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跨年演讲中关于未来的49个预言,我最关心这10个(上)

罗振宇2025跨年演讲“来自未来的好消息”中,

首发了一本新书《预测之书》,

邀请了49位行业大咖,

对未来进行了大胆的预测,

包括哲学家、医生、城市研究专家、投资人、政治学者、科学家、生物学家、经济学家、文学教授、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媒体人等,

涵盖了科技、文化、教育等30多个领域。

所有预测中,

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AI

2024可以算是中国的AI元年,

基于国外ChatGPT为核心的国内AI

如雨后春笋般源源不断地涌出,

瞬间便占领了文字、图片、视频等领域,

未来AI的指数级发展,

和与行业的深度融合,

将是一个大的趋势,

不管你愿不愿意,

它或许真的会像计算机和互联网一样,

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关于其中的49个预言,

我最关注的有以下10个——

罗振宇跨年演讲中关于未来的49个预言,我最关心这10个(上)

01、六种能力将帮助你穿越周期

生涯规划师预测:

从2025年起, 

未来的3~5年, 

经济将结束萧条期, 

围绕新能源和AI技术, 

我们将迎来长达25年的上升周期, 

进入一个高质量发展的阶段。

传统型人才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

一横一竖,

就是所谓T型人才。

在未来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们需要在原T型人才的基础上,

叠加一种或多种能力,

形成复合型竞争力,

就是所谓的“π能力”:

创造价值、跨领域创新、AI、领导力、IP、守护心力的能力。

02、富足时代即将来临

我们这一代人将在有生之年看到富足时代。

支撑这个预测的三个认识:

一是世界上的资源本质上是无限的;

二是科技进步是加速进行的;

三是AGI(通用人工智能)即将实现。

富足时代人们对经济活动的主要贡献是消费,

人们不是靠生产而是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

人们工作不再是为了谋生, 

而是为了自我实现, 

人们之间将更少竞争, 

更多的是合作, 

我们会更有尊严, 

更不受驱使, 

更像人。 

03、我们可能是最后一批普遍需要工作的人

AI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

可以代替人类从事重复性劳动,

让人类“普遍工作”的概念失去必要性。

这种情况并非第一次发生:

农业社会,

人人参与农业生产才能养活整个社会;

到了工业革命时代,

机械的出现取代了大量体力劳动,

而如今,

我们可能正处在一个类似的拐点,

只不过这次机器取代的是脑力劳动。

我们生活的重心,

将逐渐从“为了生计而工作”, 

转向“基于兴趣的创造”。

04、未来的药不像药,病人不像病人

近年来,

核酸药物的出现,

正在颠覆我们对传统疾病治疗的认知,

传统药物以化学形式,

直接作用于疾病的生理过程,

干预因果关系链中的某个环节。

而核酸药物更像是一串“代码”,

研发人员就像是程序员,

了解哪种疾病需要调控哪种蛋白质,

就可以对核酸序列进行编码调控。

许多药物只需要半年注射一次,

就可以维持很久的疗效,

所以病人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觉得自己是病人,

只不过是半年去打一次疫苗而已。

05、一周工作四天或将实现

这个预测仍然基于AI的迅猛发展,

具身机器人的诞生已为期不远,

一旦成熟将胜任大量人类工作,

我们摆脱了高强度劳动模式,

每周工作四天将有可能成为现实。

 

罗振宇跨年演讲中关于未来的49个预言,我最关心这10个(上)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罗振宇跨年演讲中关于未来的49个预言,我最关心这10个(上)》为推书网注册网友“似时与书”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罗振宇跨年演讲中关于未来的49个预言,我最关心这10个(上)》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50762.html

(0)
上一篇 2025-01-06 12:31
下一篇 2025-01-06 21:43

相关推荐

  • 35岁全职妈妈,6点起床拍视频的一天!(6)

    新系列继续更新 她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也会拍视频。 因为她很喜欢文字,喜欢能够一眼看到结局的形式,喜欢那些常见的文字重新组合起来,脑海中浮现的很多种解释。 而拍视频,需要表现力,表达力,以及带动大家的情绪张力。 巧合的是,这三种她丝毫都不擅长。 当初选择读书这条路来作为迷茫生活的出口,是因为这是一件一个人就能做好的事。 明明可以把表达想法的文字原汁原味地写下来,却偏要经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读出来,还要剪辑,配上字幕,这不是吃预制菜的感觉吗? 不过,人们喜欢直接送上门的东西。 没错,最开始拍视频,她…

    2025-08-08
    0053
  • 王冰:深度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为广阔

    诸多经典著作一直强调个人主体意识的确立,努力凸显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人”,从而把人从君权、神权、宗法的压迫中解放出来。 当我们进行深度阅读的时候,我们在与这些经典著作的交流、碰撞、融汇中,获取一种重新探究生命、思考生活的新渠道及主体意识的自觉。 应该说,重新发现和张扬人自我的主体性,这是对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带来某种伤害的反拨,是对过度沉迷视频的一种脱离。进行深度阅读与思考,会使得我们感到自己还是一个站立的人,这也是中华文明进行现代转型与民族国家实现统一富强的前提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对经…

    2025-02-18
    00252
  • 这才是读书的终极意义:触发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 再次读《文心》,这句话击破了笼罩我这三年读书历程的黑暗。 曾想过,人生短短3万天,读得多才是好。 也曾想过,咬文嚼字,不懈钻研,像专家学者那样,将一些书狠狠地啃下来,才是好。 到今天才明白:原来,触发,才是读书的终极意义。 细细想来,以前虽不知触发这个概念,但我已不知不觉地践行了许久。   01   32岁能够坚持读书,是因为,读书触发了我。 2022年,我32岁,那时候我的状态是这样的: 文案编辑岗位,很安逸,工资不高,一眼就能看到头。孩子上幼儿园之后,…

    2025-01-13
    0024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