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2024.5.28)

徐志摩朱湘

昨天浅浅地读了20页徐志摩的诗,不是什么善本,似乎发现一枚错别字。就是感受一下新诗几位比较成就突出的诗人的创作状态。徐志摩其人,应该有诸多争议,但他的诗应该还是新诗里面比较突出的。

我看的感受和朱湘差不多。就是试图从旧诗里面探索新路。当然现代诗受到西方影响不可忽略,不过徐志摩(看到现在)和朱湘相对来说偏中式一点。他们会用不少介于文言和白话之间的字句,用古典诗歌的意象意境来写诗。

徐志摩的诗我是想读全集的,但全集贵且体积太大,所以先随便买一本看看。以后再说。朱湘的集子我读了一部分搁下很久,他的书信让我泪流满面。只能说每个人有他的成长路径和际遇,我们没法苛责甚至不应该评价。

他直到投水,内心依然是一种未长大的状态。优点是天真,缺点也是天真。每个人似乎都要蜕却无数层皮才慢慢与这个世界 和 平 共处。这不是听过很多道理就能渡过去的。需要一点点磨砺。

日记(2024.5.28)

日记(2024.5.28)

日记(2024.5.28)

现当代的书我常常是随便买买,随便看看。所以都不是什么善本。看着比较花哨。这首《采莲曲》是朱湘的代表作。和他狂狷的个性不同,呈现出一片宁静祥和。总要有一个地方安放灵魂。

◎ 温习古诗两首

前面《史記》札记想顺便温习一下《薤露》和《蒿里》,因为快到下午上班时间就作罢,这里补一下,方便以后查看:

薤露

薤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

 

蒿里

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薤在我们方言里叫“小蒜”,有的地方叫野葱,实际上更像葱。叶子是细长的管状。这种植物的叶子比葱蒜都细,所以上面的露珠是非常容易“晞”的。

在故乡,母亲每年都会挖很多,用面粉拌了油炸,然后煮着吃,称为“小蒜圆子”。

日记(2024.5.28)

后记

我写在读书日记里面的未必是24小时之内读的,有的有可能是一周以内。所以不要相信我一天读了多少书。最近三五天都在补觉。早上难得七点多醒了。想想有什么事情是想七点钟起来做的。终于想起是抄诗,想起的时候也是再度睡着的时候。定闹钟都不响。醒来已是8:30,督促孩子准备上学,已经到时间。他们穿衣时抄了三行。

整天读书很少。工作比较多但又不是那种分分钟可以消灭的,而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一种压迫感。使人活泼不得。这个过程中想到很多事情,也懂了一些道理。唯独难受的是读书读不动,做事的行动力也比较差。今天就写这些,祝好!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日记(2024.5.28)》为推书网注册网友“蔓草, 读书与生活”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日记(2024.5.28)》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27592.html

(0)
上一篇 2024-05-28 17:14
下一篇 2024-05-28 17:41

相关推荐

  • 昆明学院图书馆征稿优秀作品展示 | 观阅兵记:山河新语与吾辈之答

    观阅兵记:山河新语与吾辈之答 建筑工程学院 2025级土木工程1班 常宇韬 01.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暮云初合,神思已远。 恍见京华灯火如昼,三军肃列,铁甲生辉。忽有一人独立于光影交界处——戎装整严,枪械在握,目光所及之处,宛若淬火钢刃般锐利而灼热。 此非独一人之貌,实乃千万当代军人精神之缩影;眼中所燃,非独信念之火,更是世代相传、永不湮灭的民族魂脉。 步伐声自地心传来,如惊雷破土,似大河奔涌。 青年官兵面庞犹带青涩,然眉宇间已铸坚毅。 此乃新时代中国之脊梁,亦为民族复兴之先锋。 当是时也,“相信这盛世,如你所愿。”…

  • 《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读后感

    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 读后感一 (1) 打开挪威作家托比扬·埃格纳写的《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书的开头,用不多的笔墨,介绍了豆蔻镇这个地方。 “豆蔻镇是一个很小的地方,和一般村镇差不多。”作者这样介绍道,“它的地点离我们很远,除了你和我——也许还有其他一两个人以外,谁也不知道它。” 托比扬·埃格纳写这本书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这个小镇,因为这个小镇是他想象出来的,他在脑海中创造了这个小镇,然后把它用文字写了出来,就有了《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这本书。 这本书的内容并不复杂,正如书名一样,主要是讲了豆蔻镇上的居民…

    读后感悟 2023-06-04
    00863
  • 讨厌一个人,其实不用翻脸的,最有水平的处理方式是“圣多纳释放法”

    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令人讨厌的人。 比如:烦人的同事、不讲理的领导、爱打探隐私的邻居、喜欢攀比的朋友、没有边界感的舍友…… 与这些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矛盾,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呢?直接翻脸? 美国著名心理学大师曼纽尔·J.史密斯,通过深入研究人的情绪和社会现象发现: 面对讨厌的人,如果直接翻脸,很可能为对方留下继续攻击你的话柄,导致事情进一步恶化。 在学校和职场中,盲目撕破脸皮,还会影响到你未来的发展。 那么,究竟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呢? 课题分离,从根源上消除讨厌情绪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

    2024-11-25 读后感悟
    00618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