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冬季来临。若你问我,这季节除了围炉煮茶、踏雪寻梅,还有什么值得期待的事?我的答案一定是:冬日阅读。
在寒风中缩回屋内,随手打开一本书,让思绪在文字中徜徉,实在是这寒冷季节里最惬意的温暖。
Part 01《乞力马扎罗的雪》海明威
雪是倒扣的稿纸
《乞力马扎罗的雪》开篇便描绘了那座“如整个世界一样宽广无垠”的雪山。海明威把非洲的雪山写成一张没写完的稿纸,雪线以上,是“未被写出的诗篇”。当哈里在帐篷里等待救援,他听见雪粒落在帆布上的声音——像极轻的退稿信被撕开,宣告着写作生涯的终结。那一刻,死亡不是黑暗,而是无法填满的空白;所有没来得及写下的句子,都化成了无声的雪。
在冬日读这本书,不妨将窗推开一条缝,让雪声成为背景白噪。你会听见,自己内心也有一架小型飞机在盘旋,那些被标记为“以后再说”的梦想,正发出最后的嗡鸣。


Part 02《飞鸟集》泰戈尔
飞鸟是标点
泰戈尔的飞鸟不是候鸟,是移动的逗号,替漫长冬天断句。 “世界以它的痛苦同我接吻,而要求歌声做报酬”——读到这句时,如果恰好有麻雀啄窗,你会听见“嗒”一声,像逗号终于落在了纸面。《飞鸟集》中的325首短诗,就是325次心跳复苏。当你在拥挤的地铁里随时打开一行,等于给沉闷的车厢开一条缝,让南亚的热带风灌进来。飞鸟带来了远方的气息,留下了诗的回声——它悄悄告诉我们:身体可以受冻,但精神必须丰盈。


Part 03《背影》朱自清
围炉之时,更懂身后目光
冬天是团聚的季节,也是思念的季节。
在这样的时节重读《背影》,别有一番滋味。
朱自清笔下那个“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笨拙地穿过漫长时光,依然能精准触碰到我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父爱如同冬日里一件厚重的棉袍,不讲究款式,却塞满了最实在的温暖。
父母总在我们离家时追出来嘱咐“多穿点”,那声音混合着月台上的风,与文字里父亲怀抱朱红橘子的身影重叠。
冬天的寒冷,让我们更懂得温暖的珍贵;而冬天的阅读,则让这份跨越时空的亲情,变得可感、可触。
所谓“代沟”其实只是两条平行铁道,而爱是一列缓慢的老式蒸汽机,沉默却坚定地行驶其上,终将抵达心的站台。


Part 04《如果大雪封门》徐则臣
如果大雪封门,我们读书
徐则臣把北京写成一座可以折叠的邮筒,雪一下,城市就合拢。 四个外地青年在雪夜守门,等一封不会来的信。
他们给彼此念诗、分酒、用体温烘干袜子,像四根火柴并排燃烧。他们的梦想与失落,与北方的大雪交织在一起。
“如果大雪封门,我们读书”,这或许是对冬天最浪漫的想象。
当真的大雪阻挡了外出的脚步,我们至少还有书籍,无论天气多么寒冷,生活的热流始终在文字底下奔腾。
这或许正是冬日阅读的意义:在严寒中,守护内心的火种。


阅读也是一场迁徙:从非洲雪峰,到南亚果园,再到民国站台,最后抵达此刻的窗前。
冬天不是终点,是换乘站。雪落无声,但书页替它发声;你翻开书,雪就翻过了山。
在这个冬天,让阅读成为你最忠实的陪伴。
当大雪真的封门,愿你的手边,正好有一本想读的书。
-END-

云图有声|让阅读有声音
插图来源:无版权网站 Pexels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丹江口市图书馆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丹江口市图书馆暖心书咖:在冬日,与文字相互取暖》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丹江口市图书馆暖心书咖:在冬日,与文字相互取暖》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dan/61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