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中空无的影子

等线《中华文化密码》这本书,一出版就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这本书出自中央党校博导钟国兴之手。书中认为中华文化中到处都有哲学上无、空、虚的影子,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文化特点。

中华文化中空无的影子

最重要的哲学范畴

无就是空,也就是虚,也叫作虚空、虚无。有无关系也就是虚实关系,是中华文化中第一对最重要的哲学范畴关系,没有其他任何概念或关系可以与之相比。在西方文化中,虚实关系并没有这样重要。当然,西方文化并不是完全没有虚实关系,但涉及虚实关系一般都不是在世界观的根本问题上,而是在具体问题上。

不为而为

中华文化既然把打通有和无看作人生的最高境界,崇尚出入于有无之间的得道状态,那么对这种境界的追求也就必然会延伸到各个方面。这种境界的体现,就是对于事物采取亦有亦无、似有似无的对待方式。老子不但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而且还有一句众所周知的话,是对于这种方式的最概括的表达:“无为而无不为。”于是,中华文化中有了“既这样又不这样”的一种对待问题的模式,诸如“善战者不战,善射者不射,善辩者不辩”等说法。因此,强调的是不直接去强求某种东西,不执着于某种简单手段,而是用曲线的方式、顺势而为的方式甚至无所作为的方式,以最少的投入甚至零投入而达到最大最佳的效果。

太极中的空无

最为体现中华文化中虚实观念的,即中华文化的形象表达——太极图。非常有趣的是,我们古人把最为抽象的思维,在千年前就做成了一个传播广泛而且社会认同度很高的 Logo。太极图中一虚一实的结构,很形象地表达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含义,以及虚实的互动、旋转的关系。后来发源于明末清初的太极拳,又用两手半握、手脚半展等形象地表达了虚实关系,特别是两脚一虚一实的变换,简直是用肢体语言对虚实关系的哲学表述。

中医理论中的虚

中医的理论充分体现了虚实关系。中医诊病首先分“寒热虚实”,来进行辨证施治。两个人的身体可能表现同样的症状,但是在中医看来有的是虚症,而有的却是实症。同样是感冒,属于传染性的,中医认为是实症;但是有的因为寒气外侵导致的头痛、高烧,则是虚症。用现代的说法,前一种是实实在在的感染,后一种则是因为身体虚弱,免疫系统对冷空气的一种应激反应。当然,有时虚症和实症是互相转变的。

诗词的空灵

在中华诗词中,能够从具体的情物入手,最后达到空灵境界的,人们往往认为是绝妙的作品。最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是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在西方人那里恐怕比较难以理解:连鸟都绝迹了,人都没有了,江上覆盖的都是冰雪了,为什么那个穿蓑衣的老头还要驾着孤舟去垂钓?他在钓什么?确实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可能钓到。不钓而钓,钓即不钓,这就是中华文化给人的境界,这首诗在中国人眼里绝对是一流的禅诗。

四大名著由实归虚

四大名著无论哪一部,都是从欢欢喜喜、热热闹闹开始,但整卷读后,都会令你掩卷失神,有一种空空荡荡的感觉。由实归虚,是四大名著共同的特点。其中《西游记》似乎稍好一些,取经最后成功却先是拿到无字书,后来虽然拿到有字书,却在返程渡河时候受损,被弄得残缺不全,令人怅然若失。

为什么中国四大名著最后结局都是空?这是因为,国人深受中华虚实文化的熏染,如果结局不空,不给人佛道境界的启示,在中国人眼中似乎就不够层次,就没有境界,当然也就算不上传世名著了。

绘画的留白

西方的油画自古崇尚写实,而且即使画面中的白色,也一定要涂上白色。中国绘画除寺院画像之外,自古绘画并不崇尚浓墨重彩的写实。在国人看来,如果一幅画完全写实,只是“形而下”的作工匠品,难以入大雅之堂。大雅者必有超尘拔俗的境界,因此中国绘画追求一种“画外”的意境,不但轻描淡写,而且特别强调“留白”,让你神驰画外,体悟一种不可言说的空灵。郑板桥清瘦的竹子和齐白石几只虾成为艺术的标杆,就是中国人崇尚空灵和灵动的体现。

