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份的热闹》书评

朋友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从和女孩子们同居的屋子里搬了出去,开始一个人住的生活。我问她感觉怎么样,她说很好。
和她聊完之后,我乘地铁5号线回家,我家在北二环外的一片老城区,这里是老年人的地盘,所以日常目光所及,人群的移动速度是正常速度x0.8。

家附近有很多装修简朴的老式超市,在吃了几次闭门羹之后,我摸清了每家店的开、关门时间,卖菜阿姨和卖肉小哥对我已经有些印象了,隔壁花店的大叔也会因为我多次消费而给我便宜几块钱。
不久前才下单的紫砂电炖锅里,如今已经有了淡淡的痕迹,怎么洗刷都无法去掉。这是盛了多次隔夜汤的结果,也是一个人生活的尴尬痕迹。
没有了公司食堂之后,我的厨艺突飞猛进,我凭着天赋和南方女孩对汤的热爱,学会了用各种各样的食材为自己补充营养:莲藕排骨汤、山药排骨汤还有银耳雪梨汤。
一个人生活之后,口腹之欲多过了结交新朋友的欲望,喜欢咀嚼多过于交谈。

《一人份的热闹》书评

来北京半年多,房租交了两三万。这笔生活体验费终究花得值得,我从混沌生活里打捞出了很多自己细细碎碎的习惯,摸清了自己的脾性——时而柔软、时而矫情。
大学四年,在宿舍里睡了四年,是有朋友约着吃饭的四年,随时可以找到人闲聊的四年。这样“热闹感唾手可得”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现在的我拥有的是工作之余大把的独处时间,以及形形色色的生活经验。
有个之前工作时认识的男生住我家附近,两家的距离步行不超过三分钟。第一次得知互为“邻居”后,我们结结实实地拥抱在了一起,
因为,在北京这样一个地方,有个人离你住的地方仅仅靠步行就能抵达,实在是奇迹。

他是个可爱男孩,我们时常如闺密般亲密玩耍,他也是个写作狂魔,常常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直到深夜,忽然发现冰箱里空无一物,于是发微信撒娇:
“老铁,出来吃夜宵吗?饿死了。”
那时我都擦好面霜准备睡了,收到微信后犹豫片刻,想起了冰箱里还有两个微波玉米。两分钟后,我拿个小纸袋装了一个玉米、一些零食和两个橘子,披上外套素颜下楼去。
附近的川味火锅店营业到一点半,店里只剩我们两个,可我们还是点了几个“大菜”,闲聊时笑得花枝乱颤,把竹筛子一并笑到了锅里,又哈哈大笑着把油乎乎的竹筛子捞起来。
我们认识不过两个月,在吃过那次深夜火锅之后至今没有再见过,他去了中国台湾,我每天看书、写稿,偶尔开开会见见编辑。
我们的生活回到各自的正轨,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在北京,我和很多人的关系都是这样,忽然聚起,忽然分离,长时间失联后又会因为某些奇怪的契机再次在同一张饭桌上相遇。
大家都是真心将对方看作朋友,也是真心没有时间过多招待朋友。
这是成年人的“行规”——不企图过度浪费对方的时间,也不给予对方陪伴的机会。

有时候会觉得一个人待着难受吗?
会。
不舒服并不是因为没朋友,而是总一个人住太安静,没有人情味,没有烟火气儿,显得有些寂寥。
每当这种时候,我就会收拾好包出门,去东大街那一片的咖啡店工作,在洒满阳光的小院子里打开电脑,点一杯咖啡,看看书或者改改稿,或者偷听别人说话。
秋日阳光明媚,有飞鸟落满房檐,我停下来为它们拍一些图,路过的拄着拐杖的老爷爷也顺着房檐的方向观望了一会儿。
我最喜欢秋天,是因为它不热烈,但又不是生气全无。这和我很像。
我在本质上其实不是一个乐观积极的人,但好在对发生过的事比较健忘,于是性格多温和与包容。

