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跨年演讲中关于未来的49个预言,我最关心这10个(上)

罗振宇2025跨年演讲“来自未来的好消息”中,

首发了一本新书《预测之书》,

邀请了49位行业大咖,

对未来进行了大胆的预测,

包括哲学家、医生、城市研究专家、投资人、政治学者、科学家、生物学家、经济学家、文学教授、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媒体人等,

涵盖了科技、文化、教育等30多个领域。

所有预测中,

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AI

2024可以算是中国的AI元年,

基于国外ChatGPT为核心的国内AI

如雨后春笋般源源不断地涌出,

瞬间便占领了文字、图片、视频等领域,

未来AI的指数级发展,

和与行业的深度融合,

将是一个大的趋势,

不管你愿不愿意,

它或许真的会像计算机和互联网一样,

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关于其中的49个预言,

我最关注的有以下10个——

罗振宇跨年演讲中关于未来的49个预言,我最关心这10个(上)

01、六种能力将帮助你穿越周期

生涯规划师预测:

从2025年起, 

未来的3~5年, 

经济将结束萧条期, 

围绕新能源和AI技术, 

我们将迎来长达25年的上升周期, 

进入一个高质量发展的阶段。

传统型人才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

一横一竖,

就是所谓T型人才。

在未来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们需要在原T型人才的基础上,

叠加一种或多种能力,

形成复合型竞争力,

就是所谓的“π能力”:

创造价值、跨领域创新、AI、领导力、IP、守护心力的能力。

02、富足时代即将来临

我们这一代人将在有生之年看到富足时代。

支撑这个预测的三个认识:

一是世界上的资源本质上是无限的;

二是科技进步是加速进行的;

三是AGI(通用人工智能)即将实现。

富足时代人们对经济活动的主要贡献是消费,

人们不是靠生产而是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

人们工作不再是为了谋生, 

而是为了自我实现, 

人们之间将更少竞争, 

更多的是合作, 

我们会更有尊严, 

更不受驱使, 

更像人。 

03、我们可能是最后一批普遍需要工作的人

AI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

可以代替人类从事重复性劳动,

让人类“普遍工作”的概念失去必要性。

这种情况并非第一次发生:

农业社会,

人人参与农业生产才能养活整个社会;

到了工业革命时代,

机械的出现取代了大量体力劳动,

而如今,

我们可能正处在一个类似的拐点,

只不过这次机器取代的是脑力劳动。

我们生活的重心,

将逐渐从“为了生计而工作”, 

转向“基于兴趣的创造”。

04、未来的药不像药,病人不像病人

近年来,

核酸药物的出现,

正在颠覆我们对传统疾病治疗的认知,

传统药物以化学形式,

直接作用于疾病的生理过程,

干预因果关系链中的某个环节。

而核酸药物更像是一串“代码”,

研发人员就像是程序员,

了解哪种疾病需要调控哪种蛋白质,

就可以对核酸序列进行编码调控。

许多药物只需要半年注射一次,

就可以维持很久的疗效,

所以病人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觉得自己是病人,

只不过是半年去打一次疫苗而已。

05、一周工作四天或将实现

这个预测仍然基于AI的迅猛发展,

具身机器人的诞生已为期不远,

一旦成熟将胜任大量人类工作,

我们摆脱了高强度劳动模式,

每周工作四天将有可能成为现实。

 

罗振宇跨年演讲中关于未来的49个预言,我最关心这10个(上)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罗振宇跨年演讲中关于未来的49个预言,我最关心这10个(上)》为推书网注册网友“似时与书”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罗振宇跨年演讲中关于未来的49个预言,我最关心这10个(上)》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50762.html

(0)
上一篇 2025-01-06 12:31
下一篇 2025-01-06 21:43

相关推荐

  • 《活着》:“人只要活着,就是在不断成就着什么”

    在读《活着》的这段时间里,碰巧遇到了一件让我甚至于我的家人都很痛苦的一件事——我的母亲因病去世了。 在操办完她的葬礼后,我也读完了《活着》这本书。 在合上书的那一刻,我的脑中突然浮现出了日本著名作家藤野智哉在《可是,你还有你的人生呀》里面的一句话:“人只要活着,就是在不断成就着什么。” 01.活着,就是用一生来体验“活着” 福贵的这一生,享受过富贵,也经历过低谷,他的人生可以划分成五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他都有不同的体验。 第一个阶段是他的少爷时期,这时候的他仗着家里有几百亩地,吃喝嫖赌样样都沾,是当地有名的阔…

    2024-12-09
    00191
  • 我发现长期看书的人都有一个共性

    hello,这里是姗姗的小镇 在秋日的一个雨天,难得没有让自己忙碌地转起来,上午处理了最近一直悬在心头的一件事,准确来说我处理它的方式便是:放下。 事实上,解决很多问题的答案都是放下,割舍掉要拥有它的念头。我们很多时候的“不得”,都是因为想要的太多。 “我不要了” “任由它去吧” 当真正做到这些时,便会有前所未有的轻松。 处理完后,整个人异常的平静,于是拿起一本书去卧室,看了很久。 最近的阅读量又慢慢上来了,我发现长期看书,给我带来的最大益处,便是稳定的情绪,和内心的平静。 读《越过心中那座山》,里面有这么一段话…

    2024-10-17 读后感悟
    00334
  • 写作者的缺陷不是不自知,你为啥写不好?

    不善于描写细节的人总是粗枝大叶,同时自己想表达的都说不出道不尽。一个写作者的缺陷,往往不是他不自知,而是他无法超越自己,无法避免缺陷。 比如对着天空发出无病之呻吟,这是肤浅的抒情。仿佛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脱离了源头,成为单薄的存在。尝试挑战的人,每一次莫不是头破血流的败下阵来,很可能由此产生令人沮丧的无力感。 所以在充分掌握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思考和升华,会存在相当高的难度。 有些天然的诗人,他们是神选之人,不需要汲取更多外界营养而常有神来之笔,这样的人极为罕见。 更多的人,还不能称其为诗人,…

    2024-11-25 读后感悟
    0022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