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不想跟孩子生气,就读读这8句话

网上曾经做过一份关于中国父母焦虑状况的调查。

结果显示,60%的父母表示自己有育儿焦虑:

有的焦虑孩子不好好学习,有的担心孩子性格有缺陷,有的发愁孩子没有特长.......

焦虑来焦虑去,自己每天活得疲惫不堪不说,孩子也过得很压抑。

很认同《家庭的觉醒》中的一句话:“当作为父母的我们一步步地摒除自己的焦虑时,我们的孩子也会相应地一步步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与其整天发愁怎么改变孩子,不如改变自己的养育模式。

新的一年,不妨给自己立下这8句宣言,学习做情绪稳定、心态松弛的家长。

新的一年,不想跟孩子生气,就读读这8句话

01、我敢于重新定义孩子的成功,少以成绩来衡量,多用精神来衡量。

不知何时起,越来越多的父母,口头禅变成了“不学习,长大以后怎么有出息?”

孩子的价值观也随之被扭曲,"成功”成了他们人生中的唯一:

周末要去补课、每天作业写到凌晨、成绩不好就不配玩......

然而,成功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很喜欢稻盛和夫的答案:“真正的成功不在于得到多少钱,而在于你是否让自己变得更加出色。”

孩子的成功,不应该是成绩名列前茅,以后找到好工作,赚大钱。

而应该是有能力去让自己变得值得,内心充满力量去对抗未知。

这个社会,比成绩更重要的,是终身学习的能力;比努力更重要的,是一颗耐操打的“金刚心”。

新的一年,希望所有父母能重新定义孩子的成功,对分数少点在意,对孩子的需求多点关注。

02、我不会要求孩子完全顺眼,而是鼓励他们表达自己

我们总希望孩子成为让所有人满意的乖孩子。

于是,我们开始了对孩子的完美教育之路:

不允许孩子玩想玩的游戏,不允许孩子挑自己喜欢的衣服,不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

新的一年,不想跟孩子生气,就读读这8句话

事事苛刻,容不得孩子走一点“弯路”。

把所有的的焦虑,都无限放大投射到孩子身上。

于是,孩子变得省心、听话、乖巧,但唯独缺了自我。

陶行知说:“一个不能获得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其实,不完美也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

他们能在挫折中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见解。

作为父母,我们更应该看到孩子的“叛逆”,因为这是他独一无二的个性。

新的一年,希望你能不再批判孩子的不完美,对孩子的“叛逆”少点斥责,对孩子的勇敢多点鼓励。

03、我不把注意力放在我没有得到的事物上,而是反省我选择给予孩子什么。

在我们眼里,永远存在一种好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

我们好像始终在追求那个得不到的东西。

无论自己的孩子多努力,我们都吝于给一个夸奖。

不断地否定与质疑,让孩子从努力变成了摆烂。

知名教师肖梦仙说:“给孩子一缕阳光,孩子会给你一个太阳。”

孩子犹如一张白纸,如何引导在于父母。

孩子可能不是班里的第一名,但他却比上一次进步了一分;

孩子可能学习上不是很拔尖,但却是个温暖、善良的人。

我们给予孩子的每次赞扬,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最宝贵的东西。

新的一年,希望你能看到孩子的发光点,对孩子少点索取,对鼓励多点给予。

新的一年,不想跟孩子生气,就读读这8句话

04、我认识改变的责任在我身上,而不是在孩子身上。

一位爸爸手里玩着手机,嘴里骂着孩子。

不停地呵斥着,不能玩游戏。

而孩子则不服气地回应:“你不也在玩。”

我们常常以大人自居,理所当然地把改变的责任推给孩子。

好像责任全是孩子的,而大人则有豁免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所以,如果你想改变孩子,首先应该先改变自己。

当我们为自己骄傲时,孩子才会成为那个让你满意的孩子。

只有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才能用生命影响生命。

新的一年,希望你能重新认识成长的责任,对孩子少点压力,对自己多点督促。

新的一年,不想跟孩子生气,就读读这8句话

05、我接受教育孩子的关注点是提升自我,而不是我的孩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底下父母的统一心愿。

于是,“鸡娃式”教育迅速火遍家长圈。

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激发起无数父母的攀比心。

而其中潜台词是:我不能输给别人,所以我的孩子不能输给别的孩子。

我们的关注点,表面上是在孩子身上,实则是自己的面子。

我们把所有的期待放在孩子身上,却从未为自己的提升做出努力。

指望孩子成才,自己却成庸才。

甘地夫人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

我们只有继续学习,“望己成龙”,才能让生活充满希望。

孩子才能从我们身上看到方向和目标。

新的一年,希望你能与孩子一起提升,对攀比少点关注,对进步多点努力。

新的一年,不想跟孩子生气,就读读这8句话

06、我允许我的孩子当一个平凡人。

网上有句热评:“我能接受你的平庸,为什么你却无法接受我的平凡?”

