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古代漢語|讀書日記

◎ 三国志卷九·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

 

1.太祖曰:“吾闻太上师臣,其次友臣……”

前两天我看《三国志》,小竺看见,过来指认里面的字,他指的一般都说得对,唯独把“曰”当成“日”。我告诉他之后,后来他在纸上写了,拿给我看,他把日和曰写在一起,并且告诉我是默写不是抄写(大概意思)。

2.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

蔓草:这个人还挺重要的。

3.曹真字子丹,太祖族子也。

常猎,为虎所逐,顾射虎,应声而倒。

 

蔓草:这里我又对记忆产生了怀疑,王维《老将行》里面:“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是谁来着,前两天书友留言我还很确定,但黄须儿肯定不是曹真。有可能前句说一个人,后句说一个人。我背诗的时候都不太看注。除非产生疑惑。暂时还不想查或不顺手。

4.九月冬,李胜出为荆州刺史,往诣宣王。宣王称疾困笃,示以羸形。胜不能觉,谓之信然。

蔓草:这段挺有名的,我们中学历史书上面有。其实我看《三国志》看了好几卷才怀疑司马宣王是司马懿,可能就是第九卷才确定。经常看着看着就不清楚一些人的姓氏,一般回去扫视半页纸,找到就圈一下,个别没找到就不找了。你们看,我看历史书是如此的草率。不过前四史我会回看的。

5.裴注:

胜前后所宰守,未尝不称职,为尹岁馀,厅事前屠苏坏,令人更治之……

蔓草:屠苏是个啥?

6.晏,何进孙也。

裴注:

晏字平叔。《魏略》曰:……晏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

蔓草:露湿何郎试汤饼……自恋美男子一枚。

7.汉家虽有刺史,奉六条而已,故刺史称传车……

蔓草:李商隐《筹笔驿》: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有关系吗?好像义山诗里面的“传车”是驿站的车。

古代漢語

这是前两册的三刷,后两册会不会看完还要看情况。我希望自己慢慢看完,但还有很多别的事,所以不能确定。昨天晚上在纸箱里面找出来,看了凡例之类的书前文字,凡例用大白话,但看似最费笔墨的大白话在语言学家口中同样可以精简到位。我们普通人整理几首诗都耗时甚巨,还容易容易出现颠倒错乱。

我码几个字每天都有一堆打错的。最近懒,也没检查和修改。凑合看的就不管它。

古代漢語说“则幸分我一杯羹”的“羹”和“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的“羹”都是带汁的肉,不是羹汤。我感觉大部分现代人都容易误解前者吧。俗话说:“你吃肉,我喝汤”。虽然我两年内刚刚看过这书,又不记得了。

三國志|古代漢語|讀書日記

第二处值得一提的是《郑伯克段于鄢》的注:「鄭屬伯爵」。我怀疑的地方是《古代漢語》没有选,但《古文观止》背过的“称郑伯,讥失教也。”我以为他会不会是公爵,“讥失教”称他郑伯。当然我没有通读《左傳》,纯属胡说。

书友们说,1.郑武公和郑庄公都是获得“公”的尊称的“伯爵”,但因为“讥失教也”,还原到“称郑伯”。

2.和“段不弟,故不言弟”有点相对的意思,大概说他没有兄长的风范,所以不称他为兄。我表达不太到位,早上脑子比较清醒,这会儿有点急。可能没有表达出书友的意思,尤其是第二条。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为了方便大家指正,我把这段贴在这里。我记的差不多,但没有粘贴得准确。

后记:

今天下定决心去医院了,号挂满了,选了急诊,可能多花点挂号钱,但反正我也看不见,我也不关心。急诊的优点是相当于绿色通道,可以省很多时间,同时避免了挂错科室折腾,省更多可能反复折腾的时间。因为急诊约等于各科通的。

我全程两小时可能还不到,查完看完医生,还把没什么必要的核磁预约给退了,省得我工作日还要继续折腾。最后看了一圈,还是胃的问题,从此好好吃饭,好好养着。其他有没有问题,估计没有要紧的。反正CT平扫加心脏彩超和查血都做过。今天还是烧灼感。我前面没去拿体检单所以误以为胃肠镜情况非常好。实际上并没有。只不过也没有很差而已。

 

今天除了古代漢語还没有基本看书,等待结果时看了两页陶渊明,他写的很有味道。不多说了,吃药,卧床。早睡早起,好好吃饭。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三國志|古代漢語|讀書日記》为推书网注册网友“蔓草, 读书与生活”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三國志|古代漢語|讀書日記》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51305.html

(0)
上一篇 2025-01-13 17:21
下一篇 2025-01-13 17:41

相关推荐

  • 从张纯如到《南京照相馆》:记忆、遗忘与回响

    2025年9月3日,我们站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这是属于庆典与阅兵的时刻,更是一个需要整个世界俯身沉思的坐标。 当宏大的胜利叙事逐渐远去,我们该如何铭记那场将全人类卷入其中的浩劫?历史的真实纹理,并非仅由英雄与战役构成,它更是由无数普通人破碎的命运,与一场持续至今的、关于记忆与遗忘的战争所共同编织。 触碰这场战争的痛感,我们无法绕开一个名字——张纯如。 这位美籍华裔作家,用她短暂的生命,写下了一部足以燃尽灵魂的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 在那个西方世界对…

    2025-09-04 读后感悟
    00262
  • 写作者的缺陷不是不自知,你为啥写不好?

    不善于描写细节的人总是粗枝大叶,同时自己想表达的都说不出道不尽。一个写作者的缺陷,往往不是他不自知,而是他无法超越自己,无法避免缺陷。 比如对着天空发出无病之呻吟,这是肤浅的抒情。仿佛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脱离了源头,成为单薄的存在。尝试挑战的人,每一次莫不是头破血流的败下阵来,很可能由此产生令人沮丧的无力感。 所以在充分掌握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思考和升华,会存在相当高的难度。 有些天然的诗人,他们是神选之人,不需要汲取更多外界营养而常有神来之笔,这样的人极为罕见。 更多的人,还不能称其为诗人,…

    2024-11-25 读后感悟
    00362
  • 庚辰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004)

    ◎ 第四回回目: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乱判葫芦案 甲戌本回目: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蔓草按,我也不知道《红楼梦》读到第几遍才突然想起来薄命女是香菱,薄命郎是冯渊。那时候只觉得这种回目像“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一样有一种重叠之美。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 开头交代了李纨: 这李氏亦係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為國子監祭酒…… 蔓草按,甲戌本朱批(我对朱批是谁的暂时没有深入了解,先一概如此称说)云:起筆冩薛家事,他偏冩宫裁是結黛玉,明李紈本末又在人意料之…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