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兰:提升教师阅读领导力 抓实学生“读书大事”

为推动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有效开展,3月27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当前,推动学生阅读的顶层设计与政策规划已经到位,接下来的中心工作便是促进学生阅读的真正发生,真正把学生“读书大事”抓实。

抓实“读书大事”关键是提升教师阅读领导力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国家部委的推动,引发人们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对阅读促进学生成长重要价值的重新审思。多年来,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唯分数、唯升学等不良导向,不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批判性、创新性思维,导致学生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与要求。要在学校教育中扭转这一导向,一个重要的策略便是阅读,即在教书育人基础上强化以书育人或阅读育人。

《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旨在引导激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切实增强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阅读能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品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拓展学生视野,塑造其品行、品格、品味;能够增强学生对人生与社会的洞察力,增强其社会情感能力;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力,提高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刘胜兰:提升教师阅读领导力 抓实学生“读书大事”

抓实学生“读书大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框架下,家庭和社区都要负起应担的责任,但学校和教师的作用最为关键,在中小学阶段尤其如此。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综合实践活动,都可以融入阅读指导。阅读工作不单是语文教师的职责,其他学科教师尤其是承担班主任工作的其他学科教师,应当是此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阅读领导力对中小学生阅读能否真正发生与深入推进至关重要。唯有自己爱读书、会读书,也能教学生读书、带学生读书的教师,才能组成优秀的领读人队伍,逐步带动中小学生真正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

教师阅读领导力是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全方位影响力

安德鲁·杜柏林在《领导力》一书中提到,“领导力是人际影响力,贯穿于所有指向目标实现的沟通,超越于对指导和命令的机械性服从”。教师对学生阅读的领导力也是一种影响力,是教师基于专业权威、阅读经历及人格魅力等因素,对学生阅读素养与习惯养成产生的积极而全方位的影响力,主要体现为教师对学生养成阅读素养与习惯的价值引领、形象示范、技能培养、活动设计等四个方面。这些方面的影响力超越目前人们所说的一般意义上的教师阅读教学能力或指导能力,是一种更高阶、更全面、更深入的影响力,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价值观引领。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时间花在阅读优秀读物上,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避免学生阅读走弯路。这背后涉及的是阅读价值观的引领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对他们成长的作用和意义,促使他们在思想上对阅读产生认同与热爱,愿意阅读,自觉读好书。这种阅读价值观的引领,是教师对学生在阅读认知层面的最高影响,需要教师对阅读促进学生成长的理性思考、对学生成长规律的科学把握及师生沟通的语言艺术。

二是率先垂范。教师要通过自己的阅读行为作出正面的形象示范,向学生展现良好的阅读者形象和阅读魅力,对学生产生特殊的人际吸引力,让学生感受阅读的愉悦情绪,使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必须是藏书、爱书的学习者,把阅读当作一种日常学习习惯、成长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还要求教师在阅读中增强自身气质和魅力,言谈举止间让学生感受到书卷气。这里特别要体现教师读以致用的实践者角色,即能通过阅读使课堂教学变得更生动,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变得更顺利,做学生喜爱的阅读引路人。

三是科学训练阅读技能。苏联作家高尔基认为,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模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阅读同样有法可循,教师应当科学训练学生掌握阅读技能,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收获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先积累和掌握各种阅读技能,如选择书籍、合理计划、阅读留痕、快速提取有用信息、知识再现与重构、读用写结合、加入阅读集体、统筹时间等,然后不断提高自身阅读教学技能,特别是掌握整本书阅读的导读、推进、分享等方面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课堂和课外的训练传递给学生,最终促使学生沉淀阅读素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四是创造性开展阅读活动。教师不仅要创新阅读教学方式,增强阅读吸引力,还要创造性地设计学生喜欢的阅读活动方案,组织课外阅读活动。通过丰富、有趣的阅读活动,使学生阅读入眼、入脑、入心。阅读活动的设计和指导不仅仅是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的责任,其他学科教师也应当参与进来,指导学生开展与学科相关的阅读。只有各科教师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知识结构全面且合理的学生。

