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的艺术清单:怀着一颗童心去生活

近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先生做客央视文艺频道《我的艺术清单》栏目,与主持人朱迅畅谈自己的创作与艺术生活。在访谈中,金波先生与主持人从儿时童谣讲到文学创作,从童年游戏讲到挚友亲朋,金波先生带着他那颗不泯的童心,为我们打开2024年的第一张艺术清单。

金波的艺术清单:怀着一颗童心去生活

文学启蒙:童年歌谣的深情对话

童谣是母亲给孩子最早的心灵滋养和抚慰,是儿童最早学习母语、亲近母语的范本。一首首童谣的吟诵引起了金波先生的回忆:“妈妈用乡音给我朗诵‘拉萝萝,扯萝萝,收了麦子蒸馍馍。蒸个灰的,放在盔里,蒸个白的,揣在怀里’。”金波满怀情感地说道:“每次说到‘揣在怀里’的时候,我母亲总会张开怀抱拥抱我,我每次都期待最后这一句,实际上是在期待母亲的拥抱。”母亲带着乡音的歌谣,让金波在儿时就领略到了音乐之美,这也奠定了金波先生对童谣的热爱和初心。

 

金波的艺术清单:怀着一颗童心去生活

金波的艺术清单:怀着一颗童心去生活

金波的艺术清单:怀着一颗童心去生活

金波的艺术清单:怀着一颗童心去生活

图片选自金波先生诗集《烛光里的鱼

2016年,通过田野采风和民间搜集,金波先生把将近2000首适合儿童诵读、贴近儿童生活的中国传统童谣,分“童趣歌”“自然歌”“逗趣歌”“顶真歌”等10种类别精心编排,整合成《中国传统童谣书系》全十卷。每代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童年的回忆,这套珍贵的书系也成为新时代父母的“育儿宝典”。

“海鸥,海鸥,我们的朋友!”相信很多大读者小读者一定对这首儿歌耳熟能详,它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儿童的成长。《海鸥》的词作者便是金波先生,他还曾为《小鸟,小鸟》等众多充满想象力又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作词。

在《我的艺术清单》节目中,谈到自己的故友,中国著名词作家乔羽,金波先生言辞中皆是对先生的敬佩。无论是《让我们荡起双桨》还是《思念》,金波认为乔羽先生都写出了内涵深刻的歌词,让每个听众都能在聆听歌曲时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尤其令金波先生无限感怀的是,乔羽不吝笔墨为金波1979年出版的第一本歌词集《林中的鸟声》作序。在序中,乔羽写道:

“我想,这些泉水一般清亮,鸟语一般宛转的诗行,难道当它离开了音乐以后,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了吗?我看不会的。”

因为对音韵敏感、热爱,所以走入“歌”“诗”难分的诗歌世界,对金波来说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他说,要带着音乐的感觉去写诗和读诗,于是他将十四行诗的形式引入了儿童诗的创作之中,使得儿童诗歌的创作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那些带着音乐性的优美韵律,令原本就绝佳的文字诗歌更是回味无穷,让人禁不住吟咏。

童心创作:关注微小细节中的诗意

在先生长达一个甲子的诗意创作中,一直对日常生活中微小的细节颇为留心,草木繁花、鸟蝶虫鱼亦成了小散文中备受主人怜爱的“座上客”。金波先生在儿童文学的园地里不断耕耘,将一篇又一篇童心盎然、情真意切、富有诗意的作品献给世界。在金波先生的笔下,自然万物都是有灵、有情的,一切都富有生机和人情味,金波先生将诗歌的浪漫与唯美融进了创作中,才能让一篇篇充满真善美的佳作,如雨露一般,润泽了小朋友的心灵。

金波的艺术清单:怀着一颗童心去生活

金波的艺术清单:怀着一颗童心去生活

节目展示《金波诗意美文》系列

他在创作中塑造了许多有如蝴蝶、花朵、小鸟、小树、雨点等等微小却美好的意象,对自然万物都有着绵绵情谊,有时为喜鹊终于有了邻居而开心(《湖边的雕像·树和喜鹊》),有时因小小的蚜虫而高兴(《会走路的雪人·有趣的昆虫》)。他观察每一片树叶、融化的雪、窗外的雨、林间的鸟啼;他相信万物有灵,和自然界中所有的生命对话;他从烛光投射的影子里,看到漂浮的鱼和心中的花。

金波的艺术清单:怀着一颗童心去生活

 

