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份的热闹》书评

朋友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从和女孩子们同居的屋子里搬了出去,开始一个人住的生活。我问她感觉怎么样,她说很好。
和她聊完之后,我乘地铁5号线回家,我家在北二环外的一片老城区,这里是老年人的地盘,所以日常目光所及,人群的移动速度是正常速度x0.8。

家附近有很多装修简朴的老式超市,在吃了几次闭门羹之后,我摸清了每家店的开、关门时间,卖菜阿姨和卖肉小哥对我已经有些印象了,隔壁花店的大叔也会因为我多次消费而给我便宜几块钱。
不久前才下单的紫砂电炖锅里,如今已经有了淡淡的痕迹,怎么洗刷都无法去掉。这是盛了多次隔夜汤的结果,也是一个人生活的尴尬痕迹。
没有了公司食堂之后,我的厨艺突飞猛进,我凭着天赋和南方女孩对汤的热爱,学会了用各种各样的食材为自己补充营养:莲藕排骨汤、山药排骨汤还有银耳雪梨汤。
一个人生活之后,口腹之欲多过了结交新朋友的欲望,喜欢咀嚼多过于交谈。

《一人份的热闹》书评

来北京半年多,房租交了两三万。这笔生活体验费终究花得值得,我从混沌生活里打捞出了很多自己细细碎碎的习惯,摸清了自己的脾性——时而柔软、时而矫情。
大学四年,在宿舍里睡了四年,是有朋友约着吃饭的四年,随时可以找到人闲聊的四年。这样“热闹感唾手可得”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现在的我拥有的是工作之余大把的独处时间,以及形形色色的生活经验。
有个之前工作时认识的男生住我家附近,两家的距离步行不超过三分钟。第一次得知互为“邻居”后,我们结结实实地拥抱在了一起,
因为,在北京这样一个地方,有个人离你住的地方仅仅靠步行就能抵达,实在是奇迹。

他是个可爱男孩,我们时常如闺密般亲密玩耍,他也是个写作狂魔,常常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直到深夜,忽然发现冰箱里空无一物,于是发微信撒娇:
“老铁,出来吃夜宵吗?饿死了。”
那时我都擦好面霜准备睡了,收到微信后犹豫片刻,想起了冰箱里还有两个微波玉米。两分钟后,我拿个小纸袋装了一个玉米、一些零食和两个橘子,披上外套素颜下楼去。
附近的川味火锅店营业到一点半,店里只剩我们两个,可我们还是点了几个“大菜”,闲聊时笑得花枝乱颤,把竹筛子一并笑到了锅里,又哈哈大笑着把油乎乎的竹筛子捞起来。
我们认识不过两个月,在吃过那次深夜火锅之后至今没有再见过,他去了中国台湾,我每天看书、写稿,偶尔开开会见见编辑。
我们的生活回到各自的正轨,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在北京,我和很多人的关系都是这样,忽然聚起,忽然分离,长时间失联后又会因为某些奇怪的契机再次在同一张饭桌上相遇。
大家都是真心将对方看作朋友,也是真心没有时间过多招待朋友。
这是成年人的“行规”——不企图过度浪费对方的时间,也不给予对方陪伴的机会。

有时候会觉得一个人待着难受吗?
会。
不舒服并不是因为没朋友,而是总一个人住太安静,没有人情味,没有烟火气儿,显得有些寂寥。
每当这种时候,我就会收拾好包出门,去东大街那一片的咖啡店工作,在洒满阳光的小院子里打开电脑,点一杯咖啡,看看书或者改改稿,或者偷听别人说话。
秋日阳光明媚,有飞鸟落满房檐,我停下来为它们拍一些图,路过的拄着拐杖的老爷爷也顺着房檐的方向观望了一会儿。
我最喜欢秋天,是因为它不热烈,但又不是生气全无。这和我很像。
我在本质上其实不是一个乐观积极的人,但好在对发生过的事比较健忘,于是性格多温和与包容。

