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推荐一本奇书!《何以为父》这才是男人真正应该看得书籍!

于我而言,这是一本奇书。

虽然我个人本科学习翻译专业,但我其实并不喜欢做笔译。

 

笔译的过程枯燥、漫长、且不能过多自主创造,于我而言曾是一种不大不小的折磨。比起口译的那种即时性、现场感,笔译的过程多少有些孤寂。

但我依然记得六年前拿起这本书开始阅读时的那份激动和畅快。当时我的儿子刚刚降生,而我作为一个新手父亲,从里到外则充满了无所适从。毫不夸张的说,正是Michael的这本书,让当时的我获得了一种稳定感和一份小确信。

 

推书网推荐一本奇书!《何以为父》这才是男人真正应该看得书籍!

《何以为父》

副标题: 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

作者: 迈克尔·J.戴蒙德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数: 212

 

因为全书想表达的一个中心意旨在于:一个高度参与孩子成长的父亲,不光可以影响和充盈孩子的一生;这个父亲他自己,也会在获得父性的过程中,逐渐成长成熟为一个大写的男人。

男人成长为父亲——这归根到底是一次父亲同孩子的相互成全,彼此成就。

但是,在十五年的心理咨询师生涯中,我也见证过太多的父亲缺席和不称职。在中国执业的那九年时间里,我逐渐熟稔了“丧偶式育儿”这个词儿;在美国执业的这六年里,我看到了太多美国孩子,尤其是少数族裔的孩子们,缺少并渴望着一个父亲。

如果说中美两国之间有一个最相似的家庭结构性问题,那可能就是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肉身抑或情感缺席问题。

我依然记得,曾经有一位拉丁裔的青少年男孩,坐在我的咨询室里,看似轻描淡写地告诉我他对自己亲生父亲的失望——父亲和母亲离婚后,几乎很少来探望;而他一旦出现,就会情绪崩溃,哭诉自己移民美国后的生活不易,压力太大,以至于他自己也觉得对不起孩子,因此父亲在儿子面前哭泣。

这位少年总结道:“你知道,我爸爸在我面前,比我更像一个孩子。”

我想,在中国,抑或在美国,这位父亲应该可以被称为“巨婴”。

我们当然可以讽刺、批判,乃至鞭挞这些自己都没有长大,因此根本为孩子提供不了父亲职能的“巨婴”男性们。但在我的临床经验中,我也发现,在这些男性的成长史中,几乎从来没有人好好地教过他们,鼓励且看见过他们的成长。更让我震撼的是,多少巨婴们,他们自己的父亲也是缺席,或者是失功能的存在。

因此缺席的父性,真的会代代相传。导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内心怀揣着似乎怎么也填不满的“父亲饥渴”(father hunger)。

这些孩子哪怕长大以后,也会急切地希望有“老师傅”、“贵人”、“老领导”来带自己,来指导,甚至保护自己——但又在一次一次的理想化破灭中,体验到对男性权威的失望。

读了这本书以后,你会发现:这些被守护、被指导、被陪伴的需要,几乎全都是重要的父性职能——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这些职能不入场,那么有些孩子终其一生都会变着戏法儿地去补偿,去追寻,哪怕让自己翻来复往,遍体鳞伤。

所以我发心要翻译这本书,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极重要的议题。

这本书不但让我一定程度上学会了做一个父亲,更重要的是,它也让我明白了在孩子,尤其是男孩的不同人生阶段,一个父亲自己可以从育儿中“赚取的福利”——自己人格的逐渐成长;自身能力的逐渐完善;男子气概的日渐充盈;对女性的逐渐看见和尊重……

长期以来,父亲育儿被蒙上了一层义务感和责任性;但实际上,学习成为一个父亲,获得Michael所说的“父性”(fatherhood)的过程,是一个男人在与孩子玩耍、学习、交流、相互欣赏乃至崇拜的过程中,不断修通自身,让自己更有主观幸福感,充实感,且获得自身生命意义的过程。

你若想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那么先把孩子顶在自己的肩膀上。

另外一个非常值得一说的点乃是:这本书里所说的“男子气概”,是一种整合了女性化特征的男性气质。一个男人,要想成为一个不退场的父亲,一个大写的男人,那么他或多或少要看见、整合、接纳那些传统意义上被视为女性特质的品质:连结、爱、共情、悲悯…….

