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坐在图书馆里面

李哲:坐在图书馆里面

人在图书馆里待久了,头脑也会被书籍所熏陶,引发一场场天马行空的想象。

写下第一篇文章时,大概率是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只有夜晚,人才最得闲,灯火通明的图书馆内一片寂静,四周无人抬头,皆在伏案奋笔疾书。只有一个人格格不入地仰头畅想未来,比如能否成为一个作家。

尤其刚读完一本食之无味的书,或不认同作者观点,自己越发自信。眼高手低,这个自小就被定义为贬义词的成语在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写么?坐了这么久,看了这多书,不写点什么难道不也是在虚度光阴吗?

 

那就拿起笔写写。我思故无在。要把所思所想写下来,别人读到了才能感知到我的存在。一旦迈入哲学之地,寻求生命的意义,写作就成了必然途径。语言虽概括不了思想的全部,但它仍旧是当下最有效最直接表达思想的方式。

一篇篇地写,写什么?写读后感,写观后感,写每一天能引发思考的小事,写景物,写一片落叶,写一场雨,写一条鱼,写无聊,写天气,写死亡,写小草,写高楼上的月亮,写不想早起的清晨,写大汗淋漓的球赛,没有什么不能写的,这才是精彩生活的原本模样。

过往时光真是可惜,大把的浪费,没有选择用文字第一时间记录下来。笔是可以尽情穿梭时空的东西,无比神奇,可以将记忆翻个底朝天,再与当下结合,重新落在纸上,化作永恒的记忆。

 

永恒?这不正是每一位作家所追求的最核心的东西么?我虽不知名家写作的内核是什么,但我确信那一定是接近永恒的东西。

转瞬即逝的事物在世间太多了。物以稀为贵,多了就显不出分量,人人都有的东西难以引起重视,生命也不除外,一群健康的人生活久了,没有人会主动思考死亡。大家都这么健康,我怎么会死呢?

写作就不同了。它把人从日常中摘了出来,若要追问意义,就不得不思考死亡,讨论爱恨,看待冷暖,而且必须要做出解答,一个令自己信服也能使读者信服的答案。

写作这么难,写出点名头岂不是更难,的确,少有人鼓励后辈去当个作家,毕竟这貌似都不是一个职业,更别提养家糊口了。但就建设精神世界而言,一辈子活得精彩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一部高质量作品正是人的眼界和足迹的双重印证。

每一部作品后面都站着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会说话,他有喜怒哀乐,那些隐晦的小心思统统呈现在此,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可以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一个人的思想。

 

讲一个好故事,写一篇好文章,阐释一个好问题,殚精竭虑,苦思冥想,膏油继晷,时而被折磨到失眠,时而也会被惊醒,起身急忙找纸笔,抓住如游鱼般湿滑的灵感。

这皆是写作带来的改变。生活突然有了风,时而缓缓而吹,不寒不燥,时而狂风不止,飞沙走石。天地间,看到什么,自己说了不算,但是留下什么,自己和纸笔都说了算。

李哲:坐在图书馆里面

作者简介

李哲,九五后,山东滨州人,硕士,高中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滨州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山东商报》《滨州日报》《烟台日报》《金陵晚报》《泰山晚报》《德州晚报》《盐城晚报》《鲁北晚报》等。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李哲:坐在图书馆里面》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李哲:坐在图书馆里面》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21468.html

(0)
上一篇 2024-02-21 15:11
下一篇 2024-02-21 15:20

相关推荐

  • 你与写作大神之间,也许只差了这“三座金库”

    最近在读《洞见写作——打造可复制的文章方法论》,是由业内知名大V“洞见”授权的关于自媒体写作的方法论精华。 所谓方法,就是套路,掌握了套路,你也可以写出100w+。 一个自媒体创作者,一定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库。打造知识库的目的就是让我们随时随地有可用资源,写作的时候可以信手拈来,提高写作的效率。 洞见君提到了三个极为重要的知识库。 01、标题库 在当下所有的自媒体文章中,标题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一个好的标题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兴趣,从而增加文章的点击率和阅读量。 在看见好的标题时,我们可以把它放进…

    2024-02-27
    00653
  • 谷玉良 李咏琴:阅读行为如何影响个体的道德敏感性?一个双重中介模型

    阅读行为如何影响个体的道德敏感性?*——一个双重中介模型 How Does Reading Behavior Affect Moral Sensitivity?: A Dual Mediation Model 作者简介 谷玉良,社会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李咏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 摘  要:以往研究指出阅读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水平,但阅读究竟如何影响个体的道德敏感性,其内在机制却未讨论清楚。为了探究阅读行为与个体道德之间的内在关联,文章基于CGSS2015数据,实证分析了个体的阅读行为与道德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个体的…

    2024-11-21 文化对话
    00923
  • 郭慧:创客空间友好性对用户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

    创客空间友好性对用户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Maker Space Friendliness on User InnovationBehavior 作者简介 郭慧,硕士,内蒙古艺术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建设。 摘  要:文章基于对感知理论、情感事件理论的梳理,构建创客空间友好性与用户创新行为的关系假设模型,并以实证调研法检验创客空间友好性不同维度对用户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友好型的创客空间可以促进用户创新行为,用户的友好体验、创新情绪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这一研究结论,对图书馆优化创客空间物质保障、提升软服务水…

    2024-10-11 文化对话
    0054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