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2024.5.28)

徐志摩朱湘

昨天浅浅地读了20页徐志摩的诗,不是什么善本,似乎发现一枚错别字。就是感受一下新诗几位比较成就突出的诗人的创作状态。徐志摩其人,应该有诸多争议,但他的诗应该还是新诗里面比较突出的。

我看的感受和朱湘差不多。就是试图从旧诗里面探索新路。当然现代诗受到西方影响不可忽略,不过徐志摩(看到现在)和朱湘相对来说偏中式一点。他们会用不少介于文言和白话之间的字句,用古典诗歌的意象意境来写诗。

徐志摩的诗我是想读全集的,但全集贵且体积太大,所以先随便买一本看看。以后再说。朱湘的集子我读了一部分搁下很久,他的书信让我泪流满面。只能说每个人有他的成长路径和际遇,我们没法苛责甚至不应该评价。

他直到投水,内心依然是一种未长大的状态。优点是天真,缺点也是天真。每个人似乎都要蜕却无数层皮才慢慢与这个世界 和 平 共处。这不是听过很多道理就能渡过去的。需要一点点磨砺。

日记(2024.5.28)

日记(2024.5.28)

日记(2024.5.28)

现当代的书我常常是随便买买,随便看看。所以都不是什么善本。看着比较花哨。这首《采莲曲》是朱湘的代表作。和他狂狷的个性不同,呈现出一片宁静祥和。总要有一个地方安放灵魂。

◎ 温习古诗两首

前面《史記》札记想顺便温习一下《薤露》和《蒿里》,因为快到下午上班时间就作罢,这里补一下,方便以后查看:

薤露

薤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

 

蒿里

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薤在我们方言里叫“小蒜”,有的地方叫野葱,实际上更像葱。叶子是细长的管状。这种植物的叶子比葱蒜都细,所以上面的露珠是非常容易“晞”的。

在故乡,母亲每年都会挖很多,用面粉拌了油炸,然后煮着吃,称为“小蒜圆子”。

日记(2024.5.28)

后记

我写在读书日记里面的未必是24小时之内读的,有的有可能是一周以内。所以不要相信我一天读了多少书。最近三五天都在补觉。早上难得七点多醒了。想想有什么事情是想七点钟起来做的。终于想起是抄诗,想起的时候也是再度睡着的时候。定闹钟都不响。醒来已是8:30,督促孩子准备上学,已经到时间。他们穿衣时抄了三行。

整天读书很少。工作比较多但又不是那种分分钟可以消灭的,而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一种压迫感。使人活泼不得。这个过程中想到很多事情,也懂了一些道理。唯独难受的是读书读不动,做事的行动力也比较差。今天就写这些,祝好!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日记(2024.5.28)》为推书网注册网友“蔓草, 读书与生活”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日记(2024.5.28)》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27592.html

(0)
上一篇 2024-05-28 17:14
下一篇 2024-05-28 17:41

相关推荐

  • 時間匱乏、心情和洽的一天

    0095.過楚宫-李商隱 巫峽迢迢舊楚宫,至今雲雨暗丹楓。 微生盡戀人間樂,只有襄王憶夢中。 蔓草:前面这首诗写在一堆废话里,今天删了。感谢那些开导我的小伙伴们。我写的人今天和我言归于好。实际上我很容易原谅别人,只需要停止“侵蚀”,我甚至不需要道歉。我也曾经很年轻很天真很不成熟很一厢情愿地设想这个世界的样子。 今天早上没有去技术岗,因为昨天负责的姐姐给我说我冬天需要骑电动车那么久来上班,不必来那么早,如果我想学什么她随时可以教我。我领她的好意,刚好今天早上想赶一件工会活动的作品。本来报名了书画摄影,当然是打…

  • 沈丽新:无关年龄的品格——读成尚荣先生《年轻的品格》

     (现场聆听成尚荣先生,2023年8月宁波) 工作多年,最喜欢的评价来自身边的年轻同事:“这个人真是的!一点也不像老教师!”因为我每天总那么热忱地跟大家聊班上学生的各种趣事,他们觉得我没有老教师的淡定,倒充满了初入职教师的热乎劲。 在那个刚过去的工作了整整三十一年后的暑假里,与成尚荣先生的《年轻的品格》一书相遇,倍觉感奋。是不是我所有“不像老教师”的模样从此都可以被诠释? 我认真在书中找寻答案。 我读到了“终身性” 年轻的品格当然不局限于年轻人才能具备,虽然年轻人给出了“年轻的品格”的范本。观照年轻人,他们旺盛的…

    2024-06-27
    00641
  • 回望十五年

    今天我因为给孩子报名需要找一些证件,就翻出了十五年前的存折。当时的情况是我暑假出去打工,挣了一千五,我平时是助学金能够全部花销,还能买几本书的人。 曾经想好好学习争取奖学金,但不擅长短期记忆。除了核心专业课,其余公共课并不格外擅长,因此稳稳徘徊在三等奖学金外围。我们寝室四个人常常一起复习,我是唯一得不到奖学金的那一个笨瓜。 但是过几个月让我考核心专业课,我还能考差不多水平。我就是那种平时慢慢积累,关键时刻抱佛脚近乎无用的人。大二以后我好不容易说服自己不再去在意这件事情。安心多读几本原典是正经。因…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