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魏晋历史,尽览名士风流:文学史名家骆玉明精讲《世说新语》

等线王羲之的曲水流觞,道出一种惬意;王子猷的雪夜访戴,道出一种率性;谢太傅一家的《咏雪》词,道出一种才华;嵇康的《广陵散》,道出一种高雅和从容;王安丰夫妇的“卿卿我我”,道出一种举案齐眉的伶俐和幽默……《世说新语》中一幕一幕似曾相识的小场景,也是原汁原味的魏晋士人生活群像。这里没有背默男子天团,此间的人们更擅长探索世间生命的活色生香。

想进入《世说》的魏晋世界,只追过《琅琊榜》《楚乔传》还远远不够。

近日,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史名家骆玉明教授作品《<世说新语>十三讲》由微言传媒与河北教育出版社联合出品,在这部兼顾了普通爱好者的通俗文学史著作中,开掘《世说新语》作为“小说书”之外未被阅尽的魏晋时代,从距今1500多年前的政治结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等方面,让我们了解到古代精英在烽火连天、负重前行的年月里,如何彰显与把握人性的觉醒和自在生命的大智慧。

13个侧面,体系化探究独特而精妙的士人风貌

(160多个典型故事,由巨而微)

(“人气导师”骆玉明继畅销书《诗经·风雅颂》后又一力作)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世说新语》对于大多数人并不陌生。虽说这里面记述了从汉末到东晋三百年间士族名流的言行风貌和逸闻趣事,但成书年代距今已超过1500年,众多文言字词生僻,如果再不了解时代背景,则难以领悟其中的乐趣。围绕着《世说新语》,已经有了不少种类的解读形式,有些侧重于直白地分析其中单个的故事情节,有些则着力批判魏晋时期士人的消极避世,有些则仅就其中的某一方面如饮食、服饰、哲学、艺术等相对单线条地展开去。

骆玉明教授近年来出版了《诗经·风雅颂》等多部广受大众读者欢迎的通俗文学史作品。此次,在《<世说新语>十三讲》中,骆老师同样另辟蹊径,依托其近四十年的研究成果和十多年在复旦中文系的授课经验,以一种综合而全面的方法解读《世说新语》。《世说》一书记述了1000多个故事,在同一门类下,各条的排列也没有严格的规则,所以,为了避免零散以及常常出现前后重复的评点,在本书的撰写中,骆老师分列13个专题来展开。

在章节的排列上,“皇权与士权”作为第一讲是有意安排的。用骆老师的话说,如果拘泥于《世说新语》的文学性,不仅会造成知识面的狭窄,对文学的理解恐怕也会肤浅。所以这一讲就更像是一堂历史课,只有先搞清楚皇权式微的时代背景,才能明白士族阶层在魏晋时期的特殊意义,也才能理解士人们种种“怪奇举止”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而接来下的“英雄与名士”“名教与自然”“《庄子》逍遥义与自由的困境”“情与兴”“药及酒”“幽默与谐趣”“女性的风采”等12讲,分则能独立成题,仿佛推开了士人生活场景的一道道门户,合则略有恢弘气势,如同展开一幅融贯魏晋历史风貌的长轴画卷,被选入其中的具有典型意义的160多个故事,将魏晋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艺术、趣尚等立体地、动态地呈现在眼前。

跟随这13个主题,读者可以在《世说新语》的世界里发现存在于文学范畴之外的魏晋历史风貌,又可从这个客观存在的历史风貌中,回归《世说新语》的故事本身,读出士人群体彼时“怪奇言行”的真正意味,并切身感受那个被历代学人所赞叹、所向往的魏晋风度,从而领悟色彩斑斓、活色生香的个体生命的真谛。

深入浅出的笔调,比史书更生动,比《世说》更好懂

(贯通正史,深厚的学术功底,获益匪浅)

(糅合经书、子书、诗词、骈赋、笔记,读有所得)

