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侠:图书馆我们去,还是不去?

胡洪侠:图书馆我们去,还是不去?

欧美的大学图书馆早就在转型之中,香港的大学图书馆也紧跟此潮流纷纷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理念是,大学图书馆从纸质书刊阅览服务,转向数字资源、各式阅读与研讨空间及3D打印等方面的服务。

这直接改变了我们谈论大学图书馆的方式。比如过去我们谈到牛津大学的博德利图书馆,不仅会说其主分馆有藏书700万册,甚至还会提到一个段子:每逢有人问博德利图书馆有多少册图书,图书管理员喜欢用英里来回答:“好吧,书橱排起来大概有120英里长。”据说博德利图书馆的藏书以每年4公里的速度增长,即每年13万册。剑桥大学图书馆也有700万册图书和杂志,单是主阅览室就有6万册工具书,像火车站大厅一样大。

藏书量在今天的大学图书馆似乎已经变得不再重要。大家津津乐道大大小小各种新式的舒服又安静的讨论空间。过去人们也谈论大学图书馆的空间,但那时的空间是存放书刊或供人阅览的。

还是举博德利的例子吧。人们特别喜欢重提下面这件事:博德利图书馆1602年开张,当时有2000册藏书。出资修建者托马斯·博德利男爵喜欢欧洲的大厅式图书馆,所以将其引入牛津。据《牛津:历史和文化》载:在博德利图书馆,书橱不再像之前的汉弗莱图书馆一样横放在房间里,而是靠墙排立,“墙壁体系代替了货摊体系”。

谈论图书馆,我们还喜欢谈论特藏或珍藏。据说博德利图书馆镇馆之宝有古腾堡圣经,那是1450年代西方第一部以活字印刷的书籍,开启书籍文明新时代。还有1215年的《大宪章》、1623年莎士比亚第一对开本、 明末(约17世纪初)东亚南海海域商业航海图——塞尔登地图,还有舍伯恩的弥撒书 ( 约1400年 中世纪晚期英格兰装饰最华丽的手抄本祈祷书之一)等等。

有个段子:“你永远不知道将来什么最重要。”当博德利买下一捆中文古书籍时,牛津大学还没人能阅读它们,而如今这种珍本连中国都找不到了。”据说那是康熙年间宫廷里的信函孤本。

胡洪侠:图书馆我们去,还是不去?

剑桥大学图书馆的珍藏中,除了有牛顿、莎士比亚著作初版本、达尔文《物种起源》手稿、出自卡克斯顿之手的英国首部印刷书籍、1466年美因茨印刷的西塞罗著作等等宝贝,中文珍本馆藏也让人震惊,连《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永乐大典》残卷和商代甲骨文(八百余片)都有。

以后再谈论图书馆,很大可能只剩两个话题可谈:其一,空间,阅读、开会、发呆、私语、剪辑和其他打印、制造新奇玩偶的空间。其二,特藏、专藏与珍藏。不用说,今后可能再也没有詹姆士一世那样的国王了。1621年他参观博德利图书馆时竟然说,“如果我是一个囚徒,只可以有一个愿望,那我只想要这座图书馆监狱,用铁链和这些优秀作家拴在一起。”也难怪当时人评价他是“基督大教堂里最聪明的傻瓜”。

像纳博科夫那样的人可能会多起来。他曾经说:“剑桥三年,我从没去过大学图书馆,连打听一下它在什么地方都没有。”可是,他不去图书馆也能写出《洛丽塔》,我们呢?虽然写不出小说,但也许会觉得不去图书馆也没有什么损失。果真如此,就太暴殄天物了。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胡洪侠:图书馆我们去,还是不去?》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胡洪侠:图书馆我们去,还是不去?》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60255.html

(0)
上一篇 2025-10-13 15:23
下一篇 2025-10-13 15:27

相关推荐

  • 魏红帅:以多元化的挖掘培养方式、创新的“阅读推广人+”战略和完善的激励保障机制,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阅读推广体系

    ——语出2024年10月e线图情专访《魏红帅:打造大运河畔的智慧殿堂》 人物简介 魏红帅,北京市通州区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北京图书馆协会理事。参与编纂《北京通州历史舆图》《波光云影绘通州》《百年通图风华正茂》《百年通图相伴前行》《北京通州历史文献辑录稿》等书。曾荣获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系列活动先进工作者、第八批北京市市民学习之星、北京市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总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文化志愿者、“首都文化和旅游紫禁杯”先进个人、首都图书馆百位阅读推广人等称号。 以下内容节选自e线图情专访《魏红帅:打造大运…

    2024-11-19
    00864
  • 申雅琪: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订阅转换对策研究

    图谋摘编自:申雅琪,张轶华,郭晶,等.开放获取转换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订阅转换对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4,68(21):45-53.DOI:10.13266/j.issn.0252-3116.2024.21.004.《图书情报工作》 2024年21期刊发 申雅琪,张轶华,郭晶,等《开放获取转换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订阅转换对策研究》。 我国现有的文献信息资源订阅费用为优惠价格,而全球开放获取在不断发展,我国完成开放获取全面转换需支付高额的转换费用,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面临新的挑战。 从开放获取影响力对比、出版集团的转换政策、高校文…

  • “图书馆职业精神”讲座整理要点及感悟

    2025年4月11日上午10点——12点,程教授在西藏图书馆主讲“图书馆职业精神”,从“爱国”“爱馆”“爱书”“爱人”四个角度进行阐释,分析现状,看的长远。 图书馆员也通过爱国、爱馆、爱书、爱人这四个维度,来寻找图书馆职业的精神所在: 作为一个图书馆人的“爱国”体现是以保护文脉火种,以文化传播助力国家发展。 作为一个图书馆人的“爱馆”的体现要以馆为“家”,营造文明的图书馆环境,图书馆是公平正义保障,要保障民众有六种权利:文化、教育、知识、阅读、平等、自由。 作为一个图书馆人的“爱书”要体现在知书、读书、懂书、爱书、惜书、悟书,同…

    2025-04-12 文化对话
    0054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