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慧:《当你老去》爱情就是心甘情愿地上当

伊塔洛·斯韦沃(ItaloSvevo,1861-1928)原名埃托雷·施米茨(EttoreSchmitz),意大利犹太商人兼小说家。他大器晚成,60岁后才写出成名作《季诺的意识》,是20世纪最出色的意大利小说家之一。他与乔伊斯是忘年交,丰富的阅历给乔伊斯灵感塑造出了《尤利西斯》中的布卢姆。

伊塔洛·斯韦沃
伊塔洛·斯韦沃

想读伊塔洛·斯韦沃的这本《当你老去》,首先是因为被它的名字吸引,它让我不禁想到叶芝的诗作“当你老去”(“WhenYouAreOld”),那是一首对于不可得的爱情的独白。

23岁的爱尔兰诗人叶芝,爱上了比自己小一岁的女演员茅德·冈昂。这位冈昂女士不仅美丽,而且同情被英国欺压的爱尔兰人,相同的世界观让叶芝为之倾倒,并多次向其表白求婚,却一再被拒绝。为了让冈昂明白自己的爱与众不同,叶芝用浪漫的诗句描绘,即便她老去,他仍旧爱她“那圣洁的灵魂、经历岁月后忧伤的面容和炉火旁佝偻的身躯”,他希望自己会一直在她身边,永不离去。

斯韦沃的《当你老去》同样以爱情为主题,它是一本充满着心理独白的意识流小说。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它讲述的是一个老男人爱上了一位漂亮的年轻女子,迷失了自我,捎带着还害了自己的朋友和相依为命的妹妹的故事。当人类陷入爱情的痴狂,真是没有道理可讲。
作家库切曾经写过“他与他的人”,讲作者与作品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读斯韦沃的这部作品,也让我有同感——不论是该书的作者,还是书中的人物,都属于那种生活在夹缝中的局促人。
斯韦沃的原名是埃托雷·施米茨(EttoreSchmitz),出生于第里雅斯特(该地现属意大利、当时属奥地利),他的父亲是德国犹太玻璃商,母亲为意大利犹太人。他喜欢写作,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作家,甚至他比詹姆斯·乔伊斯更早地开启了意识流写作手法,但是在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写作天赋并没有被读者赏识,而必须以经商谋生。他的艺术成就能够被读者发现,要归功于曾经给他做过英文家教的詹姆斯·乔伊斯的肯定与推荐。乔伊斯借用自己的声望,帮助推广他的《季诺的意识》。
现在,评论界经常将这位意大利作家与英国的乔伊斯和法国的普鲁斯特相提并论。但是,因为他的母语为第里雅斯特的当地方言,第二语言是德语,因而他的意大利文被部分批评家批评为不太纯正地道。
《当你老去》中的主要人物有四个:奥米利奥、奥米利亚、安吉丽娜和斯蒂凡诺·巴利。这些名字有着典型的意大利语特征,都以元音结尾,读起来很浪漫美妙,但是故事情节却并不那么美妙。与小说作者斯韦沃本人的经历相似,故事的主人公奥米利奥同样过着一种局促的生活。奥米利奥写过一本小说,不温不火,不足以让其以写作为生,所以正式工作是商业保险公司的职员。现实中的斯韦沃,是一位结了婚、并受到妻子家庭的经济提携、经济收入还不错的商人,所以他才有经济能力请年轻的乔伊斯做他的英文家教。小说中的奥米利奥是一位没有爱情经验的老男人,和自己的妹妹奥米利亚相依为命。
妹妹奥米利亚对哥哥非常依赖,同时也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但是,他觉得生活就像死水一潭,总是渴望有什么力量能让他摆脱孤独、悲伤和挫折感,直到一个漂亮的年轻女子安吉丽娜进入他的生活中。她的青春和美貌产生了一种魔力,让他心醉神迷、失去了自我。似乎他的文学创作和生活都迎来了第二春,他与自己的妹妹交流这种感觉,以为妹妹会像他自己一样开心,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安吉丽娜的赞美与描述是在妹妹痛苦的心灵伤口上撒盐。
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妹妹找到了一个渠道排解自己的被抛弃感,她爱上了奥米利奥的朋友巴利,做了无数次关于巴利的春梦。但是根本不了解妹妹心理、一心想着安吉丽娜的奥米利奥,自以为是地砍断了妹妹好不容易找到的这根救命稻草——他不再让巴利来家里做客。最后,不知道如何表明自己想法的妹妹精神失常,失去了爱的滋润,最终不被理解地死去了。
即便到小说的结尾处,奥米利奥都没有走出对安吉丽娜的痴狂迷恋;他对其既爱又恨的那种摇摆不定的自我辩解,一直持续到小说的结尾。与他相依为命的妹妹刚刚去世,而他的心里还在想着安吉丽娜。当他知道安吉丽娜和一个银行出纳私奔,他觉得痛苦与怨恨,然后竟然还会去安吉丽娜的家,接受了安吉丽娜妹妹的亲密拥吻。不过他倒没有成为纳博科夫笔下那位迷恋洛丽塔的亨伯特,而是选择像父亲一样慈爱地安抚了一下那个小女孩,然后离开了。
爱的激情过后,他又回到自己原来那种对“安静与安全的热爱”,但是此时此刻,他既失去了安吉丽娜,也失去了奥米利亚。不知道斯韦沃在写作的时候是否想表达这样的想法:这个自以为是的老男人奥米利奥不仅毁了自己的生活,也毁了妹妹和好朋友的生活。不过,小说最后的四个段落似乎是在赞赏一个男人为什么会迷恋一位年轻的女性,因为文中说安吉丽娜的美貌与青春变成了一种象征,一种奥米利奥对生活激情的渴望。

