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中空无的影子

等线《中华文化密码》这本书,一出版就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这本书出自中央党校博导钟国兴之手。书中认为中华文化中到处都有哲学上无、空、虚的影子,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文化特点。

中华文化中空无的影子

最重要的哲学范畴

无就是空,也就是虚,也叫作虚空、虚无。有无关系也就是虚实关系,是中华文化中第一对最重要的哲学范畴关系,没有其他任何概念或关系可以与之相比。在西方文化中,虚实关系并没有这样重要。当然,西方文化并不是完全没有虚实关系,但涉及虚实关系一般都不是在世界观的根本问题上,而是在具体问题上。

不为而为

中华文化既然把打通有和无看作人生的最高境界,崇尚出入于有无之间的得道状态,那么对这种境界的追求也就必然会延伸到各个方面。这种境界的体现,就是对于事物采取亦有亦无、似有似无的对待方式。老子不但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而且还有一句众所周知的话,是对于这种方式的最概括的表达:“无为而无不为。”于是,中华文化中有了“既这样又不这样”的一种对待问题的模式,诸如“善战者不战,善射者不射,善辩者不辩”等说法。因此,强调的是不直接去强求某种东西,不执着于某种简单手段,而是用曲线的方式、顺势而为的方式甚至无所作为的方式,以最少的投入甚至零投入而达到最大最佳的效果。

太极中的空无

最为体现中华文化中虚实观念的,即中华文化的形象表达——太极图。非常有趣的是,我们古人把最为抽象的思维,在千年前就做成了一个传播广泛而且社会认同度很高的 Logo。太极图中一虚一实的结构,很形象地表达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含义,以及虚实的互动、旋转的关系。后来发源于明末清初的太极拳,又用两手半握、手脚半展等形象地表达了虚实关系,特别是两脚一虚一实的变换,简直是用肢体语言对虚实关系的哲学表述。

中医理论中的虚

中医的理论充分体现了虚实关系。中医诊病首先分“寒热虚实”,来进行辨证施治。两个人的身体可能表现同样的症状,但是在中医看来有的是虚症,而有的却是实症。同样是感冒,属于传染性的,中医认为是实症;但是有的因为寒气外侵导致的头痛、高烧,则是虚症。用现代的说法,前一种是实实在在的感染,后一种则是因为身体虚弱,免疫系统对冷空气的一种应激反应。当然,有时虚症和实症是互相转变的。

诗词的空灵

在中华诗词中,能够从具体的情物入手,最后达到空灵境界的,人们往往认为是绝妙的作品。最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是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在西方人那里恐怕比较难以理解:连鸟都绝迹了,人都没有了,江上覆盖的都是冰雪了,为什么那个穿蓑衣的老头还要驾着孤舟去垂钓?他在钓什么?确实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可能钓到。不钓而钓,钓即不钓,这就是中华文化给人的境界,这首诗在中国人眼里绝对是一流的禅诗。

四大名著由实归虚

四大名著无论哪一部,都是从欢欢喜喜、热热闹闹开始,但整卷读后,都会令你掩卷失神,有一种空空荡荡的感觉。由实归虚,是四大名著共同的特点。其中《西游记》似乎稍好一些,取经最后成功却先是拿到无字书,后来虽然拿到有字书,却在返程渡河时候受损,被弄得残缺不全,令人怅然若失。

为什么中国四大名著最后结局都是空?这是因为,国人深受中华虚实文化的熏染,如果结局不空,不给人佛道境界的启示,在中国人眼中似乎就不够层次,就没有境界,当然也就算不上传世名著了。

绘画的留白

西方的油画自古崇尚写实,而且即使画面中的白色,也一定要涂上白色。中国绘画除寺院画像之外,自古绘画并不崇尚浓墨重彩的写实。在国人看来,如果一幅画完全写实,只是“形而下”的作工匠品,难以入大雅之堂。大雅者必有超尘拔俗的境界,因此中国绘画追求一种“画外”的意境,不但轻描淡写,而且特别强调“留白”,让你神驰画外,体悟一种不可言说的空灵。郑板桥清瘦的竹子和齐白石几只虾成为艺术的标杆,就是中国人崇尚空灵和灵动的体现。

