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和写作: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

知名大V博主“洞见”说:写作,与我而言,是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的过程。

01、进窄门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说: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所谓窄门,就是门槛略高、行进略难得那扇门,因为难,少有人走,而一旦进入,则空阔无比。

读书写作,与刷小视频玩游戏比起来,就是一扇窄门。

多数人贪恋及时的满足,而沉迷于信息茧房、玩游戏等以娱乐和消遣为导向,则为我们提供了即时的满足感。这样的活动会释放多巴胺,让我们感受到短暂的快乐和舒适,却没有给予我们深度思考、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而当我们选择进入窄门时,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主动地放弃了浅尝辄止的快速满足,而是寻求更深入、更有内涵的体验和内心的满足感。

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都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它们往往需要我们安静下来,专注思考,投入心力。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经历一种内酚酞的效应——感受到一种追求和激励。当我们沉浸在阅读的美妙世界中,或者当我们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时,内酚酞的刺激会让我们感到兴奋和满足。正是这种延迟的兴奋感,才会推动我们在艰难的学习和创作过程中坚持下去,不忘初心。

正如余华所说:无论是写作还是人生,正确的出发都是走进窄门。不要被宽阔的大门所迷惑,那里面的路没有多长。

02、走远路

读书和写作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孤独且漫长的旅途。

贾岛说:两句三年得;

曹雪芹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写了一篇“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红楼梦》;

麦家也在十多年的写作中成就了他的文学梦;

《人民的名义》作者周梅森说:生活对我来说就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写、写,每天写,就像马拉松一样跑、跑,不断地跑,终点在哪里?终点在你生命停止呼吸的那一刻。

苏格拉底布置了一道作业,让他的弟子们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过一个星期后,他问有多少人现在还坚持做了的,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坚持做了。一个月后,他又问了,现在只有一半的人了。一年后,他再问了,现在只有一个人坚持下来了,那个人就是柏拉图。

一个长期主义者,必定要耐得住寂寞。阅读与写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长时间的专注、反复打磨。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面对孤独与不确定性,体验创作的孤独感。只有经历了漫长的默默耕耘,才能体验到读书和写作带来的真正意义,获得对知识和思考的深层体验与理解。

03、见微光

所谓“厚积薄发”,就是当我们通过持续的努力,逐渐积攒知识和技能时,我们最终能够从中看到微小而美好的光芒。

读书是“积”,要累积大量信息,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都有可能为我们带来新的启示和认识。

写作是“发”,有了长期阅读的厚积之后,我们会发现在我们的思想和作品中开始现微光。这些微光可能是一个新的见解、一个有趣的观点,或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可能是文学作品中的一句诗句,也可能是学术报告中的一个成果。

这些微光看似微小,却具有里程碑意义,终将激励着我们走向更加广阔的人生。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读书和写作: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读书和写作: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21496.html

(0)
上一篇 2024-02-21 17:49
下一篇 2024-02-25 12:58

相关推荐

  • 黄长伟 曲永鑫:高校图书馆智库能力建设探究

    寄语 生命的复杂,就在于不可预期不容解释不能厘清好像走在迷雾里。 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 (图片选自网络与本文内容无关) 编者提示 为拓展专业研究思路,此处以文摘方式推荐更多平台渠道所发表的一些看法观点,仅供思考与讨论,不作他用。 高校图书馆智库能力建设探究 黄长伟 曲永鑫 高校图书馆智库能力建设研究,对于高校图书馆积极参与新型智库的建设与服务,提升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的质量、水平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提出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必须具备的3种能力:文献、信息和数据资源的收集能力、情报分析…

    2024-11-25
    00443
  • 四大青楼女子之首,如何成为文人墨客们的白月光?

    以前的女子很喜欢成为文人墨客的灵感缪斯,现在的女生们可就现实多了。为什么要成就别人?自己也只有这一辈子,成就自己都来不及呢。 这大概是一种进步吧,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从上帝视角来看,这其中有没有损失、错过一些什么? 困惑中……… 你愿意成为苏小小吗?愿意成为波伏娃吗? 所谓交,不过是浮云;所谓情,不过是流水。 她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文人墨客爱慕她1500年。 她是中国四大名妓之首。李师师,陈圆圆都要屈居她的身后。她的名字,叫苏小小。 她豆蔻年华便名动一方,奈何红颜薄命,20岁左右便香消玉殒。一千多年来,无数文…

    2023-09-02 文化对话
    00651
  • 温儒敏:读书以养性

    ?本文作者: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现在是网络时代、图像时代、视频时代,人们读书的时间少了,上网、读图、看视频的时间多了。视频、网络和图像尽管拓宽了人们接收各种信息的渠道,却不可能取代文字阅读。 比起其他接收方式,读书可能更有选择性,也更个人化,更需要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介入。读书所能获得的文字感觉,是观看一般视频所没有的,甚至网上阅读也难以获得书本阅读的那种独有的效果。拿着手机或阅读器诵读“目尽青天怀今古”,总有些怪怪的,不能进入状态。这不完全是习惯问题,也有媒介运用的区别所形成的效应问题。另…

    2023-11-03
    0047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