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跨年演讲中关于未来的49个预言,我最关心这10个(上)

罗振宇2025跨年演讲“来自未来的好消息”中,

首发了一本新书《预测之书》,

邀请了49位行业大咖,

对未来进行了大胆的预测,

包括哲学家、医生、城市研究专家、投资人、政治学者、科学家、生物学家、经济学家、文学教授、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媒体人等,

涵盖了科技、文化、教育等30多个领域。

所有预测中,

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AI

2024可以算是中国的AI元年,

基于国外ChatGPT为核心的国内AI

如雨后春笋般源源不断地涌出,

瞬间便占领了文字、图片、视频等领域,

未来AI的指数级发展,

和与行业的深度融合,

将是一个大的趋势,

不管你愿不愿意,

它或许真的会像计算机和互联网一样,

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关于其中的49个预言,

我最关注的有以下10个——

罗振宇跨年演讲中关于未来的49个预言,我最关心这10个(上)

01、六种能力将帮助你穿越周期

生涯规划师预测:

从2025年起, 

未来的3~5年, 

经济将结束萧条期, 

围绕新能源和AI技术, 

我们将迎来长达25年的上升周期, 

进入一个高质量发展的阶段。

传统型人才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

一横一竖,

就是所谓T型人才。

在未来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们需要在原T型人才的基础上,

叠加一种或多种能力,

形成复合型竞争力,

就是所谓的“π能力”:

创造价值、跨领域创新、AI、领导力、IP、守护心力的能力。

02、富足时代即将来临

我们这一代人将在有生之年看到富足时代。

支撑这个预测的三个认识:

一是世界上的资源本质上是无限的;

二是科技进步是加速进行的;

三是AGI(通用人工智能)即将实现。

富足时代人们对经济活动的主要贡献是消费,

人们不是靠生产而是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

人们工作不再是为了谋生, 

而是为了自我实现, 

人们之间将更少竞争, 

更多的是合作, 

我们会更有尊严, 

更不受驱使, 

更像人。 

03、我们可能是最后一批普遍需要工作的人

AI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

可以代替人类从事重复性劳动,

让人类“普遍工作”的概念失去必要性。

这种情况并非第一次发生:

农业社会,

人人参与农业生产才能养活整个社会;

到了工业革命时代,

机械的出现取代了大量体力劳动,

而如今,

我们可能正处在一个类似的拐点,

只不过这次机器取代的是脑力劳动。

我们生活的重心,

将逐渐从“为了生计而工作”, 

转向“基于兴趣的创造”。

04、未来的药不像药,病人不像病人

近年来,

核酸药物的出现,

正在颠覆我们对传统疾病治疗的认知,

传统药物以化学形式,

直接作用于疾病的生理过程,

干预因果关系链中的某个环节。

而核酸药物更像是一串“代码”,

研发人员就像是程序员,

了解哪种疾病需要调控哪种蛋白质,

就可以对核酸序列进行编码调控。

许多药物只需要半年注射一次,

就可以维持很久的疗效,

所以病人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觉得自己是病人,

只不过是半年去打一次疫苗而已。

05、一周工作四天或将实现

这个预测仍然基于AI的迅猛发展,

具身机器人的诞生已为期不远,

一旦成熟将胜任大量人类工作,

我们摆脱了高强度劳动模式,

每周工作四天将有可能成为现实。

 

罗振宇跨年演讲中关于未来的49个预言,我最关心这10个(上)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罗振宇跨年演讲中关于未来的49个预言,我最关心这10个(上)》为推书网注册网友“似时与书”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罗振宇跨年演讲中关于未来的49个预言,我最关心这10个(上)》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50762.html

(0)
上一篇 2025-01-06 12:31
下一篇 2025-01-06 21:43

相关推荐

  • 小草无事可做:弃绝社交,大女主不需要婚姻

    目下,越来越多的独立女性选择不婚,甚至选择单身带娃也不要婚姻。这种选择无疑令男性感到不安。 因为说到底,在婚姻中男性得到的福利更多。一百多年来,婚姻家庭生活与男性的事业工作毫不冲突,因为他们不需要怀孕生产哺乳做家务,即使在子女长大过程中缺席也被视为理所当然。 而女性一觉醒,男人就恐慌。 其实,不需要婚姻的女性,一百多年前就有了。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伊丽莎白·狄金森1830年12月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小城阿默斯特。她在家中排行第二。 一般家中的第二个孩子在更小的孩子出生以后,就处于相对孤独的地位。长子和更小的孩子…

    2024-12-11
    00353
  • 《原生家庭》:这5种有毒的父母,会让孩子付出一生的代价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叫“虎毒不食子”。 似乎全天下的父母都会近乎偏执地认为,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好。 可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却会在成年以后,慢慢地呈现出来各种各样的问题,让他们迷茫于自己的感情和婚姻问题,困惑于自己的职场社交问题,更会隔三岔五地迷失自己,找不到人生的方向甚至意义。 如果追根溯源,你便不难发现,他们成年后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显性或隐性的性格缺陷,大多数都是来自原生家庭在童年时期对他所造成的各种各样的伤害。 他们并不能去责备甚至是怪罪自己的父母,只能默默地独自咀嚼那些伤害所…

    2024-12-30
    00389
  • 托尔斯泰:永远不要结婚

    最近在看《战争与和平》,书中的安德烈公爵对皮埃尔说: 永远,永远不要结婚,我的朋友。 说这段话的时候,他的妻子正在孕期,为了逃离婚姻,他准备去参加战争。 我很少写关于婚姻的观点,因为我自己的婚姻,其实是糊里糊涂的,既谈不上十分幸福,也说不上悲惨,就跟父辈们一样,努力奋斗抚养孩子,日复一日而已。 但我认为,婚姻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结婚可以让两个人更幸福,而不是为了所谓的传宗接代。 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那结婚自然没有什么意义。 托尔斯泰借安德烈之口,说出了一条关于婚姻十分可信的真理: 如果你不十分了解一个…

    2024-09-04
    0048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