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奖得主刘醒龙携新作《听漏》做客武汉中心书城,与江城读者共听历史与现实之“漏”

九九红叶秋事,清清白露文章。白露,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醒龙非常喜爱的节气,他选择在这天起笔《听漏》9月7日,正逢白露,刘醒龙携以考古和青铜器为背景的长篇新作《听漏》来到武汉中心书城二楼和光剧场,开启与江城读者的首次见面,并和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周新民一同畅谈“历史的深度与小说的限度”。

茅奖得主刘醒龙携新作《听漏》做客武汉中心书城,与江城读者共听历史与现实之“漏”

从《蟠虺》到《听漏》,这是刘醒龙的“青铜重器”

“我对青铜重器的兴趣来得非常突然。”刘醒龙回忆,湖北省博物馆离他家只有一站路,他已数不清多少次进去看过。2004年的一天,一位博物馆工作人员认出了他,带着他去看了摆放在角落里的青铜重器曾侯乙尊盘。“第一眼我就被它迷住了,突然觉得可以用它写一本小说。”从2004年动心起念,到2014年出版《蟠虺》,刘醒龙用十年磨成一“剑”。

《蟠虺》出版后不久,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邀请刘醒龙到枣阳一处考古发掘现场,正赶上一只用于日常烹饪的青铜鼎出土。“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见残留在楚鼎上的三千年前的人间烟火,头一回感觉到威严的青铜重器也可以无比亲和。”这件事让刘醒龙与青铜重器的联接再度加深,也是他酝酿写作《听漏》的开始。

“按照周秦礼器制度,天子九鼎,应该配八簋,而出土的却是九鼎七簋,为什么少了一个簋,这是历史留下的一个破绽,为我的写作留下了无比广阔的想象空间。”为此,刘醒龙在《听漏》中安排了一个特别的职业:“听漏工”,听漏之意,可以理解为用感官去发现历史的破绽和现实生活的破绽。听漏,是听历史与考古之“漏”,也是听现实中人与事之“漏”。

从《蟠虺》到《听漏》,刘醒龙已经写了两部共约70万字关于青铜重器的小说,他对于青铜重器,已有了十分深刻的体察。在书中,他写道:“在历史面前,最能体现王者之气的青铜重器非鼎簋莫属。在辉煌的朝代,青铜鼎簋会让这种辉煌更加灿烂。在衰竭的王朝,青铜鼎簋会将这种衰竭衬托得更加残败。”

茅奖得主刘醒龙携新作《听漏》做客武汉中心书城,与江城读者共听历史与现实之“漏”

冰冷的青铜器,承载着了不起的人文精神

刘醒龙认为,相比从殷商开始的青铜文明,两周时期的青铜重器所承载的东西更多、更重、更复杂、更富文学性。

“两周时期最了不起的人文精神是春秋大义,后人说到的情义,大概也是从春秋时期延续下来的。”刘醒龙表示,春秋大义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精神,也是青铜器物背后实际所承载的内涵。

将考古和历史转化提炼成文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青铜器物厚重冰冷,所承载的情义更是潜深伏隩,刘醒龙则巧妙地用文中故事将古今串联,将青铜器作为谜面展开故事,且引入了更深层的思考与探索,以残缺的九鼎七簋代表中华民族的文明赓续。故而他说:“考古考古,考的是古,答的是今。”

茅奖得主刘醒龙携新作《听漏》做客武汉中心书城,与江城读者共听历史与现实之“漏”

“《听漏》以复杂的描述结构,深入探索了历史的限度,构成了非常宽阔的意义空间。”周新民认为,《听漏》在探索历史中模糊、不可考证的细节之外,亦有对现代人精神和情感进行的深入思考。在悬疑、爱情、考古的显文本下,是结构复杂、极具张力的潜文本。

在活动现场,面对读者对小说体裁的疑问,刘醒龙表示,小说是创作者情绪心声与人生经验的结合。“小说是虚构的,但写作经验和文学元素是真实的。这种真实,是经过文学性和艺术性结合的真实”。

 

 

 

文字:ovo

图片:路非

排版:ovo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茅奖得主刘醒龙携新作《听漏》做客武汉中心书城,与江城读者共听历史与现实之“漏”》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茅奖得主刘醒龙携新作《听漏》做客武汉中心书城,与江城读者共听历史与现实之“漏”》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zixun/34313.html

(0)
上一篇 2024-09-09 10:22
下一篇 2024-09-09 10:26

相关推荐

  • 小野丽花:错失2021诺贝尔文学奖后,村上出了一本新书

    这不过是两件我细碎的人生中发生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如今看来,只是两段走了点弯路的插曲。就算它们不曾发生,我的人生大概还是和现在一样,几乎不会有什么变化。

    但关于它们的回忆有时也许会走过漫漫长路,来到我身边,然后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撼动我的心。就像晚秋的夜风一般,卷起森林中的树叶,吹倒芒草丛生的荒原,有力地叩响家家户户的大门。

    2021-11-17
    00851
  • 《少年读论语》新书发布会

    5月28日上午 《少年读论语》新书发布会 将在青岛书城一楼举行 我们一起了解孔子 就从这本书开始   活动主题 刘耀辉《少年读论语》新书发布会 活动时间 5月28日上午10:00-11:30 活动地点 青岛新华书店书城1F 活动参与 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   注意事项 活动当天,任意购买活动图书即可活动内场券一张,凭购书小票至服务台领取。活动当天,9:15开始入场,活动开始之后禁止入场,请读者朋友合理安排时间。 活动嘉宾 刘耀辉 青岛科技大学文会学者特聘教授、儿童文学作家 高建…

    2023-05-22 图书资讯
    00464
  • 我们为什么应该纪念刘崐

    今天是刘崐诞辰210周年暨岳麓书院清朝最后一次大修150周年纪念日,主持人要我发个言,我思来想去,用了这个直白的标题,并且,准备发言的内容,也如标题一样直白,因为,我总结自己近年对刘崐的研究,觉得这个人赤诚、坦率、喜欢听真话,自己也一直在坚持讲实话、做实事,因而,纪念他,坦诚一点、直率一点,倒是应该。 我直接来回答自设的问题,也即阐述我觉得刘崐值得纪念的理由。 第一个理由:多才多艺——值得学习。 除去其治省、为官、指挥军事等才华,刘崐的个人才艺也是多种多样的,且确都达到了当时的顶尖水准。主要表现…

    2019-07-11
    00368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