金波的艺术清单:怀着一颗童心去生活

在节目中,“咘咘噔”的出现也打开了金波先生的话匣。他耐心地讲解玩具的玩法,一个薄薄的玻璃吹塑的玩具,需要用一种特殊的呼吸和巧劲儿,才能恰到好处地吹出“咘咘噔、咘咘噔”的声音。这么简单的玩具和今天孩子们热衷的电子游戏天壤之别,但那些民间的智慧、童心与爱却一直通过那些玩具记载传承。

金波的艺术清单:怀着一颗童心去生活

正是因为对生活的热爱和赤诚,金波先生的文字温柔而富有启发性,引导着小读者们穿越到一个个充满奇迹和冒险的国度。在《是你吗,蝴蝶》中,蝴蝶与女孩互相守望,一起等待一个又一个春天。在这首充满幻想、意境的诗歌背后,是作者深沉的悲悯情怀,这是一种比爱更有感染力、穿透力的情感,充满着磅礴的生命力。

金波的艺术清单:怀着一颗童心去生活

金波的艺术清单:怀着一颗童心去生活

《是你吗,蝴蝶》后记(金波先生手书)

回归童年:儿童时代的回响

即使已经著作等身,多次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冰心图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重量级奖项,金波先生仍笔耕不辍。金波先生曾说:“为小朋友写作是我的节日。”他不仅热爱着孩子,也深深热爱着童年。他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童年时代的自己”。

金波的艺术清单:怀着一颗童心去生活

金波的许多创作灵感来源于孩子的世界,在与孩子交往的真情实感中写作,因此他无比珍视和孩子的交往。他的作品,既记载着自己的童年,也描摹着身边亲友,以及所认识的小朋友的故事。

因此,他也对当下的儿童生活格外关注,节目中尤其提到金波与钱理群合著的《我与童年的对谈》:两位名家从当今社会儿童的生活出发,深入浅出地阐释自己的儿童观、教育观以及儿童文学观等。该书旨在丰富家长、教育者、儿童文学传播者的教育理念,缓解“教育焦虑”。

金波的艺术清单:怀着一颗童心去生活

金波手稿

金波先生无限感慨:“一个人的童心是可以保持一生的,即使不从事儿童事业,仍然会流露出童心的天真、纯美和情调。”所以他希望能够帮助儿童了解自己的快乐,让他们找到表达自己内心的方式,释放儿童的想象力。

放眼远处是绿色的原野、碧蓝天空,而近处的风掠过湖面,青蛙,或是蟋蟀,或是别的什么小生物,在岸边草丛里折腾出了些声音,和潺潺水声一起交织成属于大自然的神奇音韵。能从童年到老年,一直坐在这棵常青的树下阅读,实在算是一种幸福。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金波的艺术清单:怀着一颗童心去生活》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金波的艺术清单:怀着一颗童心去生活》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19465.html

(0)
上一篇 2024-01-23 17:41
下一篇 2024-01-23 17:51

相关推荐

  • 李金芳: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发展回顾与探讨(附原文下载)

    李金芳 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发展回顾与探讨 Review and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of China [ 摘 要 ]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大致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文献检索与利用方法课,明确了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定位和文献检索课的方法课定位;20 世纪 90 年代文献检索与利用科学方法课,呈现出科学方法课的新定位…

    2025-01-13
    00522
  • 图情研论:浅析总分馆制下的乡镇图书馆建设

    寄语 生命的复杂,就在于不可预期不容解释不能厘清好像走在迷雾里。 泗阳县图书馆(图片选自网络与本文内容无关) 编者提示 为拓展专业研究思路,此处以文摘方式推荐更多平台渠道所发表的一些看法观点,仅供思考与讨论,不作他用。 浅析总分馆制下的乡镇图书馆建设 田 强 要使乡镇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实行总分馆制,打造“十五分钟阅读圈”是目前乡镇图书馆发展的根本途径。图书馆总分馆制度起源于西方,在美国最为发达,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在我国,总分馆制的起步较晚,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才开始实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

    2024-10-14
    00389
  • 白岩松:有人问读书有什么好处,我用3个”解“字回答他

    读书读久了你总会信一些什么,信一些什么就有了敬,有了畏。有了敬和畏,就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我要去做,知道什么是不好的我不能逾越它。 当我们翻开一本书,要在这本书里头寻找到什么呢?这个话题似乎要从我们刚刚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说起。当人生的这本书刚刚翻开,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我们又要寻找到什么呢?也许两者的答案有很多是相似的。 首先翻开一本书,我们希望知道自己是谁,我的家乡在哪里,而世界又在哪里。如果我不打开书,我会以为世界就像我生活的这座城市一样,有草原,有森林,有很多和善的人们。但是当我打开书才知…

    2024-08-08
    00338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