我们把孩子看成孩子,把自己定位为家长。

不平等的关系,让父母只允许自己平庸,不允许孩子平凡。

然而, 孩子而也没有嫌弃过父母啊!

其实,正如尼采说:“对于平凡人来说,平凡就是幸福。”

不断逼迫孩子超越,还不如希望他们能过上幸福自在的平凡人生。

把孩子看作独立的精神个体,把自己当做一位合作伙伴,才能把家庭的船开向幸福的彼岸。

新的一年,希望你重新看待与孩子的关系,给孩子少点空间,与孩子多点合作。

07、我只关心孩子有没有全力以赴,投入当下。

有人说:“成年人的世界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当职场人转换为父母的角色时,我们也不自觉用同样的眼光看待孩子。

当孩子为自己比上次进步10分而高兴时,我们却在批评孩子没有得到满分。

只在意孩子的分数和名次,从没看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

其实,每个成绩背后都有它隐藏的意义。

没一分都隐藏着孩子的努力、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学习优势。

单纯只看结果,而看不到孩子的付出,只会导致打击和误导。

新的一年,不想跟孩子生气,就读读这8句话

张雪峰说过,分数不是目标,是你努力的结果。

作为父母,我们更应该关心孩子在这件事上有没有尽力,有没有还可以改进的地方,从而帮助孩子一起进步。

新的一年,希望你能关注孩子的当下,对事情的结果少点焦虑,对孩子的努力多点夸奖。

08、我明白,只有当我释放孩子自由做自己,我才能获得自由。

我们经常埋怨,当了妈妈后,才知道人生就没有了不自由。

要陪孩子做作业、上各种课外班,时间不自由。

要给孩子买这买那,经济不自由。

孩子经常闹心,经常控制不住发脾气,情绪不自由。

孩子不开心,我们也不高兴。

相互的折磨,压着我们缓不过气。

作家冰心说:“要让孩子像野草一样自由自在地生长。”

学会放孩子自由,孩子才能像野草般疯长,才能有足够空间去尝试、去成长。

就像拔河的双方不再抗衡,我们与孩子也就和解了。

让孩子自发享受自己的兴趣爱好,让我们也能享受自己的私人时间。

新的一年,希望你能学会放手,对孩子少点控制,对自己多点松绑。

 

新的一年,如果你感到教育焦虑,建议重温这八句话。

不让焦虑成为你和孩子的束缚,不让焦虑消耗你和孩子的美好,不让焦虑扰乱你和孩子的人生。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放宽心,不匆忙,享当下,希望所有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

 

作者 :十月的诗;图片:图虫创意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新的一年,不想跟孩子生气,就读读这8句话》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新的一年,不想跟孩子生气,就读读这8句话》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21241.html

(1)
上一篇 2024-02-18 14:43
下一篇 2024-02-18 14:51

相关推荐

  • 图书馆成为网红打卡地?陈超:这未尝不是一种阅读方式

    2月6日,上海图书馆播客节目《进馆说》上线了一期馆员和陈超馆长的聊天节目,内容主要围绕“大阅读”理念,讲述了上图的定位和发展,以及馆员们对于阅读的思考。以下是节目的主要内容。 提问:您平时都在做什么? 回答:平时做的最多的就是开会。不是在去开会的路上,就是在开会中,但其实我觉得我们作为一个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其实我做的最多的是思考战略——做研究、做规划、定方向的事情。具体活都让你们干,是吧?但是要做好一个馆长,其实他首先是一个战略管理者。所以蛮多的时候在想这个馆要往哪走,然后只是通过开会、讨论、部署、检…

    2025-02-13 文化对话
    00317
  • 李书宁:高校图书馆精细化科研评价服务研究

    编自:姚兰,张谦,李书宁.数据和需求双重驱动的高校图书馆精细化科研评价服务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4,42(01):93-99.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4年第1期刊发姚兰、张谦、李书宁(通讯作者)《数据和需求双重驱动的高校图书馆精细化科研评价服务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文章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数据和需求双重驱动的精细化科研评价服务实践和取得的创新与突破,梳理了全生命周期科研成果数据管理方案,总结了基于管理决策需求、学科和学院需求、学术研究需求、人才评估需求和社会用户…

    文化对话 2024-03-21
    00386
  • 闲话图情期刊论文写作与投稿

      2024年国庆期间,将原本参与征文稿件修改,通过在线投稿系统投递至《图书馆**》,历经“初审—复审—外审—主编终审”等审稿环节,最终未能避免被退稿的悲催命运,后辗转投稿至几家图情期刊,皆在终审阶段折戟沉沙。   退稿通知 ***作者: 很遗憾,您的来稿《****》(稿号:***)经有关外审专家及编辑部审阅研究,未能予以采用。请从本刊网站查询审稿情况。本刊网址:*** 谢谢您对本刊的信任和大力支持!欢迎继续向本刊投稿! 祝您工作、学习、生活愉快!   12月中旬将退稿文章重新加以修改,投至《图书馆***》。 元旦假期结束…

    2025-02-08
    0020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