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有声书“圈粉” 长音频成“轻知识”获取渠道

夜晚打开音频App,伴着读书节目或广播剧睡去……长音频给人们带来了治愈失眠和孤单的效果,内向的人也通过长音频找到了陪伴。现在,收听长音频变得更加随意和轻松,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有趣方式。

《00后长音频消费趋势报告(2023)》显示,长音频正在深度嵌入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日常,成为“轻知识”获取渠道。

长音频爱好者00后更集中,内向型人比外向型人更爱听

报告指出,长音频用户呈现明显的年轻化特征,00后占比高达72%,成主要消费人群。长音频用户的性别比例和地域分布都比较均衡,且普遍受过高等教育。

此外,长音频爱好者表现出“越听越上瘾”且热衷于向身边人安利的特点。2023年5月,网易云音乐平台的长音频收听总时长较去年同期提升显著,且收听场景逐渐渗透到学习与工作闲余的“摸鱼”时刻。问卷调研同步显示,约六成00后用户几乎每天都会收听长音频,七成用户每次收听时长超过半小时。另一方面,根据MBTI人格测试结果,00后长音频用户中,内向型人为外向型人的2.5倍,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曾向身边人推荐长音频节目,口碑传播成为重要传播途径。

广播剧、有声书“圈粉” 长音频成“轻知识”获取渠道

 

报告还发现,除消遣娱乐功能外,长音频是轻松随意的“轻知识”获取渠道。近两年网易云音乐平台知识类播客收听时长增长47.7%,且96.6%的00后播客用户在收听播客节目后,通常感到有收获。相较其他知识类媒介,播客等长音频内容的知识点不密集,形式更轻松随意,是更“可口而不枯燥的营养餐”。

音乐播客化身种草新场景,有声书成为“精神食粮”

在诸多播客品类中,音乐播客和对谈类播客最受00后欢迎。音乐播客稳居00后播客用户品类偏好TOP1,化身“音乐种草”的新场景。超八成00后音乐播客用户曾被成功安利歌曲,产生再次点击收听、加入歌单、将歌曲标记红心等行为。另一方面,对谈类播客在2023年5月的总收听时长较去年同期提升42.9%。作为口头媒介,播客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拉近了用户与主播的距离,容易形成情感联结并建立信任。报告显示,00后播客用户大约每7人中就有1人加入播客听友群,形成较深度的粉丝关系。

有声书领域,都市异能和二次元脑洞品类深受男性用户喜爱,女性用户则更爱甜宠言情。与此同时,文学有声书热度近年来持续提升,帮助人们重拾阅读习惯。数据显示,2023年5月经典文学有声书的收听时长较去年同期增长86.3%。余华著作《活着》、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均为总播放量较高作品。

与电视剧相比,广播剧依靠对话推动剧情发展,运用音乐伴奏烘托气氛,充分调动想象力,深受听众欢迎。广播剧内容日渐多元化,IP改编向影视、游戏、动漫、短视频、剧本杀等迈进。此外,原创短篇广播剧正在兴起,因节奏短平快、有趣新鲜,备受00后用户追捧。广播剧内容的发展也带来用户性别和人群破圈,男性用户占比提升,追剧、追番及游戏人群开始触达广播剧。

收听场景丰富成为新潮流,00后愿意为喜爱买单

用语音指令控制室内的智能音箱播放,或是用手机搭配耳机的组合独享播放——数据显示,平均每个00后用户通过约两个设备收听长音频,这表明越来越多的00后正在拓宽收听场景与终端,在不同场景使用不同设备成为不少00后的收听新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与互联网共同成长的一代,00后更习惯为网络内容付费。报告称,近五成00后用户曾为长音频内容付费,32%的00后付费用户付费超100元。

来源:《北京青年报》、书香中国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广播剧、有声书“圈粉” 长音频成“轻知识”获取渠道》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广播剧、有声书“圈粉” 长音频成“轻知识”获取渠道》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zixun/14175.html

(0)
上一篇 2023-08-30 11:46
下一篇 2023-08-30 12:01

相关推荐

  • 磨铁书讯:也许生命裂了缝,阳光才能透进来

    一个人的朝圣 “美丽的爱情,痛苦的人生,心灵的洗礼” 我们或许要付出很多代价,才学会如何面对自己和爱的人 这是一个与我们所承载的一切达成和解的故事 直面隐秘的伤痛,弥补亏欠的爱,打开伤痕累累的心让阳光进来! 哈罗德·弗莱,六十岁,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他跟隔阂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国的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 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

    2023-07-06
    00122
  • 纪念叶嘉莹:与诗词相偎着,她走过了漫漫一生

    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诗人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下午逝世,享年100岁。 诗词伴随了叶嘉莹的一生,也陪她度过了许多人生困厄的时刻,让她“历经无数苦难,仍乐观平静”。对她来说,“生命的感发”是她研究古典诗词的核心,也是她“终身热爱诗词,虽至老而此心不改的重要原因”。 在叶老逝世之际,央视新闻《夜读》用她最爱的诗词,以怀故人。 (本文转载自“央视新闻”公众号) 叶嘉莹讲杜甫 李白是了不起的一位天才,但他的诗多半是从自己出发的;杜甫不是这样的,他真的是深入生活,关心大众。他能够体验各方面、各阶层人民的…

    2024-11-25 图书资讯
    00217
  • 南京大学教授胡阿祥做客长江讲坛 探讨“汉”从国号到族称

    就中国的历史、文化与民族而言,“汉”无疑是最鲜明的记忆与最显眼的符号。这种记忆与符号,最初是以国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11月11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做客长江讲坛,探讨从“汉”国号到“汉”族称的演变历史。 两次“违约”出现汉朝 胡阿祥在讲座中说,“汉”的国号起源自刘邦封汉王。在灭秦的过程中,各诸侯本来约定“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先入关的刘邦,本来应就地称王,但因为项羽“违约”,刘邦不得不接受“汉王”的封号,去往汉中。刘邦本不愿意接受,但又畏于项羽的实力,只能听从萧何的劝告。萧何劝刘邦说,“语曰天…

    2023-11-15
    0025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