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读瑞·达利欧的《原则》,你就不精神内耗了

狠狠读瑞·达利欧的《原则》,你就不精神内耗了

你好,我是微月~

不知从何时起,内耗成了一个热门词,人们或多或少用它形容自己。

可到底什么是内耗?

心理学博士理微尘写过一本书——《我的外婆,从不内耗》。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内耗就如一块橡皮,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反复摩擦,最后擦掉了真正的自己。”

 

内耗可能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所产生的心理能量丢失。

既达不到理想状态,又无法接受现实,陷入做与不做一些事的思想斗争里,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情绪。

前段时间,我很想多花点时间学习,可总是被生活中各种突发情况牵绊,目标完成率很低。

 

我一边害怕落后,一边又没精力兼顾,老在犹豫该不该放弃,这估计就是内耗。

最近读完瑞·达利欧的《原则》,突然发觉,只要学会运用一些原则,精神内耗将大大减少。

书中这3条原则,深深治愈了我,希望也可以治愈你。

狠狠读瑞·达利欧的《原则》,你就不精神内耗了

01.做一个超级现实的人 痛苦+反思=进步

瑞·达利欧说:“理解现实,接受现实,处理现实问题,即是务实的,也是美妙的。”

做一个超级现实的人,是指理解并接受现实,直面问题。

生活就像通关游戏,通过一关又有下一关,困难重重。

可人的本性有逃避倾向,遇到困难第一反应是逃跑。

为什么会这样?

远古时代生存环境恶劣,人类想活下去,就要随时做好与猛兽斗争的准备。

打不过怎么办?赶紧逃。

这种“逃”的基因刻在祖先骨子里,一代代流传下来,让我们对危险保持高警惕,时刻做好溜走的准备。

但很多现实问题,是逃不掉的。即使你不愿面对,它也不会主动消失。

18年我从杭州跑到贵阳买过一套房,当时是这样想的:贵阳是省会城市,价格一定会涨;恒大是大地产,交付和物业没问题。

过几年卖掉能赚不少钱,比上班存钱来得快;要是不想卖,每年夏天还能去贵阳避暑,住自己的房子。

没想到恒大资金出问题,差点烂尾;好不容易房子拿到手,价格跌的一塌糊涂。现在0首付出售,也没人要。

 

房子更是一次都没住过,有那钱装修,不如拿来住酒店,方便,舒适,还不用收拾。况且,好玩的地方那么多,也未必想去贵阳。

这套房子已经花了我50多万,每个月还要还银行按揭,继续亏。有时真想摆烂不管了,反正越还越亏,不如把钱拿来吃喝。

房子卖不出去,亏本厉害,而我还要继续支付房贷,这就是现实。

 

我哭,我恨,我后悔,我怨天尤人,有用吗?没用。

投资失败亏损50万+,这个结果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

那怎么办?认清现实,理解现实,接受现实。

接纳现实之后干什么?复盘。

书中有这样一个公式:痛苦+反思=进步

 

应用到我买房这件事,亏钱是令人痛苦的,但我可以反思这件事,吸取教训。

下次就不会再脑子发热,跑到很远的城市买房,投资前一定先评估风险。

人有时候很天真,明明现实摆在那里,不仅不承认,还期望事情自动变好。

状况没好转会怎样?转头责怪自己,攻击自己,加重心理负担。

与其纠结那些不可改变的现实,不如接受它,回顾失败原因,从中获取经验。

勇敢面对现实,你就没理由内耗了。

狠狠读瑞·达利欧的《原则》,你就不精神内耗了

02.培养有价值的习惯 让人生自动导航

杜克大学研究表明:“人每天有40%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由决定促成的,而是出于习惯。”

回想一下:你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做什么?先刷牙?先洗脸?先刷朋友圈?

你通常穿哪双鞋出门?爱去哪里买早餐?早餐吃什么?店里吃还是路上吃?常走哪条路上班?

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干什么?先擦桌子?先清洗水杯?还是先看邮件?

空闲时经常做什么?看电视?嗑瓜子?刷抖音?看书?听歌?运动?逛街?旅行?

上面的问题,我问100个人,可能就有100种答案。

受习惯驱使,每个人每天自然而然做出大量选择,重复同样的行为。人与人之间不同的习惯,将大家导向不一样的人生。

瑞·达利欧指出,人应该“善择自己的习惯”,并培养有价值的习惯。

什么是有价值的习惯?

有价值的习惯是指做的当下不一定令你快乐,甚至有点痛苦,却能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习惯。

比如,瑞·达利欧有个习惯是,利用痛苦激发高质量思考。

这习惯非常费脑,却能让他搞清楚痛苦的根源是什么,以及该怎样处理痛苦,进而提高做事效率。

这是一个有价值的习惯。

郭沫若有个习惯是,随身携带纸笔,遇到有趣的事就记下来。这习惯有点麻烦,却让他积累大量素材,写作文思泉涌。

这也是一个有价值的习惯。

有价值的习惯,就像灵敏的汽车导航系统,让你轻松跟着走,到达想要的目的地。

怎么形成有价值的习惯?

