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精神空虚是近百年来人类面临的危机

现代社会,经济因素造成人心不安和焦躁,而政治权力固化造成人民和权力持有者之间的疏离,这使得人在乱离困惑之中,惶惶不知所措,要寻求精神上的安身立命之所而不可得。

过去那些宗教信仰或思想体系,已大多式微甚至崩解。正如前面有一章所说,现代科学的进展,以及全球化之后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碰撞,已经使得所有的宗教都面临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严重危机。以神学为主的理念,尤其是单一神信仰的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它们论述的依据,都很难自圆其说。这些宗教系统都在萎缩—过去的信徒,有些离开信仰,有的盲目地依附于教条和口号。

那些以人文为本的思想体系,例如印度和中国的传统思想体系,却又在近两百年被西方思想压倒,它们的文化传统已经丧失殆尽。重建这两大思想体系,不仅是修补,而且还必须吸纳和融合现代文明的精华以自我提升。建构一个贯穿古今、融合人我的文化体系,乃是非常艰巨的大业。

许倬云:精神空虚是近百年来人类面临的危机

今天,全世界的芸芸众生在思想和灵魂两方面都是空白的。有知识的人,渴望建立超越的价值观;一般大众只知道自己无所归属,却不知道如何重建。这精神上的巨大空虚,是近百年来人类面临的严重危机。

人类创造了文化,不是只为了吃饱穿暖,不是只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人是有灵性的动物,人只有找出许多超越性的价值,安顿自己的身心,稳定自己的社会,才能面对个人和集体的种种困惑与灾难,才能面对这巨大的自然,做出最适当的协调和欣赏。经济因素的扩大,虽然不是使今天之世界发生如此巨大转变的唯一条件,但是,经济力的影响却是非常深远的。

总结来说,到了20世纪下半叶,全世界的人类一方面走向全球化,融全球为一家,另一方面在科学和技术上迈出大步,取得可喜的进展,然而,在经济、政治、社会这三个方面,却都面临无所措手的巨大困难。21世纪走过的前十年,我不仅没有看见全面的解决方案,反而看见更多的混乱。我们个人生活的舒适度虽然已经远胜于祖先,却又产生更多的欲望。追逐欲望,永无止境。我们过着非常舒服的物质生活,但我们不知道自己该想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为了满足更多的欲望,我们势所难免地彼此争夺,互相冲突,而且浪费和消耗巨量的资源,使得我们的家园地球,终于不能支持我们无限扩大的需求。然而,我们的心灵却是空虚、寂寞和无助的。下一步,人类会走到哪个方向?如果我们不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调整前进的方向,大概会在这无底深渊,越陷越深,以致在全球无限的物质欲望和压力下,最终丧失自己,人类将成为只是拥有巨大生产力和高度科技能力的猿猴。

许倬云:精神空虚是近百年来人类面临的危机

人类下一阶段的文明应当是科技挂帅的文明,如何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上寻找新的超越价值,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努力思考的。在互相沟通之后,做出各种文明的整理和融合,也许我们才能柳暗花明,开始新的道路。

许倬云文明三书

许倬云:精神空虚是近百年来人类面临的危机

以“大历史观”俯瞰世界文明3000年

要有一个远见,能超越你未见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许倬云:精神空虚是近百年来人类面临的危机》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许倬云:精神空虚是近百年来人类面临的危机》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4431.html

(0)
上一篇 2023-05-18 22:24
下一篇 2023-05-18 22:30

相关推荐

  • 什么样的图书馆是好的图书馆?

    “理一分殊:图书馆多样性与未来学术研讨会暨CADAL项目年会”,杨新涯先生作《初论以科学评价为导向图书馆治理体系现代化》报告,报告中提出什么样的图书馆是好的图书馆?“问。什么样的图书馆是好的图书馆?馆舍面积大、资源丰富、特藏多、经费充足、一个名人或网红馆长、每日座无虚席、信息系统齐备、论文多……‘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和高职高专图书馆的各自特色是什么?谁才是我们的偶像?”紧接着,提出“个人观点,仅供反驳”共十条。图谋第一时间将现场图片分享进圕人堂QQ群。会后(12月6日15:04),“我是常笑”发布《跳出图书馆看图书馆》(https…

    2024-12-11 文化对话
    00562
  • 曹明伦:只需记住那么一点

    有位当编辑的朋友来电话说他“整天瞎忙,无暇读书”。我问:“你难道不是整天都在读书?只不过你读的那些书还没出版罢了。”朋友抱怨说“职业阅读,读了大多也记不住”。于是我宽慰他说“记住那么一点也就够了”,并随口用我所记得的一段箴言作为此番宽慰的根据:“先哲前贤往往也只是灵光乍现,因而记录其真知灼见的文字可能只占其著作的极少部分。明智者读柏拉图或莎士比亚都只读这极少部分,只读先贤真想说的那一部分”(参阅《爱默生集》上卷第70页,三联书店1993年9月)。不过当年记下这段话时我也曾想过,若不通览全书,你何以断定先贤真想说…

    2023-07-10
    00680
  • 许倬云:为何我们越来越自由,却也越来越孤独

    在今天的社会,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交通很方便,就业也有很多选择的机会。城市化的居住环境,再加上信息工具发达,每一个个人在高度流动性的社会中,很难和另外一个个人保持长期联系,更谈不上构成比较稳定的社团。乡党邻里、宗族亲戚在今天都不过是回忆,不再具有真实的意义。在高度发达的国家,例如美国和西欧,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太多的选择,而每个人能够得到的机会,既有许多可能性,也有许多限制。于是,个人是飘零的,也是孤独的。今天,在这个经济发达的社会中,有许多人是在网上工作,在家里上班,他们更没有所谓的同事、同僚等一…

    2023-05-18
    0048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