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有蔓草:古书读3遍以内基本没用,但常互见

在读第三遍《史记》,而且去年读第二遍的时候发现第一遍读的印象并没有忘完。即便如此,第三遍都已经读到“世家”了,还是不那么好懂,应该说,《史記》一书好懂的地方都在“近代史”部分,即司马迁自撰秦汉史部分。而融化《尚书》《左傳》《大戴礼记》等的篇章常常限于原文既定语言,比较难懂。

我这种读书状态,读三遍的古书仍然没有较好地理解。我就感觉古书读一两遍除了跟别人交谈可以提及自己完整读过,除了新鲜印象,其余真的用途不大。你敢笃定地给学生讲吗?真不敢。至少比较精深难解的部分不敢讲。

虽然如此,古书都要读五遍以上吗?可能时间精力不够做到。实在没有听说几个人五刷十三经+二十四史。而且这些还不包含诸子,不包含《国语》等《史记》以前的史书,作为中文人,这些不包含《楚辞》以来绝大多数集部的书。这样看下去,文学都没法看了。

我在大学时认识读书多的主要是我通过邮件联系的师兄,后来加了QQ,有时候跟他交流几句读书进展。有一次我告诉他,我刚刚读完《汉书》。他对我坚持读原典表示称许,同时得知我读的是白文本,颇为惋惜。告诉我,注本看一遍相当于看了很多书。

这件事是事实,注里面常常旁征博引,你不用去一刷二刷三刷,很多书里面的经典段落都看熟了。比如我明明在看《史記》,却温习了一堆《左傳》甚至《尚书》的内容,还学习了可能一辈子不会看的《大戴礼记》的一些内容。我明明在看《李太白全集》却温习了《史记》的精彩片段,刺激我二刷了《史记》。

最近在读的书主要是小绿皮《史記》,《詩集傳》,又加上《汇评精注资治通鉴》,有时候我自己会有意识地延伸拓展。比如读《史記》涉及季札心许徐君宝剑,归来徐君已殁,挂剑于其墓,我知道老杜写过这个,于是去温习一下《别房太尉墓》。

看《资治通鉴》想起《论语》的句子,再翻开《論語正義》温习一两句;看《资治通鉴》又引“诗”,我再去查阅一下《詩集傳》对应部分,惊讶地发现朱子的注文与《资治通鉴》一段几乎一字不差,可见二者大概率源于同一材料。

今天继续看《资治通鉴》,就看到我前面温习的《漢書·司馬遷傳》以及《古代漢語》文选部分《報任安書》一篇里面还没来得及深入理解的地方,《资治通鉴》这样说:“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司马迁在《報任安書》里面这样说:“商鞅因景監見,趙良寒心。”注云:商鞅是靠着秦孝公寵信的宦官景監引見而得官的。趙良,當時秦之賢者。他認爲商鞅得官的方法不當,而且傷王族過甚,曾勸説商鞅引退,商鞅不聽。(后面涉及商鞅变法,重点是前面引見通过宦官)

诸如此类,有可能你第一处见一个事情没有完全搞清楚,但你还会在别的文字里面看见。有时候甚至文字都是一样的。这样读下去,尤其是注本读下去,不知不觉很多原典都读熟了。古书虽然需要反复揣摩才能懂,但也常常“互见”,这种互见既是学者校勘的参考,也是普通人理解文义的参考。有时候大体相同文字不同的字句可以互相印证理解,有时候文字全同相当于一读再读。

这些是我最近的感触。还有很多感想,也许揉到札记里面随手挥洒,也许单独梳理一篇。看情况吧。另外,一位书友建议我把二十四史砍成前四史,或分阶段推进,同时在阅读中加入经部注疏。我跟他说,十三经我只敢想,不敢说。我目前拟在近几年读前四史,甚至二刷,“十三经”里面读《毛詩正義》《論語》《孟子》《春秋左傳正義》,大约就是四经四史

(四经四史的选择必然受我专业的影响。因为中文人看历史和历史人看历史肯定是不同的视角。我看这些关注点在语言文字本身,以及文学性,对于历史地理甚至天文历法,我只能知道多少算多少)

二十四史阅读计划可以看成无知的吹牛,但如无重大工作、学业压力,也尽可能推进下去。四经中间两种,即《论语》《孟子》,不一定看注疏本,大概率先看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一遍,再看清人《論語正義》。由于在基本古籍里面《孟子》最为生疏,拟再适当购入一种《孟子》注本,欢迎小伙伴们荐书。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野有蔓草:古书读3遍以内基本没用,但常互见》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野有蔓草:古书读3遍以内基本没用,但常互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21454.html

(0)
上一篇 2024-02-21 15:01
下一篇 2024-02-21 15:11

相关推荐

  • 王敬慧:《当你老去》爱情就是心甘情愿地上当

    伊塔洛·斯韦沃(ItaloSvevo,1861-1928)原名埃托雷·施米茨(EttoreSchmitz),意大利犹太商人兼小说家。他大器晚成,60岁后才写出成名作《季诺的意识》,是20世纪最出色的意大利小说家之一。他与乔伊斯是忘年交,丰富的阅历给乔伊斯灵感塑造出了《尤利西斯》中的布卢姆。 伊塔洛·斯韦沃 想读伊塔洛·斯韦沃的这本《当你老去》,首先是因为被它的名字吸引,它让我不禁想到叶芝的诗作“当你老去”(“WhenYouAreOld”),那是一首对于不可得的爱情的独白。 23岁的爱尔兰诗人叶芝,爱上了比自己小一岁的女演员茅德·冈昂。这位冈昂女士不仅美丽,…

    2018-10-26
    00235
  • 《魔道祖师》精彩书评:无刃之刀

    魔道祖师文中有很浓厚的武侠色彩。道义、恩情贯彻全文,如果说世家规则是修真界的法律,道义、恩情则是修士的公共道德规范。 一 1) 夷陵温家监察寮中, “温情道:“温晁要是知道你干了什么还不得撕了你?他要是真的下决心要除掉谁,你以为我能拦得住?”” .... 温情严厉地道:“......你以为温晁蠢到那个地步?他们迟早要搜到这里来的。这儿是我管辖的监察寮,而这儿是你的屋子,被人发现你藏了谁会是什么罪名?你好好想想!” 2) 点金阁中, “江澄道:“……我向各位宗主道歉。诸位有所不知,魏无羡要救的那名温姓修士叫温宁,他和他姐姐温情…

    图书评论 2024-03-31
    00312
  • 三代人的心路历程 评蔡怡新书《忘了我是谁》

    《忘了我是谁》是一部深入骨髓,令人潸然泪下的亲情散文。全书分上下两辑,第一辑主要围绕老迈失智的父亲及患有躁郁症的母亲,更多的表现失智父亲在逐渐遗忘的时空长河里,迷失自我、孤立无助的境况。女儿是如何一步步走进他的世界,安抚他的焦躁,抚慰他的孤独、害怕,让他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安然度过,活得有尊严。这一辑既是她对双亲的缅怀与纪念,也是对自身人生路程的回顾与体悟。第二辑更多的写爱人、孩子、父母、公婆,如数家珍,为了纪念和珍藏。蔡怡的文字清新简白,真挚朴实。以生活的细微为切入点,把时光牵引向辽远的时空,…

    2018-11-15
    0028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