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几年来,我们接触了无数投资者,发现无论专业的还是业余的,也无论机构还是散户,大家在投资当中就只有三个问题:一是买什么,二是什么时候买,三是怎么买。这三个问题就是投资策略的核心问题,而我们创作《回归投资常识》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投资者解决这三大问题。
《回归投资常识》
作者: 齐俊杰 / 申鸿飞 / 罗纪栋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24-12
买什么,就是挑选标的,包括现金、债券、股票、商品四大类常见资产。什么时候买,就是择时问题,要通过宏观经济周期和产业周期选择合适的时间。至于怎么买,其实是什么时候买的一个重要补充,需要有效平衡胜率和赔率的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多大把握下多大注。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换挡,在未来市场当中,特大牛市可能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会是越来越多的结构性牛市行情。也就是说,在某些阶段,可能只有一些风格或行业上涨,另外一些风格或行业则下跌。如果普通投资者没能踏准市场节奏,那么对他们来说,很可能意味着每年都是熊市。
比如,2013年,我们看到上证指数下跌,年初的时候,最高点达到 2444.80 点,到了 6 月末就只有1849 点,跌幅接近25%,而同期的创业板指数从800多点,涨到了 1 200 多点,涨幅超过50%。又比如,2018年,股票市场几乎全面下跌,但是债券牛市却开始启动,2018 年债券资产的平均收益高达8%。再比如,2021年以来的熊市,沪深 300指数从 5 900 多点最低跌到了3500点以下,跌幅超过 40%,但同期的中证红利指数非但没跌,还略有上涨。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学习了策略之后,是不是就能够完全做好市场轮动了?答案要让大家失望了:并不能!因为每一次行情看似大体相同,但其实又存在着一些特殊性,你只要身在其中,就很难完全看清楚市场的逻辑。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股市并非经济的晴雨表,而是投资者对经济预期的晴雨表。换言之,股市反映的并非经济本身,而是无数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在人文科学中,有了人的主观因素,不可能用客观的指标去精准衡量。举个例子,牛顿三大定律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一定条件下是真理。但是贪婪和恐惧的均值回归属于人文科学,虽然这种现象在不断发生,但你却不知道贪婪和恐惧到底 达到什么程度才会均值回归。换句话说,市场泡沫一定会破裂,但我们却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破裂。
既然如此,我们研究策略和行业的目的是什么?其实答案就两个字:避坑!躲开那些明显的陷阱,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投资其实就是一场“输家游戏”,并不是你能力有多强,就能从别人的口袋里“抢”走多少财富。我们要尽量少犯错误,等待别人犯错,让他们给我们“送钱”。在股市中,但凡想“抢钱”的,最终都会输得一塌糊涂。投资从来都遵循盈亏同源的底层逻辑,短期内靠运气赚到的超额收益,最终也会凭借实力输回去。
十几年前,最富有的阶层是“煤老板”,但是宏观周期逆转后,“煤老板”几乎全军覆没,破产欠下巨额债务的不计其数。后来,开发商、炒房团又发了大财,结果楼市周期也发 生逆转,还给社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普通投资者也是如此,在矿产和房地产高歌猛进的时候,大量投资非标信托获利颇丰,而如今也是血本无归。这些投资者可能至今也想不明白,投了那么多年一直收益良好的信托,为什么突然就巨额亏损了。这其实是因为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资产的类别太多,宏观因素太过于复杂,即便学富五车,也不一定能在十几种资产中,挑选出表现最好的那一种,因为概率并不 高。但是,通过了解周期变化和一些指标,至少我们能知道,哪些资产肯定不行。排除掉几个错误答案,还是相对简单得多的。
策略,就是组合投资的方法,主要解决“买什么、什么 时候买、怎么买”的问题。我们会告诉大家股票、债券、商品期货等大类资产的轮动规律,也会告诉大家大小盘、成长和价值风格的轮动规律,大家不光需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比如,为什么 2021 年以来,红利策略表现好?有哪些因素导致红利策略占优?在信号明确,拿得准的时候,我们该如何行动?在市场迷茫,信号混乱,拿不准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本书也给大家介绍了全世界大型投资机构的一些策略逻辑。这些机构能够几十年长盛不衰,它们到底在使用什么方法投资。比如,桥水基金达利欧的全天候组合,到底指的是什么?我们认为最有效的,也是正在使用的三大策略又是什么?为什么说三大策略足以应对市场99%以上的变化?
在行业方面,我们会打破大家的现有认知,简化行业分析的逻辑框架,把最基础的驱动逻辑告诉大家,目的还是让大 家尽量少踩坑。比如 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铜价都开始下行了,很多人还在投资强周期板块。经济进入调整期,传统能源价格下降,很多投资者还在追高估值的新能源板块,这些都是原则性的错误。也正是这些错误,让投资者损失 惨重。虽然在三年熊市中赔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些严重的 错误却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少踩这些雷,你的损失就会大幅降低,从损失40%以上降到尽量让损失不超过 15%,从而在下一轮牛市为自己创造良好的盈利基础。
每个行业都有相应的股价驱动因素,有些行业需要看估值,有些行业则不用看,甚至估值越高,涨得越快,估值越低,跌得越狠。比如,在某大型地产公司 2018 年的某次 发布会上,总裁对投资者说,我们是价值股,市盈率只有4倍,这明显是大忽悠,要知道地产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估值最低的时候,恰恰就是该离开的时候了。在那次发布会之后,该公司股价就到达顶点,从27港元跌到了0.2港元。如果你听信了他的价值股言论,那么就会赔得血本无归。所以,并不是什么行业都适合用市盈率去分析。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驱动因素,这些因素的逆转就是我们买卖的重要决策依据。
总之,学习投资的目的,并不是要让自己做得有多对,而是要让自己少犯低级错误,尽量在投资组合中,排除掉错误的选项,这样我们就会取得较高的回报。投资是一场马拉松,并不是百米冲刺,短期跑得快的人,后面反而会因为体力不支而掉队。合理分配仓位,尽量避免严重错误,做那个“每年60分,长期90分”的长跑型选手,在股市上涨的时候能跟上 60%~70% 的涨幅,在股市下跌的时候,只亏损不到平均跌幅的一半,一旦时间拉长,你就会发现收益并不低。例如,以我们的三大策略(红利策略、GARP 策略、高景气策略)为基础的资产与风格轮动指数,即便不做轮动,只均配,通过回测数据发现,从2014年7月以来,也有近9%的年化回报, 远高于中证全指的5%~6%,这就是策略所带来的优势
我们想通过《回归投资常识》这本书,传递给大家正确的投资理念,守正出奇,配置优先,不赌方向,慢慢变富。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推荐一本投资书籍,《回归投资常识》回归最本质的问题!》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推荐一本投资书籍,《回归投资常识》回归最本质的问题!》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53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