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的图书馆里装满粗浅的书籍

前几天,一个朋友到当地图书馆查阅一本人类文明的扛鼎之作,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管理员告诉他,图书馆里没有这本书。

朋友所在的这个城市是南方一线城市,相对于其它城市,这个年轻的城市比较开放,比较有活力。就连这个城市的图书馆都是这样,对其它城市的图书馆就不要抱什么期待了。

豪华的图书馆里装满粗浅的书籍

我也到本地的图书馆参观过。这个图书馆投入巨资,耗时多年,不仅外观气派,里面装修也是富丽堂皇。可惜,当我走进去,却看到里面大都是一些花花绿绿的流行书籍。我特意走到外国名著专区,发现这些名著大都是缩减本,不仅翻译粗浅,封面和插图也很粗劣。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踏进这个图书馆一步。

一个外表堂皇而内在空洞的图书馆,就和一个衣着华丽却内心粗俗人一样。然而,一个人衣着华丽而不学无术,其实没有什么影响,若是城市的图书馆变成这样,则是值得警惕的大问题。

不得不承认,在很多人眼里,图书馆仅仅成了一个摆设,成了点缀市容的装饰品

记得前些年普九义务达标,要求各个学校图书室都要达到多少册的装备,这可忙坏了各个学校的负责人,也让许多贩卖盗版书的书贩子大发一笔。

有个乡村老教师给我打电话,举报学校图书室里购进大批盗版书。我到这个学校采访时,发现图书室里不仅满是粗制滥造的盗版书,而且有不少色情书。不难想象,这些书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豪华的图书馆里装满粗浅的书籍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是社会进步的阶梯。书籍对人类的影响,有无法估计的极其重要的作用。

法国画家米勒一生画出许多杰作,这些杰作打动了无数人的灵魂,已经成为人类艺术史的珍宝。米勒之所以能画出这样的作品,不仅仅在于他勤奋而高超的画笔,更依赖于他内蕴深厚的阅读积累。

米勒出生于诺曼底海边一个偏僻的乡村,他的祖辈都是在这片土地上辛苦耕耘的农夫,但就是在这个贫寒的家庭里,却拥有一个有不少藏书的图书室。

这个图书室成了米勒少年时期的乐园。他常常一个人扎在图书室里,沉迷于那个丰富而充满奥秘的精神世界。他最喜欢的书就是拉丁文圣 经。这本书让米勒扎根于活水畔,给他提供了丰富的生命滋养。

豪华的图书馆里装满粗浅的书籍

一个人的成长是由他所接受的知识所决定的。一个人接受的是愚昧,就会成为一个愚昧的人;一个人接受的是智慧,就会成为一个智慧的人。可以说,没有这个外面简陋却有丰富蕴藏的图书室,就没有后来的画家米勒,没有那些让世界惊叹的画作。

米勒一个人的成长,受益于一个小小的图书室;一个民族的成长呢?当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成为华丽的摆设而失去了卓越的内涵?

我喜欢读书,对选择阅读的书籍也十分挑剔。因为时间有限,要读就要读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著作,更要读堪称房角石的生命之书。

豪华的图书馆里装满粗浅的书籍

一本优秀的书,能给人指点迷津,让人的生命得到造就;一本粗浅的书,不仅会耗费一个阅读者的宝贵时间,更会把一个缺乏思考和分辨的人带到阴沟里去。

所幸的是,多年来,我在各地书店和网上选购了许多经典著作,其中不少书已经绝版,再也买不到了。这些书装满了几个书柜,连书柜的顶上都塞得满满的。这些书除了自己阅读外,也供朋友们借阅。向朋友们推荐书籍,于我来说是一件很高兴的事。

前两天,我的一个学生到我这里借书。她在一所学校当老师,那所学校里有一个很大的图书馆,但在她眼里,那些书实在不值一读。

每过一段时间,她到来我这里一趟,把读过的书送回来,又选几本书带回去。透过这些书,她已经被真理的魅力深深吸引。

真正宝贵书籍,一定燃烧着真理的火焰,一定能给人带来沉思和盼望,给负重前行的人生带来鼓舞和力量。

豪华的图书馆里装满粗浅的书籍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豪华的图书馆里装满粗浅的书籍》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豪华的图书馆里装满粗浅的书籍》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18950.html

(0)
上一篇 2024-01-20 11:50
下一篇 2024-01-20 11:55

相关推荐

  • 吴建中:以开放研究为引领,推动大学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

    圕人堂文摘 图谋按:圕人堂微信公众号推文《“图书馆作为大学‘心脏’的光环已逐渐褪去”有感》发布后,关注度很高。吴建中先生《以开放研究为引领,推动大学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图书馆建设,2024(网络首发))已“把脉”并“开方”。 图谋摘编自:吴建中.以开放研究为引领,推动大学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J/OL].图书馆建设,1-10[2024-10-13].https://doi.org/10.19764/j.cnki.tsgjs.20241538. 《图书馆建设》2024年9月23日网络首发吴建中《以开放研究为引领,推动大学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文化的视角研究开放科学的问题,以开放研究作为开放…

    2024-10-14 文化对话
    00617
  • 余华最清醒的9句话,带你看清世间真相

    01.生命就像是一个疗伤的过程,我们受伤,痊愈,再受伤,再痊愈。每一次的痊愈好像都是为了迎接下一次的受伤。或许总要彻彻底底的绝望一次,才能重新再活一次。 《活着》中,福贵的一生充满了坎坷。意外中失去了父亲,妻子因难产而去世,女儿也在一次事故中不幸丧生。他遭受了贫穷和疾病的折磨。每一次的受伤都让福贵痛苦不已,但他从未放弃希望,而是在每一次痊愈后,以更加坚定的信念,迎接下一次伤痛的袭击。 生活中,我们也在不断受伤,然后痊愈,再受伤,再痊愈。正是这一次次的受伤和痊愈,让我们更加坚强,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

    2024-04-03
    00435
  • 余华、王安忆对谈:我们拥有打败人工智能的武器

    最近,“现实与传奇:王安忆、余华对谈”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 据说,活动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起全校轰动。 有人跑去行政楼连夜排队,有人为此建了“余华老师追星失败群”,有人发现票价在某网站炒到了一万。 主办方更是紧急更换大场地,并安排线上直播,线上观看共计一百多万人次。 人工智能  无法替代人类本身的乐趣 新媒体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对写作者提出新的挑战,各种文学问题一直被社会讨论。 直到ChatGPT4.0面世,很多人更为大胆预判,未来最可能被替代的职业一定少不了文学写作。 本次对谈,两位文坛顶流也不可避免被问到了人…

    2024-12-26 文化对话
    00333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