王敬慧:《当你老去》爱情就是心甘情愿地上当
这样读来,奥米利奥所爱恋的其实不是安吉丽娜这个人本身,他渴望的是生活中的一丝激情,而他的爱是孤独绝望者的挣扎。在挣扎中,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Sugardaddy”。可悲的是,他还不是一个真正有钱的人,需要节衣缩食才能有一点钱来取悦一个根本不在意他的女孩子。爱情真是一个说不清的话题,正如张爱玲所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便一头撞上了南墙,心甘情愿头破血流。
爱情哪有什么道理可讲?不论是张爱玲,还是叶芝,抑或是《当你老去》中的奥米利奥,对于生活在夹缝中的人生而言,爱情就是心甘情愿地上当。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对无望的爱朝圣般地追寻,或者说爱和恨之间复杂的张力,也成为他们进行文学创作的激情与灵感。(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敬慧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王敬慧:《当你老去》爱情就是心甘情愿地上当》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王敬慧:《当你老去》爱情就是心甘情愿地上当》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121.html

(0)
上一篇 2018-10-26 16:27
下一篇 2018-11-01 15:22

相关推荐

  • 树语皆情语-树荫的温柔精彩书评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是鲁迅先生常被人揶揄的名句,细品之下却为这寥寥数语勾勒出的情景交融所折服。 树语由来是情语,法国历史学家阿兰·科尔班在缀满树语的专著《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中表达了这一观点。伊甸园中的故事发生在苹果树下,神话传说中的魔幻之树令人难以置信,人类在树上刻下印记几乎是种本能,任岁月的痕迹加深往昔记忆,顺带为不同品种的树赋予性格。树,见证历史也传播文化。 旁征博引的科尔班当然也没有遗漏那些与今天理解不同、略显吊诡的故事:譬如…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276
  • 《百界歌》书评:喜欢一个人久了,是执念

    九鹭非香的众多小说大多是诙谐轻松的,但是每个故事却不那么轻松。她的笔触总是能够触及人物灵魂的深处,而故事的立意又通过这些人物表达生发出来,让读者热泪盈眶。她笔下的人物每一个都那么可爱,真实而不做作,让人发自内心的喜爱。读者在阅读她的小说,就像在触碰每一个心碎的灵魂,去体味人生百味。

    2020-04-30 图书评论
    00496
  • 勇气第一,行动第二:《行动的勇气》精彩书评

    书 名:行动的勇气 作 者:本·伯南克 原作品:The Courage to Act: A memoir of a crisis and its aftermath 译 者:蒋宗强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页 数:604 页 定 价:78 元 装 帧:平装 ISBN:9787508659794   当然,我知道这注定会是一个充满争议性的标题。勇气第一行动第二,或者行动第一勇气第二,就像我们的各种辩论赛选手经常会碰到的一个议题:到底是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如是这…

    2023-07-11
    0031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