《一人份的热闹》书评

我回首看过去写的文章,会被那些盎然的朝气和无畏感动,但更多的还是对盲目自信的羞赧,有时候也会想:读者就是喜欢看我励志的样子,为什么不表达得更加慷慨激昂一些呢?
抱歉,维安好像渐渐做不到了呢。
仿佛夏日的太阳沉入秋日的湖水,焦灼感逐渐被熄灭,变成了一轮温和的月亮。相比曾经期待在湍急的河流里激流勇进,或者在开阔的海面上扬帆加速,现在的我开始偏爱那种慢一点、静水流深般的生活。
想要把自己的生活和精神拆解,条分缕析地明确每个部分,当它们逐渐被平稳地架构,就不会轻易动摇。
在这个大部分人在探寻成功路径和方法论的时代,我想要把大部分的精力用于观察和筛选,找到适合我自己的,可以体面且愉悦地生活的策略。

《一人份的热闹》书评

前段时间看到一句话:人不一定需要恋爱,但需要“恋爱感”。所谓的“恋爱感”指的是一种每天都像谈了恋爱一样,有朝气蓬勃的感觉。
不过据我观察,我在大部分成年人身上找不到这样的感觉,他们反而有些像干瘪的苹果——向内收缩、坍塌,甚至表皮都起了褶皱,这是长时间孤独和内耗的结果,恋爱并不能让他们重生。让他们重生的,反而是漫长的寂寞构建出来的空间。
先爱自己,再爱别人,而后被爱,应该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我们需要的“独自感”,不是single(单身),不是lonely(孤独),而是alone(一个人)。
或者叫,一人份的热闹。
那些一个人自娱自乐时创造出来的热闹,为我们带来丰盈的汁水和坚硬的内核,帮助他们架起自己的骨架,并填充肉瓤。(文/尹维安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一人份的热闹》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一人份的热闹》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964.html

(0)
上一篇 2020-05-14 15:27
下一篇 2020-05-15 09:55

相关推荐

  • 《蔓蔓青萝》特别版之乌衣骑新年见面会

    眼镜娘主持阿莫:欢迎收看(拖长音N秒)――《蔓蔓青萝》特别版之新年见面会。 (1) (粉丝观众掌声鲜花)今天几位嘉宾,可谓是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在《蔓蔓青萝》的开播初段,还只是些比路人还惨,只能与树共舞的蒙面小忍者。但是,托了他们主子的福,终于有机会摘除面具,重见光明,抑郁了多年的风骚瞬间发功,拍电影,拍广告,出唱片,风靡全城,好死不死(……)地迷倒千万纷纷拜倒在忍者裤下的男男女女。《蔓蔓青萝》结束有一段时间鸟,相信各位占沙发的撒花的拍砖的,都很想知道这些害人精们最近的生活。有请青玉坊电视台的王牌接…

    图书评论 2023-07-15
    00442
  • 《安息日》精彩书评:相逢于乐园

    《安息日》开始描绘了梦幻而苍白的世界,梅瑟塔尔陛下获得永生,一转眼又回到了门前,无数次命运的开始。 这扇门是干什么的?通向何处?为什么不推开?大概是厌倦了无数次的循环轮回吧。选择一条不一样的路,迎接新的开始。 阿贵一睁眼变成了机器人,腹肌大长腿漂亮脸蛋全都不见了!整个人都不好了。穿越到不知多久以后,脑容量变成了芯片容量不够,拉低了平均智商。不过这些阿贵都没有介意,他决定随遇而安,每天在生活中寻找乐趣,用碎碎念洗礼小梅。今天的阿贵,依旧很热爱生活呢。 荣贵同学一直在努力的用自己理解的方式习惯机械身体…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469
  • 张书琴:埋葬在故里的月光

    读罢,我怅然地望着远方。在意识朦胧间,我又一次回想起那个我生活了二十年的村庄。 ——题记 这是一本让我读着读着,就想要落泪的书。仍记得,好几年前人们就在思考:城乡变革究竟给村庄带来了什么?在这本书里,作者或许并没有讲述所有的变化,但我依旧能够感受到,那小小的村庄发出的些微历史的叹息。 塔尔坪,在“我”的心目中最大的意义,就是它见证了“我”与所爱的亲人之间的生离死别。在村民的一次次谋求生计的樵采里,在树木一阵阵无声叹息的告别中,炭笔在小屋的墙上画下一道又一道的痕迹,在困苦里长大的孩子,终究背负着故乡的期盼…

    2023-06-07
    00586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