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再见爱人4》第七集,简直像是被喂了一坨……

看完《再见爱人4》第七集,简直像是被喂了一坨……

再见爱人4》播到了第7集,当大家端好小板凳准备继续看“麦学”,两人却莫名其妙地拉起了“小手手”,喊起了“心肝肝”,观众有种被节目组背刺的感觉。

从全民热追到集体吐槽,评分也从8.4骤降到7.4,节目组一方面宣称“谎言是一阵风,真实是一座山”,一方面又搞补录、选择性剪辑,这一届网友可不甘心被当猴耍。

最气人的是李行亮一通关于“大部分婚姻都是忍耐”的发言,更是将战火从麦琳引到了自己身上,两人喜提“癫公癫婆”的称号。

下面是我这两个周末看完前七集的24句感想:

01.不要在明显的弱势关系中表现出一副忍者神龟的模样,不是谁能忍谁就有话语权,一味如此,同情只会变成“滚开”!

02.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空间,自己的朋友圈,把全部的喜怒哀乐都寄付于伴侣身上,只会让这段关系不堪重负。

03.与其苦心寻觅那个对的人,不如把自己打磨成一颗璀璨的钻石,自然会吸引到与之匹配的光芒。

04.真实的苦痛未必能让别人感同身受,但虚伪的幸福一定会被大家揭穿。

05.睡觉一定要盖上摄像头。否则,隐(xu)私(wei)必将暴露无遗。

06.生活中,麦琳、杨子、留几手广泛且大量存在着,他们只是没有经过摄像头、bgm和花字被放大,而常常被人忽视。

07.自我价值只能自己发现和创造,他人可以是桥梁,可以是支持,但不能代替自我。

08.我是我,我的价值不需要他人给予认可。

09.不要把你性格上的所有缺陷都归结到原生家庭,每个人成年后都可以进行二次选择,原生家庭不是用来成为你错误行为的归因的。

10.有什么需求可以直接讲出来,你可以玩“猜来猜去”的恋爱游戏,但不能因为对方猜不中就翻脸,真的有够幼稚。

11.不要轻信爹味承诺,1月18日立帖为证!

12.嘴凸的人哭起来真的好难看!

13.一个想要解决问题,一个只想处理情绪,再争论下去,只不过南辕北辙,飞鸟与鱼。

14.离开一个人,天不会塌;离不开一个人,却会被天压塌。

15.如果我好好说话你一直不听,非要拍桌子才能关注到我,那么拍桌子就将成为我处理问题的惯常方式。大哭也是。

16.夫妻之间相处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很大部分也都适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

17.掌控欲就像是权力的春药,让人迷恋上瘾,制造和谐的假象。一旦对方产生抗体,掌控者就会方寸大乱。

18.明星可以通过上节目,请一群人来帮你理清情感问题,普通人却只能当局者迷,然后一群人来劝和不劝离。

19.表演型人格不仅可以表演热情、表演爱意、表演山盟海誓,也可以表演委屈、表演孤独、表演手足无措。

20.一直想要证明对方是错的,你是对的,如果不听你的,结果就会怎样怎样,那么你就已经输了。

21.同上,麦琳也许并不是真的喜欢吃熏鸡,和奶皮子。

22.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必要条件,但人格独立并不是经济独立的必然结果。

23.每一段关系都不是离开了谁就不行,你没那么重要,你只是你自己人生中的主角,仅此而已。

24.第八集准备弃了。

看完《再见爱人4》第七集,简直像是被喂了一坨……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看完《再见爱人4》第七集,简直像是被喂了一坨……》为推书网注册网友“似时与书”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看完《再见爱人4》第七集,简直像是被喂了一坨……》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47603.html

(0)
上一篇 2024-12-03 21:15
下一篇 2024-12-03 21:29

相关推荐

  • 我的书写是本能驱使:渴望阳光明媚地活着

    很多人惊讶于我天天更文是什么力量在驱使。其实就是一种自救的本能。秋像阳光下的花一样夺目,是美好的女孩子的典型,美且可爱。而我像老杜一样枯枝杈桠,还没有老杜的诗才;像林妹妹一样敏感多愁,却没有她的稀世容颜…… 小时候我见到陌生人也是怯生生的,但在熟人面前天真烂漫,“无乐自欣豫”。几乎处于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状态,经常搞怪,惹得老父亲很开心。他说我是他的开心果。 到了高中我生生把自己压抑成多愁善感的模样,很多年我自己也不知道这个转变是怎么发生的。总之师长比较欣赏我,有点夫子对颜回的欣赏的味道:一个年轻人怎么…

  • 《万历十五年》:无关紧要的一年

    黄仁宇(1918年6月25日—2000年1月8日),美籍华人历史学家、教授、学者。出生于湖南长沙。以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明史专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而为世人所知。2000年1月8日病逝于纽约上州的医院中,享年82岁。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汴京残梦》等。 ——《百度百科》 缘起 知道《万历十五年》是因为《人民的名义》里面的高书记最喜欢的就是这本书,便一直好奇是本什么样的书,结果在17年买回来之后一直在书柜中当展示品,直到此次参加阅读会才让它重新出山。 在书柜展示这么就一个是和它一起展示的书有点多,还一个是因为它不太好…

    2025-01-02
    00352
  • 一口气读了5本文学批评,我的4点收获!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集中精力读了一批文学批评的书籍,其中包括:李建军的《不成样子的扯淡》、唐小林的《当代文坛病象批判》、王鹏程的《或看翡翠兰苕上》、张立群的《另一种诗歌批评》、杨光祖的《回到文学现场:关于当代文学的研究》。这些文学批评基本上都集中在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批评,读这些批评,仿佛像经历过一场漫长而又痛快淋漓的灵魂、精神与思想的洗礼和刺激。 以前,也断断续续读过一些文学批评,包括以前比较推崇的张定浩的《批评的准备及其他》,以及当年出版的“火凤凰批评文丛”以及后来的“中国现代文学馆青年批评家丛书”等…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