首先,你得区分哪些是有价值的习惯,将它们纳入计划。你可以写在手机便签里,或者设成屏保提醒自己。

接着,频繁执行这些习惯,形成常规动作。最好定下时间、地点、任务量,比如,每天路上坐地铁,打开微信读书,阅读30分钟。

最后,成功养成一个好习惯,狠狠奖励自己。买东西,看电影,去旅行,做那些你一想到就能嘴角上扬的事,给自己足够的激励。

花时间培养有价值的习惯,你就没空内耗了。

狠狠读瑞·达利欧的《原则》,你就不精神内耗了

03.确定事情的优先顺序 做好ABC时间管理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这也想做,那也想做,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我经常会有这种感觉,并因此感到懊恼。

书中有条原则:“先把你的'必做之事'做完,再做你的'想做之事'”。

其实,不是每一件事都值得做。哪怕要做,也有优先顺序,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

美国管理学家莱金曾提出过ABC时间管理法,是指按重要性将事情分为A、B、C三类,按照这个顺序依次完成目标。

A类事情:非常重要,必须要做,不做有灾难性后果。比如,一个重要会议,不参加老板将解雇你;一场重要考试,不去考会挂科。

B类事情:比较重要,做了有好处,不做没太大坏处。比如,看一本书,读完会有收获,不读也没什么大问题。

但B类事情根据重要性和紧急程度,有时也会变成A类。比如,我有一篇临近ddl的书评约稿,就必须尽快读完书,写出文章交稿。这时,B类就变成A类。

C类事情:不重要,别浪费时间去做,能拖就拖。比如,花5小时从杭州坐高铁到长沙,买一杯茶颜悦色奶茶。

这件事时间经济成本高,却没什么价值,属于C类事情。你不如花钱请人代买,或者叫外卖喝别的。

我们可以用ABC时间管理法,对生活中的事项进行分类。一般来说,A类事情在所有事情中占比不超过20%,B类30%左右,C类约50%。

 

但A类事情却能带来最大价值,B类次之,C类最后。

所以,从优先顺序来讲,应该先做A类,再做B类,最后C类。

从时间总量来看,应该将大部分时间花在A类,再是B类,C类越少越好。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做少许事情而做得很好,胜于做许多事情而做得很糟。

妥善管理时间,你就没必要内耗了。

狠狠读瑞·达利欧的《原则》,你就不精神内耗了

04.写在最后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基于自身几十年管理生涯与生活经历,提炼出500多条经验,创造出《原则》这本书。

不管你是因为什么而内耗,你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行动指南,助你放下烦恼。

杨绛曾说:“你迷茫的原因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

读书是一种思维训练,也是一种精神享受,能给你补充崭新的知识,也能给你抚慰受伤的心灵。

最美人间四月天来了,读起来吧。

只要愿意,你就可以不断从书中汲取养分,驱逐内耗,治愈迷茫和焦虑。

狠狠读瑞·达利欧的《原则》,你就不精神内耗了

作者l 微月

来源 l 微月在读书(ID: weiyuegogogo)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YoYomom52)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狠狠读瑞·达利欧的《原则》,你就不精神内耗了》为推书网注册网友“微月在读书”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狠狠读瑞·达利欧的《原则》,你就不精神内耗了》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26080.html

(0)
上一篇 2024-04-19 09:59
下一篇 2024-04-19 10:15

相关推荐

  • 推书网精选书单共享20230519

    《帝制的终结》 作者:杨天石 内容简介: 本书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再现了辛亥革命这一段风云激荡的历史,从当权的载沣、袁世凯到主张改良的康有为、梁启超,再到践行革命的孙中山,持各种政见的历史人物一一涌现。全书充满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动人细节,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给人很强的现场感。 作者不是简单地铺陈陈旧的史料,而是充分挖掘尚未被学界利用的新资料,采择众说,同时又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书中处处可见其犀利独到的观点。 作者介绍: 杨天石,笔名江东阳、苏人、吴之民、梁之彦等,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

    2023-05-19 好书推荐
    00168
  • 《放学后》:东野圭吾早期神作,让他一举成名!

    之前引发广大关注的杭州来女士失踪案,闹得沸沸扬扬,主要起因是53岁的来女士凌晨从家中消失,小区监控竟然毫无痕迹。 来女士的失踪没有任何征兆,没有任何线索,家中只少了一件吊带睡衣,就像是人间蒸发一样。 案件因过于蹊跷,引起了网友们热烈讨论。 从作案动机到作案手段,从怀疑来女士的丈夫到侄子,每个人都作出了充分的推理。 “丈夫表情不对”,“他侄子太淡定了”,“一般人怎么可能知道只少了一件吊带”,“真相只有一个”…… 甚至有人先见性的指出要查用水量的问题。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看着《柯南》、《福尔摩斯》、东野圭吾长大的,扑…

    2024-04-18 好书推荐
    00193
  • 荆图有声 | 读杰克·伦敦,唱响生命与野性的赞歌

    云图数字有声图书馆 读名家系列 生命与野性的赞歌 READ JACK LONDON. 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1916),原名约翰·格利菲斯·伦敦,出生于旧金山一个破产农民的家庭。自幼家境贫困,他不得不从事各种体力劳动,当过童工、装卸工、水手等,后来还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这些丰富的经历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杰克·伦敦的作品充满了对生命和自然的原始崇拜,张扬着精神自由的气息,对生命粗犷的呼喊。他一生创作了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短篇小说和故事,以及3部剧本等,被誉为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01.《热爱生命…

    2024-12-12 好书推荐
    001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