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奖得主刘醒龙携新作《听漏》做客武汉中心书城,与江城读者共听历史与现实之“漏”

九九红叶秋事,清清白露文章。白露,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醒龙非常喜爱的节气,他选择在这天起笔《听漏》9月7日,正逢白露,刘醒龙携以考古和青铜器为背景的长篇新作《听漏》来到武汉中心书城二楼和光剧场,开启与江城读者的首次见面,并和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周新民一同畅谈“历史的深度与小说的限度”。

茅奖得主刘醒龙携新作《听漏》做客武汉中心书城,与江城读者共听历史与现实之“漏”

从《蟠虺》到《听漏》,这是刘醒龙的“青铜重器”

“我对青铜重器的兴趣来得非常突然。”刘醒龙回忆,湖北省博物馆离他家只有一站路,他已数不清多少次进去看过。2004年的一天,一位博物馆工作人员认出了他,带着他去看了摆放在角落里的青铜重器曾侯乙尊盘。“第一眼我就被它迷住了,突然觉得可以用它写一本小说。”从2004年动心起念,到2014年出版《蟠虺》,刘醒龙用十年磨成一“剑”。

《蟠虺》出版后不久,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邀请刘醒龙到枣阳一处考古发掘现场,正赶上一只用于日常烹饪的青铜鼎出土。“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见残留在楚鼎上的三千年前的人间烟火,头一回感觉到威严的青铜重器也可以无比亲和。”这件事让刘醒龙与青铜重器的联接再度加深,也是他酝酿写作《听漏》的开始。

“按照周秦礼器制度,天子九鼎,应该配八簋,而出土的却是九鼎七簋,为什么少了一个簋,这是历史留下的一个破绽,为我的写作留下了无比广阔的想象空间。”为此,刘醒龙在《听漏》中安排了一个特别的职业:“听漏工”,听漏之意,可以理解为用感官去发现历史的破绽和现实生活的破绽。听漏,是听历史与考古之“漏”,也是听现实中人与事之“漏”。

从《蟠虺》到《听漏》,刘醒龙已经写了两部共约70万字关于青铜重器的小说,他对于青铜重器,已有了十分深刻的体察。在书中,他写道:“在历史面前,最能体现王者之气的青铜重器非鼎簋莫属。在辉煌的朝代,青铜鼎簋会让这种辉煌更加灿烂。在衰竭的王朝,青铜鼎簋会将这种衰竭衬托得更加残败。”

茅奖得主刘醒龙携新作《听漏》做客武汉中心书城,与江城读者共听历史与现实之“漏”

冰冷的青铜器,承载着了不起的人文精神

刘醒龙认为,相比从殷商开始的青铜文明,两周时期的青铜重器所承载的东西更多、更重、更复杂、更富文学性。

“两周时期最了不起的人文精神是春秋大义,后人说到的情义,大概也是从春秋时期延续下来的。”刘醒龙表示,春秋大义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精神,也是青铜器物背后实际所承载的内涵。

将考古和历史转化提炼成文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青铜器物厚重冰冷,所承载的情义更是潜深伏隩,刘醒龙则巧妙地用文中故事将古今串联,将青铜器作为谜面展开故事,且引入了更深层的思考与探索,以残缺的九鼎七簋代表中华民族的文明赓续。故而他说:“考古考古,考的是古,答的是今。”

茅奖得主刘醒龙携新作《听漏》做客武汉中心书城,与江城读者共听历史与现实之“漏”

“《听漏》以复杂的描述结构,深入探索了历史的限度,构成了非常宽阔的意义空间。”周新民认为,《听漏》在探索历史中模糊、不可考证的细节之外,亦有对现代人精神和情感进行的深入思考。在悬疑、爱情、考古的显文本下,是结构复杂、极具张力的潜文本。

在活动现场,面对读者对小说体裁的疑问,刘醒龙表示,小说是创作者情绪心声与人生经验的结合。“小说是虚构的,但写作经验和文学元素是真实的。这种真实,是经过文学性和艺术性结合的真实”。

 

 

 

文字:ovo

图片:路非

排版:ovo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茅奖得主刘醒龙携新作《听漏》做客武汉中心书城,与江城读者共听历史与现实之“漏”》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茅奖得主刘醒龙携新作《听漏》做客武汉中心书城,与江城读者共听历史与现实之“漏”》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zixun/34313.html

(0)
上一篇 2024-09-09 10:22
下一篇 2024-09-09 10:26

相关推荐

  • 新书快报 | 《国际编目新标准的阐释及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发展研究》

    作者:曾伟忠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651518 出版时间:2024-09 编辑推荐 本书旨在从更广泛的视角阐释国际编目新标准的精髓及其深刻含义,揭示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推动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发展。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研究题目的新颖性。 据作者调查,目前国内关于国际编目新标准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发展研究的成果,主要发表在期刊上,并普遍集中讨论特定的编目标准和规则。这些成果对国际编目标准的阐述和对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发展研究是零散的,没有形成一个体系…

    2024-10-17
    00328
  •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漫画带你读懂《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 “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5月份是 全国“民法典宣传月” 今年的5月28日 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三周年纪念日。 此次的宣传月活动主题为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对我们的生活又有哪些影响? 接下来 通过系列漫画 一起学习《民法典》

    2023-05-18 图书资讯
    00174
  • 王族长篇小说《零公里》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4月13日,王族长篇小说《零公里》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研讨会由湖北省委宣传部主办,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长江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承办。 出席研讨会的有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一鸣,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蔡静峰,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国斌,湖北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出版处处长周凤荣,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章雪峰,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业务部…

    2024-04-15 图书资讯
    00218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