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往往具有模糊性、选择性及排他性,但是“历史的真实”就存在于不同记忆的重合错位与对立中。
——北岛
记忆往往具有模糊性、选择性及排他性,但是“历史的真实”就存在于不同记忆的重合错位与对立中
睡前泡脚不仅可以驱寒保暖,而且可以帮助身体气血循环,改善大脑供血,促进睡眠质量。另外,跑完叫还可以按摩脚心、听听轻音乐帮助入睡。
那段特殊的十年,是当代史上无法绕开的记忆。
它不仅写在政治史的篇章里,更深深地刻在无数普通人的生命轨迹中。家庭的分离、命运的转折、信念的考验,汇聚成一段段沉重的个人史。
有人选择沉默,也有人把亲历的苦难与反思写进文字。
本期推荐的5本书都来自那个年代的亲历者或见证人。
它们曾因敏感而一度绝版,基本上在去年的时候,大多重现。了解过去,从而更好地珍惜当下。
01.《一个戴灰帽子的人》
作者: 邵燕祥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 汉唐阳光
这是一部沉重的个人回忆录,一部关于历史现场的个人记忆,这也是上世纪有关那段历史比较有名的一本回忆录。
本书是著名诗人、散文家、评论家邵燕祥所著。
1958年初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1月改正。
他曾经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担任编辑和记者,这部回忆录记录的是1960年到1965年,也就是右派开始摘帽之后,到十年浩劫的这五年开始之前的生活和工作经历。
书中有很多生动的记录,这里不便多说。邵燕祥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且能够彻底反思的知识分子之一。
书名也很有趣,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特殊时代”的回忆录,那些不为人知的过往,且看且珍惜!
02.《我是落花生的女儿》
作者: 许燕吉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博集天卷
豆瓣评分:8.6
一本回忆特殊时代的稀缺好书,从个体到群体描摹一个时代的悲剧。本书是民国著名的学者许地山女儿——许燕吉的自传。这位80岁高龄的传奇女子许燕吉的人生自传,以近百年的人生体验,告诉我们一个真实得近乎残酷的20世纪中国史!以自身经历为蓝本,讲述了在特殊时代中普通人的命运沉浮,展现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抗争。
特殊时代的回忆录,一本需要哭着看的个人百年史!
03.《牛棚杂忆》
作者: 季羡林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 汉唐阳光
豆瓣评分:9.2
这是一本季羡林先生对其在特殊时期生活经历的回忆录,以北京大学为背景,记录了作者在特殊时期被批斗、关押的亲身经历,展现了知识分子在特殊时期的遭遇和内心世界。
他以自我调侃的笔调讲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见证了许多荒谬至极的事件……
他将所经历的一切诚实地书写出来,以客观、冷静的笔触还原历史细节,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荒诞与残酷。
04.《七十年代》
作者: 李陀 / 北岛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豆瓣评分:8.6
由北岛、李陀主编的《七十年代》是一部回首七十年代的重要记忆史。
诗人北岛,本身就是七十年代的代表,1978年,他与诗人芒克一起创办了《今天》诗刊,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八十年代浓厚文学风气的先声。
这本书,是一本断代史,记录着一整代人的年轻史。书中讲述了三十个历史夹缝中的青春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在七十年代长大,虽然年龄上有些差异,但正是这一代人在走出七十年代之后,逐渐成为二十世纪末以来中国社会中最有活力、最有能量、也是至今还引起很多争议、为人所特别关注的知识群体。
本书自出版后仅有一版,数年再版困难,二手市场溢价严重。
05.《暴风雨的记忆》
作者: 北岛 / 曹一凡 / 维一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豆瓣评分:8.1
本书是由18位亲历了特殊十年的四中学生的回忆录。
北京四中是名重全国的重点中学,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校史。
四中以拥有大批党政军高级干部子弟而闻名,由于他们家庭地位的特殊和特定时期社会对“革命后代”的期许以及“阶级斗争”理论的盛行,四中的学校风气和环境气氛也就大不同于其他中学。
北岛所编《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一书就是当年那个特殊中学的学生对特殊十年的翔实记述。
正如作者在序中所说,记忆往往具有模糊性、选择性及排他性,但是“历史的真实”就存在于不同记忆的重合错位与对立中。
其中的微妙,只有当事人才说得清楚……读起来就像编造的小说,但那都是真的……这本书曾绝版十余年,去年复活了。
添加我为好友
一起成长进步
如果您觉得分享的内容对你有一些帮助
祝大家阅读愉快!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关于“特殊十年”的5本好书》为推书网注册网友“一本书一视界”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关于“特殊十年”的5本好书》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dan/56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