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雯雯:智慧图书馆进程中的电子资源建设思考

智慧图书馆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科学为基本手段,有着更加高效和便利特点的一种图书馆运行模式,它的最本真追求就是用最绿色的方式和数字化的手段来实现阅读。智慧图书馆的三个根基是信息管理全面化、图书馆数据体系化和馆藏资源数字化。其中馆藏资源数字化又是最根本的环节。

一、近十年纸质图书与报刊出版情况分析

在互联网未兴起之前,大众主要通过广播、电视、书籍、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介获取信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尤其是移动互联的高度覆盖,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重要的渠道。通过近10年相关统计资料,我们能看到,全国报纸发行量连续9年负增长,10年间发行量下降超60%。

高雯雯:智慧图书馆进程中的电子资源建设思考

全国期刊种类增加但是印数逐年降低。

高雯雯:智慧图书馆进程中的电子资源建设思考

全国图书总量和印数依旧保持逐年增长的态势。

高雯雯:智慧图书馆进程中的电子资源建设思考

手机的迅速普及和移动互联基础设施的高速建设,促使各类信息服务商迅速成长,手机、电脑等成为个人获取信息非常便捷的终端,将众多传统媒介集为一体。从上面三张图表可以看出,传统媒介中报纸印数下滑量非常明显,10年缩减超60%,期刊种类10年增加2.9%,总印数减少36%,全国图书种类和印数依旧保持逐年增长态势,10年间印数增长47%,种数增长54%。可以看出,互联网时代,时效性越强的领域,传统纸质媒介所受冲击越大。

虽然纸质图书的读者群体依然非常庞大,所受新兴媒体的冲击相对稍小,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传播越来越便捷,使用成本越来越低,电子图书使用体验越来越好是毋庸置疑的。

二、电子资源的特点

电子信息资源与传统印刷型信息资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易获取性。电子信息资源不受时空限制,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可借助网络获取信息资源。二是资源共享性。传统文献如一本书或一本刊物,同一时刻只能供一个读者使用,但电子资源在同一时刻可供多个读者同时使用,解决了读者多、复本少的矛盾。三是资源更新速度快。电子信息资源没有印刷型文献的印刷、装订、运输等繁冗环节,更新周期短、传递快捷。四是资源的表现形式多样。电子信息资源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组合为一体,给读者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五是检索功能强大,便于利用。可实现跨库检索,同时检索多个资源库的内容。正因如此,电子资源在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备受青睐。

三、高校图书馆资源纸电同步建设思路

现代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社会,是产生海量知识经验的社会。相对电子资源,纸质图书从运输、编目、加工、上架、借阅等各环节成本均远大于电子资源。国家部委的正式文件中,已有将数字资源纳入图书馆资源总量的相关折算方法,这是适应时代发展方向的调整,即电子资源数量不超过纸质资源数量的三分之二可以计入资源总量统计,超出部分则不能计入资源总量。这是以纸质资源为主,向纸电同步转变的建设思路。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必然继续加大电子资源的比重,而将有限的人力、场馆资源集中于特色纸质资源。高校各个学科专业的基础资源需求通过数字资源保障,如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满足全校师生的中文文献科研需求。

在纸质资源建设方面,图书馆应与学院、学校层面多沟通多交流,确定纸质资源重点建设方向十年甚至几十年不动摇,持之以恒坚持投入建设。对本馆已有纸质特色资源应加强纸电同步,将其电子化,便利其使用。

电子资源建设方面,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现在人工智能、ChatGPT等火爆全球,图书馆人争取能够跟上时代节奏,尝试利用新技术为广大师生服务。加强自身业务培训,多为师生开展电子资源使用培训,尤其是中老年读者的培训。很多新技术新手段,对中老年读者有使用门槛,这类读者尝试的动力不足,一旦用上了才发现是如此的便捷方便。

馆藏文献资源的使用反馈,也应更加重视,有利于提高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

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建设是一个过程,目前处于初期。高校图书馆应以智慧图书馆建设为契机实现数字化转型,构建高质量服务体系。智慧图书馆并不意味着全部图书资料的完全数字化,纸质图书的首要阅读地位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是不会被取代的。纸质图书阅读对于碳基生物的人类来说,还是最本能的首选。如果将来地球上出现了硅基生物,甚至成为了主宰,他们大概率只喜欢数字阅读方式。只要坚持把读者放在第一位,读者需求必将指引着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向着更加智慧的方向不断前进。

 


高雯雯:智慧图书馆进程中的电子资源建设思考

本文作者:高雯雯

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部主任

研究馆员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高雯雯:智慧图书馆进程中的电子资源建设思考》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高雯雯:智慧图书馆进程中的电子资源建设思考》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5672.html

(1)
上一篇 2023-05-30 22:30
下一篇 2023-05-30 22:40

相关推荐

  • 什么是基本藏书/basic collection/?

    来源节选于《中国大百科全书 第三版 图书馆学》 图书馆根据各自的性质、任务和读者需求,在规划和建设图书馆藏书时确定的馆藏基础部分。又称基本馆藏。 基本藏书以社会生产的文献为选择、采集对象,主要用于实现图书馆的基本功能,满足读者文化阅读的基本需求。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利用率较高。 基本藏书是图书馆馆藏体系中的主体部分,如: 公共图书馆要满足社会大众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学习教育、科学普及、文化娱乐等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其基本藏书应对信息资源有多层面、多方位、多角度的覆盖; 高校…

    2024-12-11
    00221
  • 毛泽东:“不但要有革命热忱,而且要有实际精神”

    1938年,毛泽东给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题词:“不但要有革命热忱,而且要有实际精神。” 全面抗战爆发后,“亡国论”“速胜论”等错误观点到处流传。在全国抗日阵营中,一些人对抗日战争的客观规律和中日两国的实际情况、战争能力等,缺乏正确认识和科学分析,对战争的长期性艰苦性缺乏精神准备,出现了盲目乐观的轻敌思想。同时,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许多知识青年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来到抗大学习,他们革命热情高涨,但缺乏实际工作锻炼。毛泽东的这一题词,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抗大学员们提出的殷切期望,同时也是对中国抗战事业提出的…

    2024-03-30
    00314
  • 陈建龙:高校图书馆资源服务一体化发展五大趋势

      圕人堂文摘 图谋摘编自:陈建龙,王新才,邵燕,等.高校图书馆资源服务一体化指南针报告[J/OL].大学图书馆学报,1-19[2025-01-1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952.G2.20250109.0843.002.html.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5年1月9日网络首发陈建龙、王新才、邵燕等《高校图书馆资源服务一体化指南针报告》,报告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服务一体发展情况开展调研,总结当前全国高校图书馆资源服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现状与先进经验,分析研判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一体推进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

    2025-01-17
    0029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