雅,自以为风雅。 ——钱锺书 找遍了化学书,在炭气、氧气以至于氯气之外,你看不到俗气的。这是比任何气体更稀淡、更微茫,超出于五官感觉之上的一种气体,只有在文艺里和社交里才能碰见。文艺里和社交里还有许多旁的气也是化学所不谈的,例如寒酸气、泥土气。 不过,这许多气都没有俗气那样难捉摸:因为它们本身虽然是超越感觉的,它们的名字却是藉感觉中的事物来比方着,象征着;每一个比喻或象征都无形中包含一个类比推理,所以,顾名思义,你还有线索可求。 说到酸气,你立刻联想着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