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国画更像是刚开始作画的草稿。

用中华文化的标准,西洋画更像是没有境界的初学者作品。

书法的飞白

中华的行书,特别是龙飞凤舞的草书,在西方人那里是难以理解的,那么多的地方没有写实,也许被看作为了节省墨汁。但是中国的书法家追求的就是不断的虚实变化,而且以恰到好处的不着墨迹的“飞白”为妙笔。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正是中华文化所追求的境界。

兵家的诡道

用兵在中国也是一门艺术。孙子强调“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以其虚虚实实,达到用兵的出神入化。而兵法认为用兵的最高智慧,不是实际用兵,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根本就不打仗,但是赢了对手,让对手服服帖帖,这才是最高境界的兵法。这样的兵法已经超越了兵法,不仅是艺术,而且是一种出神入化的超级艺术。

中华艺术最大特点

中华艺术非常独特,最大的独特之处就是在处理虚实关系上。在中国人看来,艺术就是巧妙地处理虚实关系,而处理的方式就是弄清楚什么用虚的方式来表达,什么用实的方式来表达,虚实如何自然而巧妙地变化。于是,有些因素要大胆地“虚”掉,有的要很果断地用一点象征性的痕迹来表达。因为“大道至简”,虚掉了、简化了才可能接近道。有些表达要实,但是这种实不是完全符合真实,而是表达其中的灵动、灵气,表达其意境和其中“道”。所以为了这样的表达,中华艺术创造了许多象征性、灵动性的手法。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中华文化中空无的影子》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中华文化中空无的影子》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zixun/581.html

(0)
上一篇 2019-12-18 15:28
下一篇 2019-12-24 15:30

相关推荐

  • 《气候改变世界》漫长干旱是气候房间里的无声大象

    等线“漫长干旱是气候房间里的无声大象”这句话,无疑是布莱恩·费根《气候改变世界》一书的精髓。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中,气候从未停止变迁,一直在冷暖、干湿之间游移。大地是一本地球历史活页书,气候则是伟大的史家,将冷暖、干湿烙印在土壤、树干、洞穴、珊瑚礁、海底。在没有人类的古早年代是如此,在科学昌明的21世纪亦然。年代久远之后,这本书越来越厚,增添了许多新页面,旧的页面却不免日渐残破。地球的气候历史,变成断简残篇中稀疏的只字词组与残缺不全的图像。 幸好,20世纪科技发展快速,科学家得以利用各种复杂的技术,重建…

    2019-08-15
    00233
  • 《越南密战》:我从这场征战中走出

    读书读史读自己,细读描述自己亲身所见所闻的文字最让人动情,让人回思不已。 也许可以这样说,我是当代中国和越南关系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之一。我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于越南人民的抗法救国独立战争,随后又曾作为中国顾问团的一员,亲身经历了从边界战役到奠边府战役期间中越两国相互支援、共同奋斗的战斗生活。《越南密战》(初版书名为《秘密征战》)一书描写的正是这段历史。我有幸成为本书的第一位读者,从作者的采访开始,一直到书稿摆到案头。原以为战争烽烟远去,尊敬的首长陈赓、韦国清、罗贵波、梅嘉生……还有敬爱的胡志明主席等渐…

    2019-11-19
    00272
  • 一部开启中国漫画“机甲时代”的热血之作《量子17号:机甲战士.第1卷》

    ——著名漫画家阿桂最新科幻机甲漫画力作《量子17号:机甲战士.第1卷》高能来袭 最新科幻机甲漫画力作,中国风、科技幻想、励志正能量齐飞 2018年12月,中国著名漫画家阿桂继《疯了!桂宝》《你好!三公主》之后精心创作的超级科幻机甲漫画力作《量子17号》即将面世。 《量子17号》是阿桂继《疯了!桂宝》系列、《你好!三公主:龙仙传》系列后尝试新题材的起航之作。特别的是,新的《量子17号》系列是一部熔巨型机甲、中国风、科技幻想、励志正能量于一书的爆笑机甲漫画。作品在《疯了!桂宝》系列中就已经提前“剧透”,与大家见面。   从…

    2018-12-17
    0044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