《一人份的热闹》书评

我回首看过去写的文章,会被那些盎然的朝气和无畏感动,但更多的还是对盲目自信的羞赧,有时候也会想:读者就是喜欢看我励志的样子,为什么不表达得更加慷慨激昂一些呢?
抱歉,维安好像渐渐做不到了呢。
仿佛夏日的太阳沉入秋日的湖水,焦灼感逐渐被熄灭,变成了一轮温和的月亮。相比曾经期待在湍急的河流里激流勇进,或者在开阔的海面上扬帆加速,现在的我开始偏爱那种慢一点、静水流深般的生活。
想要把自己的生活和精神拆解,条分缕析地明确每个部分,当它们逐渐被平稳地架构,就不会轻易动摇。
在这个大部分人在探寻成功路径和方法论的时代,我想要把大部分的精力用于观察和筛选,找到适合我自己的,可以体面且愉悦地生活的策略。

《一人份的热闹》书评

前段时间看到一句话:人不一定需要恋爱,但需要“恋爱感”。所谓的“恋爱感”指的是一种每天都像谈了恋爱一样,有朝气蓬勃的感觉。
不过据我观察,我在大部分成年人身上找不到这样的感觉,他们反而有些像干瘪的苹果——向内收缩、坍塌,甚至表皮都起了褶皱,这是长时间孤独和内耗的结果,恋爱并不能让他们重生。让他们重生的,反而是漫长的寂寞构建出来的空间。
先爱自己,再爱别人,而后被爱,应该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我们需要的“独自感”,不是single(单身),不是lonely(孤独),而是alone(一个人)。
或者叫,一人份的热闹。
那些一个人自娱自乐时创造出来的热闹,为我们带来丰盈的汁水和坚硬的内核,帮助他们架起自己的骨架,并填充肉瓤。(文/尹维安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一人份的热闹》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一人份的热闹》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964.html

(0)
上一篇 2020-05-14 15:27
下一篇 2020-05-15 09:55

相关推荐

  • 《繁花》里的玲子:从沉迷幻觉到人间清醒

    ​电视剧《繁花》里的女一玲子,本来在日本的饭店里做女招待。阿宝去日本见一个要人,人生地不熟又时间有限,玲子耐心陪他,还把自己的好运符送给他。那代表了她的抱朴含真,倾尽所有。她本来叫金玲,生意人,哪有不需要金和灵的? 结果阿宝果然就人生开挂了,他一路晋级,成了宝总。他也兑现承诺,开了一家叫夜东京的饭店给玲子经营。 玲子看似慷慨,可是也有上海女人的精明算计。菱红兜售两千六百块的珍珠耳环给她,她嫌便宜没要。转身看汪小姐为宝总立了一功,就要了耳环给宝总,让宝总送给汪小姐。以表示自己处处为他考量,也是拿自己…

    2024-01-17
    00196
  • 《百界歌》书评:喜欢一个人久了,是执念

    九鹭非香的众多小说大多是诙谐轻松的,但是每个故事却不那么轻松。她的笔触总是能够触及人物灵魂的深处,而故事的立意又通过这些人物表达生发出来,让读者热泪盈眶。她笔下的人物每一个都那么可爱,真实而不做作,让人发自内心的喜爱。读者在阅读她的小说,就像在触碰每一个心碎的灵魂,去体味人生百味。

    2020-04-30 图书评论
    00357
  • 《流星之绊》精彩书评:残酷现实中无处不在的温情

    整篇故事从开始到结束都在反应现实的残酷,因赌债而四处筹措资金的面馆老板,因儿子绝症而杀人抢劫的警察,因做面难以受欢迎而想要去买配方的面馆师傅,因父母双亡而不得不以诈骗为生的三兄妹…… 太多的悲情人物,太多的无可奈何,但是行文之中作者却刻意在流露出一种温暖。 当其父亲被怀疑成是14年前杀人凶手的时候,形成(其儿子)选择的是希望得知真相,而不是去掩盖; 当最终杀人凶手浮出水面的时候,受害者的大儿子选择的是直面凶手希望知道原因,而不是立刻揭发; 当杀人凶手决定自杀之时告诉被害人大儿子离我远一点,并且避免其牵…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16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