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巴金说: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余秋雨说: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阅读不是“看到”,而是思索,启示和理解,他不决定于我们眼睛的速度,而是我们心智的选择、深度和延伸的广度。
终究最重要的不是我们拥有了多少书,而是有多少东西进入到我们心中驻留不去,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
2024年,追光读书会将一如既往地陪伴更多普通人,从0到1通过阅读改变自己,改变生活!
看了300本书,2024年已开启,为大家特别推荐24好书。
今天,首先为大家推荐的是经典好书:
经典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代表着文化、历史和思想的传承。
读经典是一种与过去思想和文化对话的方式,通过与经典作品的接触和思考,我们可以获得智慧、拓宽视野、塑造个人价值观,形成独立而有深度的价值观。
【经典】
第一本:《道德经》 作者:老子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经典著作,历代学者都将研读《道德经》作为必修功课。
《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多为韵文,分为道经和德经两个部分。
《道德经》五千言,篇幅不长,而论述精辟,其中含义深远,思想广博。
其内容从多方面论述宇宙的本体,万物之源,自然规律等等。并将其意义融入到现实,自然,社会,国家,民生的众多方法。
大致分为:论道、治国、修身、砭时、养生、议兵六大方向。
历史上对《道德经》一书的注解有千家之多,然而由于朱洁者所处的朝代生活背景和思想观念各不相同。
所以,这些注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道德经》究竟如何定位,如何阅读?如何理解?
每个人还需要结合事实和自身的情况,使其中的争议为其所用。
欲读其书,先解其人
《道德经》本名《老子》,与《庄子》双峰并峙。
老子是春秋时人,与孔子同时但比孔子年长,曾担任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在周朝居住了很颇久,后见周朝衰亡而离去。
因此,春秋时期社会生活中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情景,必然与老子的思想和《道德经》息息相关,对其有直接的影响。
开篇写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天地间任何事物产生时都是不确定的,也不能用语言来诉说去状态,这就是整个会对的宇宙的源头,然而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根源。
保持虚无的状态,是为了观察事物玄妙的本质,保持实有的状态,是为了观察事物所体现出来的表面现象。
“有”和“无”就像是支撑起“道”的“众妙之门。”
第二本: 《苏东坡传》 作者:林语堂
在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可谓是几千年来才出的奇才。
纵观苏轼的一生,在才华毕露的背后,几度升迁的辛酸却只有他独自品尝。
他一生为官,一生清廉,一生都在和大文案,大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法。
苏轼面对邪恶、面对错误,有敢于提出,敢于批评的态度。
也许富贵荣华,安宠荣辱在他看来,他的人生,他的奋斗目标是定位在百姓身上的,他的双眼,更对关注的事他们的愉悦或是疾苦。
虽然,苏轼的人生道路上有许多的泥泞,可从他的诗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见闻中能够发现,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是积极向上的。
即使是双足深陷的时候,他依旧能唱着小调,邀上三五个知心的朋友,享受生活的美好。
苏东坡的诗词良篇里,即能写出《赤壁赋》这样恢弘的文章,也能写出“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样富有深远意义的诗句。
拿林语堂作结时的话说: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
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第三本:《王阳明心学》作者 王觉仁
近两年,以儒学为主题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提倡和关注。
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体,好像都已经意识到我们的社会正在面临一场物质与精神背离,信仰与道德缺失的危机,拯救之道或许就隐藏在古人的智慧中。
意识到危机,是自我救赎的起点。
然而,如何真正走上这条救赎之路,如何从传承数千年的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中汲取今日国人所需的精神力量和生命智慧,却注定要比我们想象的困难的多。
如何让这种思想体贴到自己的身心上,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却仍然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这是一本讲透王阳明,传递正能量的心灵成长之书。
让你强大自我内心,参透世事,人心走出,心灵迷茫,获得幸福人生。
王阳明为什么能成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
为什么能成为曾国藩、梁启超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
王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强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500年来中国人精妙的神奇智慧。
进而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价值,同时让自己获得一个快乐,幸福,成功的高品质人生。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带有一种使命,就是让自己的人格得以完善,潜能充分发挥。
当今时代,我们大多数人其实已经不同程度的落入窘境,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有两点:
一是:
我们太过于看重物质和金钱,以为快乐,幸福和成功都可以通过物质手段实现,从而导致了物质欲望的膨胀与精神生活的萎缩。
美国哲学家马尔库塞的话说,这就是“单向度的人。”
二是:
我们太过于看重社会的评价和他人的眼光,一直有把自身的快乐,幸福和成功全部教育社会和他人定义,从而忽视了自己真正的心理需求。
从现代新儒家梁漱溟先生的话说,这是一种“重心在外”的人生,而这样的人生很难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因此要想获得心灵的健康,人格的完善和精神的强大,不再做一个单向度的中心,在外的人我们就必须修行,必须致良知。
致良知之“致”兼有二义:
一是体认
二是践行
本体可以当下体验,但道德人格的完善却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切切实实,一点一滴地去践行。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阳明心学的传世典籍《传习录》,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
旨在让今天的读者轻松的领悟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智慧精髓,修炼内心强大的自己,开启与生俱来的正能量,获得幸福完美的人生。
第四本:《曾国藩传》 作者:张宏杰
历史上叱咤风云的曾国藩,是一个来自湖南地主家人民意识,眼界狭窄的男子,后来能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如此浓重的一笔,一定有非常过人之处。
对于曾国藩,我觉得不只是他平叛太平天国力挽狂澜,从不居功自傲的这么简单,对他充满好奇。
他从农村出身,怎么一步一步通过科举进入翰林,立志做圣人,并一生为这个目标严格要求自己,最终流芳青史的。
他一生让人最为敬佩的是以下几点:
第一、他志向高远,立志成为圣人,而不是多大的官,这一生为国家,为百姓鞠躬尽瘁。
第二、他的严于律己,每天坚持看书,练字,不断学习,一生笔耕不辍。
第三、他心胸广阔,真诚待人,他这一生培养的学生结交的挚友很多。
第四、他一生自诩“笨掘”,无论是做事还是作战都是脚踏实地,无奇巧计谋,唯有下大力气打好基础,心态沉稳再行动。
第五、他总是在不断自省,不断的迭代自己认知,提升自己的能力。
第六、它是以"诚"字为先,在那个普遍鄙视洋人的落后时代,不教导学生,李鸿章与洋人打交道时,还是以称之为宪,说清自己的底线,不能退让的绝不退让。
不是像别人一样打太极这个字,这个“诚”字在他一生的为人处世上也是一直遵循的。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座丰碑,后人评价他“功比周公孔孟,名垂万世千秋”也不为过。
他是我们一生的榜样和明灯,我希望在自己人生路上多多反思,时时自省。每每遇到物质和道德底线冲突的时候,能够想起他,给我们以力量,光明前行。
2024年,一个美好的开始,让我们满怀期待,乘着九紫离火好运,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愿每个人都能所得皆所愿!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读了300本书,2024年强烈推荐这24本(上)》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读了300本书,2024年强烈推荐这24本(上)》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dan/18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