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国画更像是刚开始作画的草稿。

用中华文化的标准,西洋画更像是没有境界的初学者作品。

书法的飞白

中华的行书,特别是龙飞凤舞的草书,在西方人那里是难以理解的,那么多的地方没有写实,也许被看作为了节省墨汁。但是中国的书法家追求的就是不断的虚实变化,而且以恰到好处的不着墨迹的“飞白”为妙笔。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正是中华文化所追求的境界。

兵家的诡道

用兵在中国也是一门艺术。孙子强调“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以其虚虚实实,达到用兵的出神入化。而兵法认为用兵的最高智慧,不是实际用兵,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根本就不打仗,但是赢了对手,让对手服服帖帖,这才是最高境界的兵法。这样的兵法已经超越了兵法,不仅是艺术,而且是一种出神入化的超级艺术。

中华艺术最大特点

中华艺术非常独特,最大的独特之处就是在处理虚实关系上。在中国人看来,艺术就是巧妙地处理虚实关系,而处理的方式就是弄清楚什么用虚的方式来表达,什么用实的方式来表达,虚实如何自然而巧妙地变化。于是,有些因素要大胆地“虚”掉,有的要很果断地用一点象征性的痕迹来表达。因为“大道至简”,虚掉了、简化了才可能接近道。有些表达要实,但是这种实不是完全符合真实,而是表达其中的灵动、灵气,表达其意境和其中“道”。所以为了这样的表达,中华艺术创造了许多象征性、灵动性的手法。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中华文化中空无的影子》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中华文化中空无的影子》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zixun/581.html

(0)
上一篇 2019-12-18 15:28
下一篇 2019-12-24 15:30

相关推荐

  • 新书快报:《高校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创新》

    作者:宁宇,邓杰,杨光 出版社:应急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2096885 出版时间:2024-09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介绍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新要求,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概述;其次梳理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体系的构建、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以及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资讯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创新进行讨论和探索。本书通过对图书馆发展与创新的深入研究与探讨,围绕高校图书馆建设中的关键技术、服务方式、工作模式等开展研究,不断探索总结现代图书馆建设的新思路、新…

    2024-09-26
    00494
  • 残雪荣获“美国文学奖”!散文精选即将上市

    近日,中国作家残雪荣获“美国文学奖”,成为历年该奖获得者中唯一的中国作家! “美国文学奖”是终身成就奖,授予终身致力文学创作的具有国际声誉的作家,被誉为“为诺贝尔文学奖提供替代方案的国际大奖”。 残雪,本名邓小华,1953年生于长沙。小学毕业后失学,曾做过赤脚医生、代课教师、个体裁缝等。 1985年1月残雪首次发表小说,至今已有六百万字作品,被美国和日本文学界认为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学创造性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黄泥街》《苍老的浮云》《五香街》《后的情人》等。 残雪是作品在国外被翻译出版最多的中…

    2024-05-28
    00410
  • 历史学家索尔•大卫战争纪实作品《地狱的熔炉:冲绳岛战役》出版发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冲绳岛战役全景记录 1945年春太平洋上的地狱83天直面毁灭的生命悲歌 一部讲述冲绳岛战役的全景式史诗一部基于档案回忆的真实战地记录一滴来自被侮辱与被舍弃的冲绳之泪一支灵活变换叙述视角的生命悲歌 《地狱的熔炉:冲绳岛战役》作者:索尔•大卫 译者:张帆 入围2021年英国陆军年度军事书籍入围2021年HWA非小说类皇冠奖《泰晤士报》年度图书《每日电讯报》年度图书《BBC历史杂志》年度图书亚马逊月度历史图书英国Waterstones书店年度最受欢迎读物 由天喜文化策划、天地出版社出版并发行的《地狱的熔炉:冲绳岛…

    2023-08-04
    00668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