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小镇:由于我不停地写作,所以织出漂亮的网

这是我写作的第11个年头,从大学时在企鹅空间写日志记录自己郁闷不快的心情开始,到现在已经可以用写作养活自己,我已经坚定的想要把写作这条路走的更长、更远。

我是理科生,性格内向又敏感,写作完全是自发进行的,起初,不愿和周围人交流,想通过记录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于是通过写日志的形式,表达一些自己想说的话、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

写东西真的很神奇,梳理思考能产生更多新思考,所以一旦对写作上手,是不会有“把话题写完”的担忧的,话题会越写越多。

写作为我构建了很大的精神世界,它给我带来的,是无尽的探索欲,和健全“自我”的形成。

作为一个自学写作的人,浅谈新手学写作的5个点:

1、养成写作习惯的第一步:放弃“写作仪式感”

很多人在写作时,一定要追求大段的、固定的、安静的写作时间,没有这样的环境就写不了,曾经我也是这样,但养成随时都能写的能力,才是写作习惯的真正建立。现在我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写作:海边、山上,飞机上、排队中、带孩子时…训练自己随时掏出手机/电脑写,就可以养成这样的习惯。

2、好的写作方法是在“写”中习得的

写作是创作类事务,李诞在他的《脱口秀工作手册》这本书里说,“脱离工作节奏远比脱离生活学习更可怕,对创作来说更致命。”写作也是一样,最后的写作方法是在实践中学会的,以赛代练,写的多了,自然就熟练了。

3、写完后其实只完成了50%

另外50%是删,在《写作法宝》里提到:“删减,再删减”。 好的写作其秘密就是剥离整个句子只留下最干净的构成部分。 删减的目的是剔除头脑中的杂乱,保留清晰的思考,事实上,初稿删减到50%是不会影响文章大意的。

4、写作是可以模仿学习的

只有见过,才能想象,想要写出好句好段落,必须见过足够多的好句好段落。我自学写作的方法都是在阅读中习得的,通过读想要模仿的作家的文章,分析他们是怎么写出来的,并尝试仿写,是我认为的“捷径”。

5、无论如何,先写起来

总能让我立刻行动起来的一句话:“写不好你还写不坏吗?”所以要先写起来,接受自己写的破烂,然后一点点修正,让它变好,然后就是积累量,持续写,提升写稿能力最快的办法:天天写。尽管我已经写了11年,但今年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每月至少输出3w字。

“我们写作的最大障碍并非技巧不够,而是我们内心对自己的否定。”所以写作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深,它是门手艺,好像一场艰辛而漫长的编织,但只要不断练习,就能织出漂亮的网。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姗姗小镇:由于我不停地写作,所以织出漂亮的网》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姗姗小镇:由于我不停地写作,所以织出漂亮的网》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21484.html

(0)
上一篇 2024-02-21 15:21
下一篇 2024-02-21 17:49

相关推荐

  • 叶圣陶:怎样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略读的指导 ——《略读指导举隅》前言 文 | 叶圣陶 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这些事不能凭空着手,都得有所凭借。凭借什么?就是课文或选文。有了课本或选文,然后养成、培植、训练的工作得以着手。课文里所收的,选文中入选的,都是单篇短什,没有长篇巨著。这并不是说学生读了一些单篇短什就足够了。只因单篇短什分量不多,要做细磨细琢的研读功夫,正宜从此入手,一篇读毕,又读一篇,涉及的方面既不嫌偏颇,阅读的兴趣也不至单调;所以取作“精读”的教材。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

    2024-09-29
    00120
  • 周世恩:阅读就是与自我相逢,与灵魂碰撞

    在一篇文章中,我写下了少年时代与书相遇的美好回忆: 坐在堂屋的竹床上,有风,从中庭缓缓吹过。也兀自觉得,有香,挟着风,从书中袅袅升起,带着些许陌生,把我引入了一种似醉如痴,快乐幸福的境地……夕阳西下,我揉了揉酸胀的眼睛,走出了门。故乡的侧船山,一如既往地躺在村庄的远方,肃穆清远;故乡的天空,依旧深邃湛蓝。一切都是熟悉的景致,只是,我却朦朦胧胧中感觉,它们还是有些不一样,那些熟悉之中,分明沾了一些诗意的美好,分明浸润了一些我说不出又道不明的熟悉的陌生。 的确,阅读很美。不仅来自于文字的魅力,更是你投…

    2023-05-15
    0056
  • 金庸诞辰百年 专访沈西城、吴思远: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

    沈西城,原名叶关琦,香港作家,香港《武侠世界》杂志社前社长,出版有《旧日沧桑》《西城忆往》《西城纪事》等著作。他曾为金庸的《明报》写稿,但并未在《明报》工作。与金庸见面次数虽不多,他但直呼查先生看人准,因为金庸曾说:“小叶坐不定的,不适合做编辑工作,但写东西还是可以的。” 因家在《明报》附近,沈西城经常与金庸的《明报》同事聊天,得知了不少金庸轶事,细节非常丰富。后成书名为《金庸往事》,篇幅虽不长,但还是有不少有趣的故事。沈西城说,如果读者觉得他这本书薄就对了,说明大家觉得有意思,还想继续看。再者,…

    2024-03-09 文化对话
    004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