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为何我们越来越自由,却也越来越孤独

在今天的社会,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交通很方便,就业也有很多选择的机会。城市化的居住环境,再加上信息工具发达,每一个个人在高度流动性的社会中,很难和另外一个个人保持长期联系,更谈不上构成比较稳定的社团。乡党邻里、宗族亲戚在今天都不过是回忆,不再具有真实的意义。在高度发达的国家,例如美国和西欧,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太多的选择,而每个人能够得到的机会,既有许多可能性,也有许多限制。于是,个人是飘零的,也是孤独的。今天,在这个经济发达的社会中,有许多人是在网上工作,在家里上班,他们更没有所谓的同事、同僚等一群朋友。最近大家在讨论教育制度,说网上的课程和学校已经纷纷出现,将来受教育也是在网上接受信息和训练,于是同学这一环也不见了。家庭这么一个重要的生活单元,既有感情又有血缘的纽带,今天也在逐渐解体之中。因为,人珍惜自己的自由,不愿意再把自己与另外一个人绑在一起,婚姻因此成为一个短暂的结合,甚至不再有这样的制度。在这个最自然的单元也濒临破碎的时候,个人实在已经无所归属。个人确实是拥挤人群中的孤独者,相呴以湿、相濡以沫在今天已经成为奢侈的幻想。人不仅是孤独的,也是寂寞而无助的。

许倬云:为何我们越来越自由,却也越来越孤独

人类不过是许多动物中的一种,灵长类中人这一科,论体力、自卫能力都不如许多其他动物。人能在万物之中占据优势地位,是由于人有智力,更重要的则是因为人能通过语言和思考结合成一个群体——这个群体的结合能力使得人类能够从动物世界中脱颖而出,统治这个世界,将整个世界作为神赐给人的伊甸园。

到了今天,人群已在离散之中。绝大多数的个人为了谋生,必须归属于某种产业单位。产业单位是以金钱结合的,在这巨大的产业结构中,个人只是可以随时被替换的小零件。在今天的科技生产条件下,人的异化程度比过去更为严重:单独渺小的个人只是将他自己的力量融入产业单位,他自己已经不存在了,他不过是一个随时可以被替换的小零件。人的尊严究竟在哪里?人的自主性究竟在哪里?人之不同于其他动物就在于人能合群,那是不是合群之后就不再有自己?“群”又归谁主导?用金钱堆砌的无冕之王、假借公权力而取得支配地位的民选贵族,他们已经代替了过去的封建领主和帝王,主宰着许多小民百姓的命运,也决定着国家共同体的功能和发展方向。

许倬云:为何我们越来越自由,却也越来越孤独

从启蒙时代到今天,人类在这三百多年中逐渐发展取得的成绩,从生产的能力和生活的舒适程度来说,都远远超越了过去千万年加起来的总和。人类因此自信,也因此骄傲。但今天,这三百多年的发展也让我们看到了意想不到的后果:在这个方向上人走得越远越快,大多数个人的权利和自由都不再得到保障。人有了自由,却不再平等;有了安全,却不再有慰藉。人在伊甸园外,是不是只剩下额头流汗的机会?这茫茫大地是不是终于只属于那些人上人的“高级人”,而“低级人”的命运只不过是散漫的工具?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好好思考的大问题。这个现代文明社会还在继续不断改变,我们是不是就让惯性作用继续进行,还是可以加一些匡正,带回人的价值,带回社会意义?

许倬云文明三书

许倬云:为何我们越来越自由,却也越来越孤独

以“大历史观”俯瞰世界文明3000年

要有一个远见,能超越你未见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许倬云:为何我们越来越自由,却也越来越孤独》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许倬云:为何我们越来越自由,却也越来越孤独》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4434.html

(0)
上一篇 2023-05-18 22:27
下一篇 2023-05-18 22:39

相关推荐

  • 圕人堂话题:面对现实,图书馆怎么办,图书馆员怎么办?

    图谋按:2024年7月19日,圕人堂围绕“面对现实,图书馆怎么办,图书馆员怎么办?”话题展开了讨论,讨论的内容较为发散,但信息量很大,不乏真知灼见,可以从中汲取营养。特此予以编发。 天天:这几年财政肯定难,那么图书馆怎么办,图书馆员怎么办?有没有规划和预判?现在我还没大量看到这样的文章。图书馆和图书馆员是生活在分割于社会的环境中吗?为什么没人做这方面的预判和研究呢?2015年,最迟2016年吴建中教授就已经预判到了,大家、智者会看很远,而我们普通人只看到眼前。 刘锦山:吴馆长,您好。距离我们上次采访您的时间2011年1…

    2024-07-20
    00422
  • 老舍:谈读书

    谈读书 老舍 我有个很大的毛病:读书不求甚解。 从前看过的书,十之八九都不记得;我每每归过于记忆力不强,其实是因为阅读时马马虎虎,自然随看随忘。这叫我吃了亏——光翻动了书页,而没吸收到应得的营养,好似把好食品用凉水冲下去,没有细细咀嚼。因此,有人问我读过某部好书没有,我虽读过,也不敢点头,怕人家追问下去,无辞以答。这是个毛病,应当矫正!丢脸倒是小事,白费了时光实在可惜! 矫正之法有二:一曰随读随作笔记。这不仅大有助于记忆,而且是自己考试自己,看看到底有何心得。我曾这么办过,确有好处。不管自己的了解正…

    2024-04-13
    00571
  • 刘胜兰:提升教师阅读领导力 抓实学生“读书大事”

    为推动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有效开展,3月27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当前,推动学生阅读的顶层设计与政策规划已经到位,接下来的中心工作便是促进学生阅读的真正发生,真正把学生“读书大事”抓实。 抓实“读书大事”关键是提升教师阅读领导力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国家部委的推动,引发人们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对阅读促进学生成长重要价值的重新审思。多年来,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唯分数、唯升学等不良导向,不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批判性、创新性思维,导致学生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与要…

    2023-06-02
    0052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