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侠:图书馆我们去,还是不去?

胡洪侠:图书馆我们去,还是不去?

欧美的大学图书馆早就在转型之中,香港的大学图书馆也紧跟此潮流纷纷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理念是,大学图书馆从纸质书刊阅览服务,转向数字资源、各式阅读与研讨空间及3D打印等方面的服务。

这直接改变了我们谈论大学图书馆的方式。比如过去我们谈到牛津大学的博德利图书馆,不仅会说其主分馆有藏书700万册,甚至还会提到一个段子:每逢有人问博德利图书馆有多少册图书,图书管理员喜欢用英里来回答:“好吧,书橱排起来大概有120英里长。”据说博德利图书馆的藏书以每年4公里的速度增长,即每年13万册。剑桥大学图书馆也有700万册图书和杂志,单是主阅览室就有6万册工具书,像火车站大厅一样大。

藏书量在今天的大学图书馆似乎已经变得不再重要。大家津津乐道大大小小各种新式的舒服又安静的讨论空间。过去人们也谈论大学图书馆的空间,但那时的空间是存放书刊或供人阅览的。

还是举博德利的例子吧。人们特别喜欢重提下面这件事:博德利图书馆1602年开张,当时有2000册藏书。出资修建者托马斯·博德利男爵喜欢欧洲的大厅式图书馆,所以将其引入牛津。据《牛津:历史和文化》载:在博德利图书馆,书橱不再像之前的汉弗莱图书馆一样横放在房间里,而是靠墙排立,“墙壁体系代替了货摊体系”。

谈论图书馆,我们还喜欢谈论特藏或珍藏。据说博德利图书馆镇馆之宝有古腾堡圣经,那是1450年代西方第一部以活字印刷的书籍,开启书籍文明新时代。还有1215年的《大宪章》、1623年莎士比亚第一对开本、 明末(约17世纪初)东亚南海海域商业航海图——塞尔登地图,还有舍伯恩的弥撒书 ( 约1400年 中世纪晚期英格兰装饰最华丽的手抄本祈祷书之一)等等。

有个段子:“你永远不知道将来什么最重要。”当博德利买下一捆中文古书籍时,牛津大学还没人能阅读它们,而如今这种珍本连中国都找不到了。”据说那是康熙年间宫廷里的信函孤本。

胡洪侠:图书馆我们去,还是不去?

剑桥大学图书馆的珍藏中,除了有牛顿、莎士比亚著作初版本、达尔文《物种起源》手稿、出自卡克斯顿之手的英国首部印刷书籍、1466年美因茨印刷的西塞罗著作等等宝贝,中文珍本馆藏也让人震惊,连《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永乐大典》残卷和商代甲骨文(八百余片)都有。

以后再谈论图书馆,很大可能只剩两个话题可谈:其一,空间,阅读、开会、发呆、私语、剪辑和其他打印、制造新奇玩偶的空间。其二,特藏、专藏与珍藏。不用说,今后可能再也没有詹姆士一世那样的国王了。1621年他参观博德利图书馆时竟然说,“如果我是一个囚徒,只可以有一个愿望,那我只想要这座图书馆监狱,用铁链和这些优秀作家拴在一起。”也难怪当时人评价他是“基督大教堂里最聪明的傻瓜”。

像纳博科夫那样的人可能会多起来。他曾经说:“剑桥三年,我从没去过大学图书馆,连打听一下它在什么地方都没有。”可是,他不去图书馆也能写出《洛丽塔》,我们呢?虽然写不出小说,但也许会觉得不去图书馆也没有什么损失。果真如此,就太暴殄天物了。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胡洪侠:图书馆我们去,还是不去?》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胡洪侠:图书馆我们去,还是不去?》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60255.html

(0)
上一篇 4小时前
下一篇 4小时前

相关推荐

  • 谷玉良 李咏琴:阅读行为如何影响个体的道德敏感性?一个双重中介模型

    阅读行为如何影响个体的道德敏感性?*——一个双重中介模型 How Does Reading Behavior Affect Moral Sensitivity?: A Dual Mediation Model 作者简介 谷玉良,社会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李咏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 摘  要:以往研究指出阅读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水平,但阅读究竟如何影响个体的道德敏感性,其内在机制却未讨论清楚。为了探究阅读行为与个体道德之间的内在关联,文章基于…

    2024-11-21 文化对话
    00824
  • 说话是技术,甚至是艺术

    6月9日,我将《读书杂感》(https://mp.weixin.qq.com/s/1TfO3Sg4-oQM9ljPwcDB3g)分享进圕人堂群。成员扬抄说:“群主真是高产!”我做了“引伸式”回应。图谋作为“群辅”角色,有些出产算是“工作需要”。主要目的是维持“圕人堂服务体系”最低限度运转。我做的一些工作,层次较为肤浅,多属于流水账式、絮叨式。其中一个原因是,试图作为暖场秀、垫场秀,抛转引玉。若干文字,原本是期待推动议题式交流,促进交流与分享,增强参与者及旁观者的获得感、成就感。当前受到的制约比较…

    2024-06-11
    00407
  • 面向未来的图书馆转型: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IMLS)拥抱创新,满足多样化的社区需求

    图书馆与信息科学领域持续发展演变,不断迎合不同社区日新月异的需求,尤其是这个高度互联的世界带来的新挑战。这一进程促使图书馆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转型——从实体空间到数字空间的全面革新,并重塑其在社区中的定位与互动关系。对于文博领域之外的人士而言,图书馆所经历的这一全新、深刻的转变,或许令人惊讶,甚至感到不安。众所周知,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也不会顷刻结束。 鉴于此,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IMLS)正运用最佳实践及重点研究成果,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情况,并为图书馆配备所需的工具,以满足其不同社区的未来…

    2025-02-13
    0035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