整合这些特质会让男人成为一个非常在场的父亲;也会让男人看见且尊重女性,尤其是自己的伴侣;它们还能让这个男人充满着因爱和悲悯——而自然生成的坚毅性和守护性。我们的力量不光来自于义务和责任,它更应来自于从内而外真实的爱。

这本书的作者Michael J. Diamond与我亦师亦友

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不断地与他沟通,向其请教,请其澄清。虽然新冠大流行期间,我们两家哪怕只相隔四十分钟车程,也只能苦于在网上相见,但每一次相见我都收获极丰。

就在一周前,我们终于在洛杉矶的疫情缓和下来后,第一次线下见了面。我把我的妻子,儿女全都带去拜访了他和他太太。我的妻子第一次见Michael,她告诉我对后者的印象:“第一次见到一个男性,带着有如女性般的温和”。我当时心里想着,但没有告诉妻子的是:其实这个领域里很多的高手,都有着雌雄同体的特质。

其实能够走到译者序这一步,我最想说“谢谢”的,是我的妻子。

她直接翻译了这本书的两个章节,但她认为这是一本在我成为父亲的路途上很重要的一本书,因此坚持要求不署名。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最愉悦的体验,就是在小咖啡馆里,和妻子俩人一同商量如何翻译才能做到“信达雅”,如何遣词造句才能呈现出我们深爱的中文的美,但又不失作者本意之过程。我们一起完成了这本书的翻译。没有她,笔译会像我开头说的那样,是一个枯燥且孤寂的过程。但实际上,这个过程愉悦、辛苦,且一直被陪伴着。

最后,我想用自己曾在公众号里写过的一段话,来为这篇译者序结尾。我知道哪怕不可能全然如愿,也愿天下人都有一个足够好的父亲,或者有一个哪怕不是父亲,但却也能懂你、爱你、守护你的人:

“所以父亲们,“活下来,活下去”(be alive and stay alive),在孩子的童年,不死亡,不退场,熬过生活的艰辛,熬过妻子从对你向对孩子的情感转移,熬过孩子对你的亲近和依恋,熬过他们对你的理想化,熬过他们的愤怒,熬过他们的失望,熬过他们把你一会儿视为神和一会儿视为虫的戏剧性起伏,最终在他们心中成为一个普通的,但却深爱着他们的老男人。

你还站在那里,你还坚韧地存在着, because you are a FATHER.”

孙平

于加州洛杉矶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推书网推荐一本奇书!《何以为父》这才是男人真正应该看得书籍!》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推书网推荐一本奇书!《何以为父》这才是男人真正应该看得书籍!》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21506.html

(0)
上一篇 2024-02-21 17:52
下一篇 2024-02-25 13:03

相关推荐

  • 历史名场面(套装共七册)

    著名文史学者生动还原历史情境,细描人物与事件,带你近距离感受中国历史中那些名场面 内容简介 《孔子大历史》写孔子的成长和转型,写孔子的执著与妥协;细描圣人生活世界,还原孔子生平真相,发千载未发之隐覆;品味贵族时代风貌,追寻古代政治文明。 贵族社会为何渐行渐远,世袭寡头政治有何顽疾,历史出路又在何方?借孔子看春秋,全景展现早期华夏的质朴与洪荒,文明滥觞期的脉动与嬗变。 本书是孔子传记。生动书写孔子的一生:以私生子的身份出生,在底层单亲家庭中成长,一步步做到鲁国最大的官“大司寇行摄相事”,同时也见证…

    2024-12-12
    00397
  • 晚清科幻小说《新石头记》:贾宝玉与未来世界的奇妙相会

    《新石头记》是晚清时期吴趼人所作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如其书名所示,《新石头记》是《石头记》——即我们所熟知的《红楼梦》——的续书。然而与当时社会上其他大量“托言黛玉复生,写不尽儿女私情”的续作不同,吴趼人另辟蹊径,抛弃了原书的情感主线,而单以贾宝玉“穿越”到1901年之后的见闻作为全书的主要内容,具有科幻色彩。书中所展现的丰富想象力与对理想社会的畅想时至今日依然能让人耳目一新,不失为一部佳作。 《新石头记》,吴趼人/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小说共四十回,大体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二十一回…

    2024-09-04 好书推荐
    00537
  • 讲谈社·日本的历史套装(全10册)

    日本史里程碑之作,日本史学泰斗领衔,十位日本一级学者撰述,十位新锐学者译介,读日本史,这一套就够了 编辑推荐 日本史里程碑之作,讲谈社百年献礼巨制;日本史学家写给大众读者的诚意之作。 日本史学泰斗网野善彦领衔出品,十位日本一级学者撰述,十位新锐学者译介,整套书开放、客观、国际化,集四十年研究成果,代表日本史学界前沿水准,是一部此前未有的地道日本史。 一套书读懂日本史。 本套书共10卷,4112页,200万字,覆盖了日本从部落发展为近代国家共2000多年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时期,从水稻传入到王权诞生…

    2024-11-20
    0047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