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最经典的10句话,说尽人生哲理

《道德经》中最经典的10句话,说尽人生哲理

昨天完成了阅读《道德经》第二遍,这次看的是解读版本。

从去年11月份开始,误打误撞接触《道德经》,一开始阅读无法停止,发现这里面真的有人生的大智慧。

任何人都无法说自己能真正读懂《道德经》,我也只是理解了皮毛而已。

但就是这一星半点,足以让我醍醐灌顶。

《道德经》中这10句话,真的说尽了人生哲理。

1、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故常有,欲以观其徼。

出自第1章。

妙:事物的内在,本质。

徼:事物的表面。

意思是,做事情足够专注,就能发现事物的本质。但若是欲望太多,那注意力就会分散,就只能停留在理解事物的浅层表面。

在一个时间段内只做一件事,保持专注,长此以往,洞察力,粉丝力,记记忆力和判断力都会得到显著提升。

做事情切忌勿贪多。鱼与熊掌,要想价值最大化,必然是二选一,而非兼得。

2、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出自第2章。

解释:功成名就之后,不居功自傲。不居功自傲,则功绩就不会磨灭。

为什么历史有循环的规律?

为什么曾经辉煌的王朝必然会走向衰败没落?

为什么没有基业长青?

因为大部分人,一旦身居高位之后,就开始裹足不前。

不管我们在工作上取得了何等的成绩,都不能止步不前,而是要一直保持创新和学习,这样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之内,功绩是不会消失的。

如果我们的后代依然懂得这个道理,那就能继续延续。

反之,有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牛到天际,那下一步就是走下坡路了。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出自第4章。

解释:钝化锐气,化解纠纷,隐藏自身的光辉,混同于尘土中。

周深有一首歌,是《大江大河》的主题曲,叫作《和光同尘》。

里面有一句歌词:和光同尘,不为盛名而来,不为低谷而去。

这句歌词写的非常好。

和光同尘这四个字,写出了为人处世的秘诀。

第一,不要主动炫耀显摆。

通俗点就是,不炫富。

在第9章,也有“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就是说一个人不能把财富展示出来太多。

第二,别人不需要你的时候,不要多事。

比如,别人不渴,你给一瓶水,这纯粹是多余,还会让别人误以为你是不是巴结讨好。

诸葛亮就是刘备三顾茅庐之后才出山做军师的。如果他在刘备第一次邀请的时候,就乐呵呵地去了,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地位。

第三,同其尘:即使我们有了一些成绩,外表也要保持质朴和朴素的状态,要看上去和一般人一样。

这一点很多人做不到。有些人赚点钱,就别墅豪车安排上。要知道,只要他一出风头,就立马会被人针对,会倒霉。

从这个方面说,我倒觉得开封的王婆在爆火时选择离开,真的非常明智。

第四,不要把自己的全部裸露在人前,要保持一些神秘感。

老子当时去函谷关之后,到底去哪了,至今没有人知道。

发朋友圈不要事无巨细把自己的家庭生活全发出来,如果你在人前是透明的,那你的信服力也是透明的。

4、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出自第6章。

解释:大道绵绵不断,永续永存,它发出的能量永远无穷无尽。

什么才是真正的坚持呢?

不是每天几点早起读几小时书写多少字,而是一种心态上的持之以恒。

比如,今天身体不舒服,就休息。不要跟自己较劲儿。

只要能长期做下去,这就是坚持。而非精确到每天每时每分。

 

5、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解释:天和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他们的生存不是为了自己,因此才能长生不灭。

解释只是表面含义。

实际上,天地的存在不仅仅是利他,还有利己。

如果真的几十亿年来,天地就是为了利他,不为了自己,那就不会发生自然灾害了。

所以说,我们如何才能过得更好?(包括写文章,做自媒体,工作)

利己+利他,两者兼顾,方能始终。

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出自第24章。

解释:踮起脚跟的人不能长久稳稳地站立;迈大步的人不能远行。

做事情步子不要迈的太大,不要走得太快,不能过度吹嘘、包装自己,这样必然不会长久。

现在网络上有很多靠直播短视频爆火的例子,大部分都是昙花一现。

惟有真正有实力的人,才会长久屹立不倒。

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自第64章。

这句话后来被战国时期的荀子(比老子晚250多年),写在了《劝学》这篇古文中,我记得初中时就要求背诵。

意思很好理解。

一个是关于奋斗和事业:所有的成功都是从小事开始的,所以不需要去仰望别人的成绩,选定一个方向,从0开始,坚持下去,必定会成功的。

一个是关于防范于未然: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大损失,往往因为小错误。所以在事情有一些苗头的时候,我们就要去处理了,否则会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在第63章也有: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可见老子对细微之物的重视。

8、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出自第66章。

这句话是老子“无为而治”的体现。全文出现了很多次。

比如第3章: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8章: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22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无为,不争,并非是什么也不敢,躺平摆烂。

而是一种做事情的万全之策——做决定和行动前,保持内心平和,考虑周全,了解清楚实际情况。

另外,不要把与人的竞争摆出来,你在明,人家再暗,你不输谁输?

