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2024.5.28)

徐志摩朱湘

昨天浅浅地读了20页徐志摩的诗,不是什么善本,似乎发现一枚错别字。就是感受一下新诗几位比较成就突出的诗人的创作状态。徐志摩其人,应该有诸多争议,但他的诗应该还是新诗里面比较突出的。

我看的感受和朱湘差不多。就是试图从旧诗里面探索新路。当然现代诗受到西方影响不可忽略,不过徐志摩(看到现在)和朱湘相对来说偏中式一点。他们会用不少介于文言和白话之间的字句,用古典诗歌的意象意境来写诗。

徐志摩的诗我是想读全集的,但全集贵且体积太大,所以先随便买一本看看。以后再说。朱湘的集子我读了一部分搁下很久,他的书信让我泪流满面。只能说每个人有他的成长路径和际遇,我们没法苛责甚至不应该评价。

他直到投水,内心依然是一种未长大的状态。优点是天真,缺点也是天真。每个人似乎都要蜕却无数层皮才慢慢与这个世界 和 平 共处。这不是听过很多道理就能渡过去的。需要一点点磨砺。

日记(2024.5.28)

日记(2024.5.28)

日记(2024.5.28)

现当代的书我常常是随便买买,随便看看。所以都不是什么善本。看着比较花哨。这首《采莲曲》是朱湘的代表作。和他狂狷的个性不同,呈现出一片宁静祥和。总要有一个地方安放灵魂。

◎ 温习古诗两首

前面《史記》札记想顺便温习一下《薤露》和《蒿里》,因为快到下午上班时间就作罢,这里补一下,方便以后查看:

薤露

薤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

 

蒿里

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薤在我们方言里叫“小蒜”,有的地方叫野葱,实际上更像葱。叶子是细长的管状。这种植物的叶子比葱蒜都细,所以上面的露珠是非常容易“晞”的。

在故乡,母亲每年都会挖很多,用面粉拌了油炸,然后煮着吃,称为“小蒜圆子”。

日记(2024.5.28)

后记

我写在读书日记里面的未必是24小时之内读的,有的有可能是一周以内。所以不要相信我一天读了多少书。最近三五天都在补觉。早上难得七点多醒了。想想有什么事情是想七点钟起来做的。终于想起是抄诗,想起的时候也是再度睡着的时候。定闹钟都不响。醒来已是8:30,督促孩子准备上学,已经到时间。他们穿衣时抄了三行。

整天读书很少。工作比较多但又不是那种分分钟可以消灭的,而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一种压迫感。使人活泼不得。这个过程中想到很多事情,也懂了一些道理。唯独难受的是读书读不动,做事的行动力也比较差。今天就写这些,祝好!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日记(2024.5.28)》为推书网注册网友“蔓草, 读书与生活”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日记(2024.5.28)》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27592.html

(0)
上一篇 2024-05-28 17:14
下一篇 2024-05-28 17:41

相关推荐

  • 闲话时间管理与健康

    近期,先后与不少师友交流,交流过程中,频率较高的是提醒我保重身体、健康第一。 我算是劳碌命。工作、学习、思考之外,重视交流与分享。因此,总是有忙不完的事情。我在休闲、锻炼方面比较抠门。身体健康状况,存在透支情况。沧桑写在脸上,尤其是今年。头发没几根,且大多白了,长得太着急了。师友见面,隐约可以读到关切。自身确实需要反思并做适当调整。 或许,我算是交际比较广的。我从学生时代开始做高校校报记者、编辑,毕业之后同样笔耕不辍。尤其是2005年1月28日开始写“图谋博客”之后,几乎每日更新。2014年5月10日创建圕人堂Q…

    2024-11-18 读后感悟
    00202
  • 北大图书馆工作点滴

    作者:陈源蒸(中宣部原出版局研究员) 从“站出纳台”开始 我到北大图书馆是从“站出纳台”开始的,一站就是6年(1960-1966),直接为成千上万的师生员工服务。这一段经历对我的人生目标和业务成长都关系极大。记得当时曾有一位同志问我,你这样的为别人办理借借还还图书的手续,真的感到很好吗?我那时体会还不深,只是说:在我为读者找到他所需要的书,看到读者满意的心情,自己确实是很高兴的。 我在图书馆学系毕业分配之前,就已留系任助教。但我感到图书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有长期的业务实践,才能在学术研究上有所突破。…

    2024-12-16
    00237
  • 《原生家庭》:这5种有毒的父母,会让孩子付出一生的代价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叫“虎毒不食子”。 似乎全天下的父母都会近乎偏执地认为,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好。 可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却会在成年以后,慢慢地呈现出来各种各样的问题,让他们迷茫于自己的感情和婚姻问题,困惑于自己的职场社交问题,更会隔三岔五地迷失自己,找不到人生的方向甚至意义。 如果追根溯源,你便不难发现,他们成年后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显性或隐性的性格缺陷,大多数都是来自原生家庭在童年时期对他所造成的各种各样的伤害。 他们并不能去责备甚至是怪罪自己的父母,只能默默地独自咀嚼那些伤害所…

    2024-12-30
    0019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