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海生:少买点书,你读不了那么多

韦海生:少买点书,你读不了那么多

有一位书友说,他读了我的文章,就把我推荐的书都买了。我说谢谢你的信任,可是不用买那么书,按需购买就好了。

我还给了他一个建议:「少买书,少买书,多读书,多读书!」

一般重要的事情需要说三遍,我不确定对他是否有用,就只说了两遍。

我说的少买书,是建议他少囤一些书,因为他读不了那么多,用选书买书的时间来读书,而不是只顾着买买买。

以前我也经常买书,一般看到好书都想买,担心再不买就成绝版书,以后很难买到了。

过了一两年有些书真的绝版了,于是我就把同一本书多买的两本放在孔网去卖,赚了三五倍,甚至更高。

比如一本《形式综合论》卖了一百二;一本《唐代行书技法四十例》卖了三百……

你看,我成了倒卖图书的贩子了,以这样的目的买书囤书不太好,后来就不卖了。而我担心的某一本书错过了以后买不到,真是杞人忧天。

过了一两年真想读那本书了,我总有办法买到的,大不了多花一点钱,用不着提前多买书,只要够读就行。当然,只为了藏书、不读书,就另当别论了。

虽然多买几本书花不了几个钱,尤其在电商平台促销时,买10本书只需一两百,正常人家都买得起,但如此囤书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少买一点书,就可以把时间放在手边少数的精品书上,把一本好书多读几遍总是不会错的。

 

我现在买书基本上是根据阅读需求去买的。

倘若不是我真的想读的书,只是为了以后有可能读到才买,我一般不会买,更不会为了凑单买多余的书。

如果有阅读的必要,我就毫不犹豫地买下来,不管多少钱。实际上单本书再贵也不过两三百块钱,相当于别人一餐饭钱而已。

在每个月的月初,我都提前列出当月的书单,把要读的书准备好,书架上没有的话就买回来。

在买书时,我只买接下来要读到的那一本,即使凑单购买更省钱,算下来买两本书比买一本书还划算,也不会多买。我可不想像以前一样为了贪这个便宜,到处找凑单的书,浪费了大把时间。

 

自从我告诉自己要少买书,多读书之后,买书的冲动就少了许多,尤其在想买一本书时,就这样想:「这本书真的比我书架上的另一本好吗?」

一般情况下答案是否定的,这便打断了我买新书的念头。即使是一本好书却不是急需的,也不买。因此,好书加急需,是我买书与否的参考。

那么选书买书节省下来的时间就是多读书了。读了这么多年书,我发现好书真的不太多,而有些书值得多读几遍,不买新书也不闹书荒,至少我知道自己读不了那么多新书,还是少买为好。

 

因为我一直都相信,把一本书读五遍比读五本新书一遍,收获更大,这也是我近年来一直坚持的读书原则:重读

可只是读书没有输出的话,就谈不上多大的收获,只有把书读熟了之后有计划地输出才算完整地读完一本书。你若不知道如何有效输出的话,我就用一个例子简单说明。

韦海生:少买点书,你读不了那么多

比如你读完了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就去网上找30-50篇书评来看,把自己的读后感和别人的书评对比,看自己有哪些地方理解不够深,或者压根就没有想到的。

读完这些书评,你对这本小说的理解更深了,接下来就开始动手写与之相关的文章。

 

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写,不管是爱情、友情还是亲情,也不管是商业,还是为人处世,你都有话题可写。因为你已经对这本书相当熟悉了,还有了自己的看法,想写什么都写得出来。

写作时你可能联想到更多,补充了书本之外的许多知识,也让你把其他读熟的书联系起来,辅助你更清楚地表达某一个话题。

写作让你对一本书的理解更深入了,也悟到了许多在读书时没有明白的道理,当别人提到这本书时,你自然比对方懂得更多,也能大言不惭地说:「这个我懂!」

 

一般如此读书和输出,一本书大概需要花费一周时间,相当于读两遍书,看几十篇书评,写3-5篇文章。

一年下来你用这种方法读书和输出,可能只读了50多本左右,却写了一两百篇文章,足以让你脱胎换骨了。而这几十本书,值得你多读几遍。

因此,把一本书多读几遍,甚至一二十遍,是多读书的一种,它不是堆积数量的多读书,而是花在一本书上的时间更多,也是一种多读书。

 

当你意识到了自己读不了那么多书,就少买点新书。我所坚持的「少买书,多读书」,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韦海生:少买点书,你读不了那么多》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韦海生:少买点书,你读不了那么多》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21462.html

(0)
上一篇 2024-02-21 15:08
下一篇 2024-02-21 15:12

相关推荐

  • 什么样的图书馆是好的图书馆?

    “理一分殊:图书馆多样性与未来学术研讨会暨CADAL项目年会”,杨新涯先生作《初论以科学评价为导向图书馆治理体系现代化》报告,报告中提出什么样的图书馆是好的图书馆?“问。什么样的图书馆是好的图书馆?馆舍面积大、资源丰富、特藏多、经费充足、一个名人或网红馆长、每日座无虚席、信息系统齐备、论文多……‘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和高职高专图书馆的各自特色是什么?谁才是我们的偶像?”紧接着,提出“个人观点,仅供反驳”共十条。图谋第一时间将现场图片分享进圕人堂QQ群。会后(12月6日15:04),“我是常笑”发布《跳出图书馆看图书馆》(https…

    2024-12-11 文化对话
    00378
  • 刘永加:天下好书 当与天下人共读之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对某知识资源传播共享网络平台涉嫌实施垄断行为进行了查处,并处以巨额罚款。古代没有网络资源这样便捷的手段,仅靠纸质媒介传播,古人是怎样做到知识共享的呢? 借书一瓻,还书一瓻 在古代,书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古时候除了国家藏书外,私人藏书十分普遍,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应是我国古代第一位私人藏书家,他广搜文献,“定礼乐,明旧章,删诗为三百篇,约史记而修春秋”。到了东汉,藏书家曹曾专门修建起一座石室,以收藏自己的万余卷藏书,史称 “曹氏书仓”,是中国最早的私人图书馆。 据载,…

    2023-05-11
    00564
  • 姗姗小镇:由于我不停地写作,所以织出漂亮的网

    这是我写作的第11个年头,从大学时在企鹅空间写日志记录自己郁闷不快的心情开始,到现在已经可以用写作养活自己,我已经坚定的想要把写作这条路走的更长、更远。 我是理科生,性格内向又敏感,写作完全是自发进行的,起初,不愿和周围人交流,想通过记录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于是通过写日志的形式,表达一些自己想说的话、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 写东西真的很神奇,梳理思考能产生更多新思考,所以一旦对写作上手,是不会有“把话题写完”的担忧的,话题会越写越多。 写作为我构建了很大的精神世界,它给我带来的,是无尽的探索欲,和健全“自…

    2024-02-21
    0034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