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 《史记》早该这样读

    编辑推荐 史记之伟大,如同圣经之伟大 史记之难解,如同神曲之难解 世界是平的,历史是弯曲的。 最古老的官商如何相处?最残酷的楚汉相争如何获胜? 历史只有解密,中国才能前行 如此读史记,让我们成为彻底的中国人 媒体评论:一本“罕见”的历史读物 评刘邦:“无赖”竟成了刘邦的优势。不拘小节,豁达大度且富有人情味的领导,无时不让跟随者愉悦。 评张良:一位贵族却肯全心全意地为一个农民(刘邦)效劳。 评苏秦:这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策推销员。 评韩信:“党指挥枪”的反面教材。 评吕不韦:商人在中国几乎从未赢过。然而,他是个例…

    2025-02-10
    0068
  • 4本书读透55部国学经典:聪明人都靠它来逆袭

    每一个能从先哲身上汲取养分之人,必定拥有深刻的洞见、过人的智慧。 寥寥5000字的《道德经》,书写的哲思能够穿越时空; 朗朗上口的诗词歌赋,优美语句间蕴含人生智慧; 记满过去的《史记》,在故事中藏着事物兴衰的规律…… 这也是为何,从小熟读经典一直都是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的必修课,古往今来从未改变。 因为一个人是他读过的所有书的总和,读的书越经典,拥有的思想维度就越广。 可现实却是,先哲们留下的经典之作,大部分的人都读不懂、读不透。 中国典籍卷帙浩繁,《史记》52万多字、《明史》280万字、二十四史3259卷,哪怕只是…

    2024-12-30 好书推荐
    00207
  • 野有蔓草:古书读3遍以内基本没用,但常互见

    在读第三遍《史记》,而且去年读第二遍的时候发现第一遍读的印象并没有忘完。即便如此,第三遍都已经读到“世家”了,还是不那么好懂,应该说,《史記》一书好懂的地方都在“近代史”部分,即司马迁自撰秦汉史部分。而融化《尚书》《左傳》《大戴礼记》等的篇章常常限于原文既定语言,比较难懂。 我这种读书状态,读三遍的古书仍然没有较好地理解。我就感觉古书读一两遍除了跟别人交谈可以提及自己完整读过,除了新鲜印象,其余真的用途不大。你敢笃定地给学生讲吗?真不敢。至少比较精深难解的部分不敢讲。 虽然如此,古书都要读五遍以上吗…

    2024-02-21
    0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