9、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话说太多了,运气会越来越差。

古人说,言过千言弃自伤。话说多了,对身体是一种损害。我以前曾连续直播3h,结束之后整个人感觉非常虚脱。

另外,话说的越多,出错的概率就越高。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现在网络上很多人断章取义,胡乱剪辑,稍不注意就会被推上风头浪尖。

所以,老子告诉我们,一定要少说话。

第23章开头就有:希言自然。

少言寡语才合乎自然。其实不仅是说话,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没有从一而终的。

比如“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为啥不能一直刮风下雨,因为太多了不合乎规律。

1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出自第40章。

反:循环往复,动:运动规律。

意思是:循环往复就是道运行的规律,柔弱幽微是道处事的方法。

物极必反,做事情不要太极端,巅峰时期及时保持质朴,这样才能一直往上走。

在第77章里,也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道会去损害那些自认为很了不起的,会去帮助那些很弱小的人。

大自然永远是一个平衡体。包括地球在太阳系,太阳系在银河系,银河系在整个宇宙中,都有一个平衡关系在。

人类如果破坏大自然,就会遭到报复,比如洪水,或者大旱。

人也一样。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很牛,很厉害,那之后就不会顺利。

这句话也告诉我们,要谦虚,多努力,不要懈怠。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道德经》中最经典的10句话,说尽人生哲理》为推书网注册网友“蔷薇书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道德经》中最经典的10句话,说尽人生哲理》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27514.html

(0)
上一篇 2024-05-22 14:58
下一篇 2024-05-22 15:40

相关推荐

  • 团队准备解散了

    今天⽂章会有点不⼀样,我的朋友⽼张,之前联系过⼀段时间,然后现在跟我说他在做的这个业务公司已经开始不赚钱。 找我说他们团队准备解散了,就是因为选择错了赛道,整个业务都不盈利了,⾃⼰中年危机也要近了,现阶段不知道该怎么办? 问我有没有合适的副业可做,副业这个问题,其实我之前也说过很多次了,但要说到靠谱的副业,我第⼀推荐的就是小红书。 从去年开始,互联⽹上呜呼哀哉⼀⽚,⼤批⼈哭诉降薪、失业、裁员,⽣活质量难以保障。但我认识的⼀些⾃媒体朋友,当别⼈在为找⼯作发愁时,他们却凭借小红书混得⻛⽣⽔起。 以前⼤…

    2024-12-12 读后感悟
    00102
  • 34岁,参加书评大赛,得了一等奖

    9月份,我参加了无戒老师新书的书评大赛。 其实刚开始没想参加,并不是不想获奖,而是害怕万一获不了奖会尴尬。 后来还是一种想要胜利的欲望打败了犹豫不决。 参加了,还得了一等奖。有奖金,还有无戒老师的鼓励,夸赞,以及一些写作朋友发来的祝福。 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愉悦。 昨天在给读书会的小伙伴们批改作业的时候,有一个同学说,觉得中年很好。以前那种面对世事的懦弱和自卑,因为年龄的增加慢慢消散,中年更勇敢。 我有同感。 虽然我今年已经34岁了,但好像令我开心的、改变我生活的重大事件,都是在30+之后发生的。 比如裸辞,做…

    2024-10-16
    00163
  • 《天堂蒜薹之歌》读后感

    天堂蒜薹之歌读后感一 1986年,山东苍山县农民收获了大约一亿公斤蒜苔。外地到苍山的客户很多。但是县政府各机关都想利用权力捞好处。工商行政管理所提高摊位收费标准,每笔交易都要由他们过秤,借此收取大量的好处费。税务所也借机提高税收定金。交通局对外地车辆严加盘查,简直是吹毛求疵没事找事,提高罚款数额,以便给本单位发奖金。公路段在路口和桥梁等处设立岗哨收取过路费。苛捐杂税的大量增加,必然抬高了蒜苔收购成本,客户纷纷离开苍山。于是,大量蒜苔只好烂掉,当地农民对当局杀鸡取卵、赶走客户的行为非常气愤。他们聚集起…

    读后感悟 2023-06-04
    0038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