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和写作: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

知名大V博主“洞见”说:写作,与我而言,是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的过程。

01、进窄门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说: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所谓窄门,就是门槛略高、行进略难得那扇门,因为难,少有人走,而一旦进入,则空阔无比。

读书写作,与刷小视频玩游戏比起来,就是一扇窄门。

多数人贪恋及时的满足,而沉迷于信息茧房、玩游戏等以娱乐和消遣为导向,则为我们提供了即时的满足感。这样的活动会释放多巴胺,让我们感受到短暂的快乐和舒适,却没有给予我们深度思考、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而当我们选择进入窄门时,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主动地放弃了浅尝辄止的快速满足,而是寻求更深入、更有内涵的体验和内心的满足感。

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都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它们往往需要我们安静下来,专注思考,投入心力。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经历一种内酚酞的效应——感受到一种追求和激励。当我们沉浸在阅读的美妙世界中,或者当我们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时,内酚酞的刺激会让我们感到兴奋和满足。正是这种延迟的兴奋感,才会推动我们在艰难的学习和创作过程中坚持下去,不忘初心。

正如余华所说:无论是写作还是人生,正确的出发都是走进窄门。不要被宽阔的大门所迷惑,那里面的路没有多长。

02、走远路

读书和写作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孤独且漫长的旅途。

贾岛说:两句三年得;

曹雪芹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写了一篇“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红楼梦》;

麦家也在十多年的写作中成就了他的文学梦;

《人民的名义》作者周梅森说:生活对我来说就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写、写,每天写,就像马拉松一样跑、跑,不断地跑,终点在哪里?终点在你生命停止呼吸的那一刻。

苏格拉底布置了一道作业,让他的弟子们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过一个星期后,他问有多少人现在还坚持做了的,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坚持做了。一个月后,他又问了,现在只有一半的人了。一年后,他再问了,现在只有一个人坚持下来了,那个人就是柏拉图。

一个长期主义者,必定要耐得住寂寞。阅读与写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长时间的专注、反复打磨。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面对孤独与不确定性,体验创作的孤独感。只有经历了漫长的默默耕耘,才能体验到读书和写作带来的真正意义,获得对知识和思考的深层体验与理解。

03、见微光

所谓“厚积薄发”,就是当我们通过持续的努力,逐渐积攒知识和技能时,我们最终能够从中看到微小而美好的光芒。

读书是“积”,要累积大量信息,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都有可能为我们带来新的启示和认识。

写作是“发”,有了长期阅读的厚积之后,我们会发现在我们的思想和作品中开始现微光。这些微光可能是一个新的见解、一个有趣的观点,或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可能是文学作品中的一句诗句,也可能是学术报告中的一个成果。

这些微光看似微小,却具有里程碑意义,终将激励着我们走向更加广阔的人生。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读书和写作: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读书和写作: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21496.html

(0)
上一篇 2024-02-21 17:49
下一篇 2024-02-25 12:58

相关推荐

  • 余华、王安忆对谈:我们拥有打败人工智能的武器

    最近,“现实与传奇:王安忆、余华对谈”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 据说,活动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起全校轰动。 有人跑去行政楼连夜排队,有人为此建了“余华老师追星失败群”,有人发现票价在某网站炒到了一万。 主办方更是紧急更换大场地,并安排线上直播,线上观看共计一百多万人次。 人工智能  无法替代人类本身的乐趣 新媒体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对写作者提出新的挑战,各种文学问题一直被社会讨论。 直到ChatGPT4.0面世,很多人更为大胆预判,未来最可能被替代的职业一定少不了文学写作。 本次对谈,两位文坛顶流也不可避免被问到了人…

    2024-12-26 文化对话
    00128
  • 图书馆成为网红打卡地?陈超:这未尝不是一种阅读方式

    2月6日,上海图书馆播客节目《进馆说》上线了一期馆员和陈超馆长的聊天节目,内容主要围绕“大阅读”理念,讲述了上图的定位和发展,以及馆员们对于阅读的思考。以下是节目的主要内容。 提问:您平时都在做什么? 回答:平时做的最多的就是开会。不是在去开会的路上,就是在开会中,但其实我觉得我们作为一个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其实我做的最多的是思考战略——做研究、做规划、定方向的事情。具体活都让你们干,是吧?但是要做好一个馆长,其实他首先是一个战略管理者。所以蛮多的时候在想这个馆要往哪走,然后只是通过开会、讨论、部署、检…

    2025-02-13 文化对话
    00164
  • 周世恩:阅读就是与自我相逢,与灵魂碰撞

    在一篇文章中,我写下了少年时代与书相遇的美好回忆: 坐在堂屋的竹床上,有风,从中庭缓缓吹过。也兀自觉得,有香,挟着风,从书中袅袅升起,带着些许陌生,把我引入了一种似醉如痴,快乐幸福的境地……夕阳西下,我揉了揉酸胀的眼睛,走出了门。故乡的侧船山,一如既往地躺在村庄的远方,肃穆清远;故乡的天空,依旧深邃湛蓝。一切都是熟悉的景致,只是,我却朦朦胧胧中感觉,它们还是有些不一样,那些熟悉之中,分明沾了一些诗意的美好,分明浸润了一些我说不出又道不明的熟悉的陌生。 的确,阅读很美。不仅来自于文字的魅力,更是你投…

    2023-05-15
    00378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