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有蔓草:古书读3遍以内基本没用,但常互见

在读第三遍《史记》,而且去年读第二遍的时候发现第一遍读的印象并没有忘完。即便如此,第三遍都已经读到“世家”了,还是不那么好懂,应该说,《史記》一书好懂的地方都在“近代史”部分,即司马迁自撰秦汉史部分。而融化《尚书》《左傳》《大戴礼记》等的篇章常常限于原文既定语言,比较难懂。

我这种读书状态,读三遍的古书仍然没有较好地理解。我就感觉古书读一两遍除了跟别人交谈可以提及自己完整读过,除了新鲜印象,其余真的用途不大。你敢笃定地给学生讲吗?真不敢。至少比较精深难解的部分不敢讲。

虽然如此,古书都要读五遍以上吗?可能时间精力不够做到。实在没有听说几个人五刷十三经+二十四史。而且这些还不包含诸子,不包含《国语》等《史记》以前的史书,作为中文人,这些不包含《楚辞》以来绝大多数集部的书。这样看下去,文学都没法看了。

我在大学时认识读书多的主要是我通过邮件联系的师兄,后来加了QQ,有时候跟他交流几句读书进展。有一次我告诉他,我刚刚读完《汉书》。他对我坚持读原典表示称许,同时得知我读的是白文本,颇为惋惜。告诉我,注本看一遍相当于看了很多书。

这件事是事实,注里面常常旁征博引,你不用去一刷二刷三刷,很多书里面的经典段落都看熟了。比如我明明在看《史記》,却温习了一堆《左傳》甚至《尚书》的内容,还学习了可能一辈子不会看的《大戴礼记》的一些内容。我明明在看《李太白全集》却温习了《史记》的精彩片段,刺激我二刷了《史记》。

最近在读的书主要是小绿皮《史記》,《詩集傳》,又加上《汇评精注资治通鉴》,有时候我自己会有意识地延伸拓展。比如读《史記》涉及季札心许徐君宝剑,归来徐君已殁,挂剑于其墓,我知道老杜写过这个,于是去温习一下《别房太尉墓》。

看《资治通鉴》想起《论语》的句子,再翻开《論語正義》温习一两句;看《资治通鉴》又引“诗”,我再去查阅一下《詩集傳》对应部分,惊讶地发现朱子的注文与《资治通鉴》一段几乎一字不差,可见二者大概率源于同一材料。

今天继续看《资治通鉴》,就看到我前面温习的《漢書·司馬遷傳》以及《古代漢語》文选部分《報任安書》一篇里面还没来得及深入理解的地方,《资治通鉴》这样说:“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司马迁在《報任安書》里面这样说:“商鞅因景監見,趙良寒心。”注云:商鞅是靠着秦孝公寵信的宦官景監引見而得官的。趙良,當時秦之賢者。他認爲商鞅得官的方法不當,而且傷王族過甚,曾勸説商鞅引退,商鞅不聽。(后面涉及商鞅变法,重点是前面引見通过宦官)

诸如此类,有可能你第一处见一个事情没有完全搞清楚,但你还会在别的文字里面看见。有时候甚至文字都是一样的。这样读下去,尤其是注本读下去,不知不觉很多原典都读熟了。古书虽然需要反复揣摩才能懂,但也常常“互见”,这种互见既是学者校勘的参考,也是普通人理解文义的参考。有时候大体相同文字不同的字句可以互相印证理解,有时候文字全同相当于一读再读。

这些是我最近的感触。还有很多感想,也许揉到札记里面随手挥洒,也许单独梳理一篇。看情况吧。另外,一位书友建议我把二十四史砍成前四史,或分阶段推进,同时在阅读中加入经部注疏。我跟他说,十三经我只敢想,不敢说。我目前拟在近几年读前四史,甚至二刷,“十三经”里面读《毛詩正義》《論語》《孟子》《春秋左傳正義》,大约就是四经四史

(四经四史的选择必然受我专业的影响。因为中文人看历史和历史人看历史肯定是不同的视角。我看这些关注点在语言文字本身,以及文学性,对于历史地理甚至天文历法,我只能知道多少算多少)

二十四史阅读计划可以看成无知的吹牛,但如无重大工作、学业压力,也尽可能推进下去。四经中间两种,即《论语》《孟子》,不一定看注疏本,大概率先看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一遍,再看清人《論語正義》。由于在基本古籍里面《孟子》最为生疏,拟再适当购入一种《孟子》注本,欢迎小伙伴们荐书。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野有蔓草:古书读3遍以内基本没用,但常互见》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野有蔓草:古书读3遍以内基本没用,但常互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21454.html

(0)
上一篇 2024-02-21 15:01
下一篇 2024-02-21 15:11

相关推荐

  • 《机械猫金克斯》书评:友谊,亲情之外的成长助推剂

    说的简单一些,友情其实就是我们心甘情愿的为没有利害关系的人付出。亲密、温暖的友情让人受益一生,哪怕之后深陷艰难困苦,我们也知道温柔的存在是一种什么样子。不好的友情就会将人引入歧途,因为回忆也一样的灰暗。

    2020-11-10 图书评论
    00225
  • 墨宝非宝永安调精彩书评:拱手河山讨你欢

    最近才开始读墨宝大人的文,非常喜欢。近几天经常回忆起其中的情节,让人难以忘怀。我是先看的《轻易放火》,然后来看的《永安调》。虽然认识墨宝大人有些晚,但这样一下子读完,真的非常过瘾。→_→吼吼,本来不太好意思这样说的。 正如大人所说,一说到大唐盛世,很多人会提起李世民、李隆基、武则天或者太平公主,但是李成器却很少有人提及,而以他为主角的文则更是少之又少。通过墨宝的文,也让我第一次真正认识了李成器。以前对于李成器的认识仅止于小时候看电视剧《唐明皇》里的宁王李宪,只记得一个模糊的场景:在悠悠笛声中,李隆…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148
  • 《小谎言》精彩书评:埋在大小谎言下的不堪

    莉安·莫利亚提的《小谎言》封面上醒目地展示着一根硕大、斑斓的棒棒糖,正在碎成千片万片。以这样的封面呈现来展示书中人物看起来甜美的生活,以及他们藏起来的糖衣包裹的谎言是如何碎成齑粉这件事,是一个绝好的暗喻。 在《小谎言》及其前作,包括2013年撼人心魄的《别对我撒谎》(The Husband’s Secret),莫利亚提按时间顺序叙述的这个故事,起初似乎是简单而不足提的,写的不过是在她的祖国澳大利亚的人妻与母亲们每天重复的日常生活。除了她们偶然使用“李好”(gidday)以及澳洲的其他俗语,住在悉尼附近彼立威半岛的女人们如此闲适…

    图书评论 2024-04-03
    00218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