循序渐进提升教师阅读领导力的路径

教师要成为学生阅读的领导者,必须不断提升阅读领导力。这既可以通过外在培养习得,也可以经由个人自主修炼而得,是内外兼修的过程。而且,教师阅读领导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并得到相应平台的支撑。

以阶梯式培养增强教师阅读领导力提升的外部驱动力。阶梯式培养主要包括教育部门、学校或培训机构组织或指导的初级培训、返岗实践、晋级培训、高级研修等。教师可先在初级培训中理解阅读领导力的内涵、价值、成长方向、提升策略等基本知识和方法,返岗后进行课堂阅读教学改革,设计与实施课外阅读活动。然后,组织经验分享、工作交流、领读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晋级培训。最后,选出在学生领读工作方面综合表现优秀、产生较大示范作用的优秀阅读领导者组成高级研修班,对其进行阅读教学典型课例打造、阅读活动创意案例撰写及相关论文研究等方面的指导。

以“读思行写”研修促进教师阅读领导力的自觉生长。提升阅读领导力,教师必须有很强的自主意识。教师领读者自身首先要坚持阅读、爱上阅读,要求学生读的,教师先读;学生怎样读,教师应先学会这样读。其次是读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理论与方法用于教学改革、管理优化与生活品质。在此基础上,注意梳理读以致用经验,以写阅读课例或教案、教育故事、研究论文等方式进行成果输出。阅读、运用、写作三者的连贯性与最终成效,根本上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思维品质与科学思考能力。换言之,读是基础,思是桥梁,行是方法,写是产出,四者融合的深度阅读最能促进教师阅读领导力的自觉生长。

以校内外实践平台助力教师阅读领导力提升。教师阅读领导力的提升,需要获得校内外联通的实践平台支撑,这是阅读领导力成长的肥沃土壤。学校应当以教研与阅读结合为基本思路,将教师阅读纳入学校中心工作,为包括语文教师在内的各学科教师提升阅读领导力提供平台。校与校之间可以按学科组建教师阅读小组或跨学科读书会,通过联合教研、示范课等方式,对阅读教学改革、学生阅读活动案例等进行交流研讨。通过校内外结合,教师群体内部互相借鉴和学习,促进阅读资源共享,实现教师阅读领导力的共同进步,进而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质量,促进学生成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刘胜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茶世俊(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刘胜兰:提升教师阅读领导力 抓实学生“读书大事”》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刘胜兰:提升教师阅读领导力 抓实学生“读书大事”》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5883.html

(0)
上一篇 2023-06-02 10:18
下一篇 2023-06-02 11:04

相关推荐

  • 孟庆红: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需要这样的馆配服务

    电子图书既可以作为图书馆馆藏资源采购的补充方式,对外展示馆内信息资源的储备优势,也可以为图书馆查漏补缺提供便利,大大缩短图书配送时间,提高配送效率。尤其是在疫情后,许多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图书馆愈加重视电子资源。虽然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在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变化,但是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服务,帮助读者寻找优质的阅读平台,是图书馆阅读服务工作永恒的宗旨和目标。

    2023-02-10
    00571
  • 一个阅读推广人的探索与实践

    我是一个地道的出版人,也是一个阅读推广人。偶尔静下来想想,我的前半辈子真没白过,像一个唱着歌的蜜蜂在书中采蜜,又乐此不疲地去推销和传播。 我几乎走过了出版的全流程。从出版的上游到中盘再到下游,可粗略分为五大环节:创作、出版、中盘、发行、阅读。 在创作这个环节,我写过几本书,制作过几张个人歌曲专辑。出版这个环节,我在中国书店出版社做过责任编辑,编过一些书,当过分管发行、印务的副社长。 中盘这个环节,我在首都发行所做过全国包发,20年前在北京市新华书店采购科当过副经理,负责社科书和营销活动,还在台湖出版…

    2024-12-09
    00237
  • 李春: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本文节选自《基层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创新》第三部分 案例:基层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创新案例研究。 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健全和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 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以下简称“北川图书馆”)在灾后重建中,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为重点,既立足实际,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又不断探索创新,发挥主观能动性,突出办馆特色,注重发展的持续性,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现状分析 1.政府重视程度显著提升…

    2025-01-13 文化对话
    0039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