《世说新语》中记述了大量的人物言行和逸闻趣事,其间又包含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婚丧嫁娶、社会风气乃至改朝换代。细心的读者可以从这些碎片化的痕迹中,拼出一个轮廓模糊的时代景致,若想有所进阶,不妨在名家的引领下“更上一层楼”。

魏晋时期,为何既流行吹口哨又流行五石散,还得着宽袍大衣?到处蹭饭的刘伶,在什么样的内心境界中写出了《酒德颂》?长辈们虽不反对自由恋爱,但自由的限度又在哪里?庄子的哲学为何被讨论最多?顾恺之吃甘蔗又有什么讲究,这种讲究代表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嵇康因为什么与山涛绝交,以及又为何必须得死?

在《<世说新语>十三讲》中,骆玉明教授以千古奇书《世说新语》为底本,解读时纵览正史、经书、子书、诗词、骈赋、笔记,典籍资料翔实而权威,构建出文、史、哲的广阔视野,又考察胡适、鲁迅、陈寅恪、李泽厚、田余庆等近当代名家的论述,进一步延伸了与《世说》相关联的经典话题。

乱世出英雄,讲到魏晋时代的“英雄”时,骆教授引用了刘劭的《英雄篇》,其中有云:“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谈到名士风流的容貌仪态,则引《左传》对威仪的描述:“故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写到士族在京城之外的庄园时,举《晋书·谢安传》的例子:“于土山营墅,楼馆竹林甚盛,每携中外子侄往来游集。”若说琴棋书画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则不能不提到魏晋,作者引用了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中的说明:“中国的绘画,虽可以追溯到远古,但对绘画做艺术性的反省,因而做纯艺术性的努力与评价,还是从东汉末年至魏晋时代的事情。……只有在这时才获得了一种艺术精神的自觉。”

深入魏晋历史,尽览名士风流:文学史名家骆玉明精讲《世说新语》

据了解,《<世说新语>十三讲》已于2020年5月中旬上市,这样一部基于严谨可靠的文学史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轻松的笔调写就的作品,必将为读者提供一场充满知识性和启示性的魏晋时代遨游,一场精神和生命的发现之旅。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深入魏晋历史,尽览名士风流:文学史名家骆玉明精讲《世说新语》》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深入魏晋历史,尽览名士风流:文学史名家骆玉明精讲《世说新语》》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zixun/1084.html

(0)
上一篇 2020-06-09 20:05
下一篇 2020-06-19 14:48

相关推荐

  • 策划名家父女十堂课,记录代际冲突与和解——《本地生活学:00后女孩给老爸上的十堂文旅课》图书面世

    近日,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品的《本地生活学:00后女孩给老爸上的十堂文旅课》一书重磅面世。有别于传统的思维,该书节选联合国旅游组织专家贾云峰与女儿围绕“本地生活学”的十次对谈,如同“十堂文旅课”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对我国城市文旅的思考。

  • 新书快报:《高校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创新》

    作者:宁宇,邓杰,杨光 出版社:应急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2096885 出版时间:2024-09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介绍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新要求,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概述;其次梳理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体系的构建、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以及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资讯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创新进行讨论和探索。本书通过对图书馆发展与创新的深入研究与探讨,围绕高校图书馆建设中的关键技术、服务方式、工作模式等开展研究,不断探索总…

    2024-09-26
    00616
  • 新书快报 | 《国际编目新标准的阐释及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发展研究》

    作者:曾伟忠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651518 出版时间:2024-09 编辑推荐 本书旨在从更广泛的视角阐释国际编目新标准的精髓及其深刻含义,揭示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推动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发展。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研究题目的新颖性。 据作者调查,目前国内关于国际编目新标准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发展研究的成果,主要发表在期刊上,并普遍集中讨论特定的编目标准和规则。这些成果对国际编目标准的阐述和对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发展…

    2024-10-17
    0070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