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写作大神之间,也许只差了这“三座金库”

最近在读《洞见写作——打造可复制的文章方法论》,是由业内知名大V“洞见”授权的关于自媒体写作的方法论精华。

所谓方法,就是套路,掌握了套路,你也可以写出100w+。

一个自媒体创作者,一定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库。打造知识库的目的就是让我们随时随地有可用资源,写作的时候可以信手拈来,提高写作的效率。

洞见君提到了三个极为重要的知识库。

01、标题库

在当下所有的自媒体文章中,标题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一个好的标题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兴趣,从而增加文章的点击率和阅读量。

在看见好的标题时,我们可以把它放进知识库里,下次写作时可以复制、套用或改装。

好的标题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元素:

1.巧用数字:数字可以让标题更加具体、有力,吸引读者的好奇心。

比如:《6个月,我收到了50本出版社赠书》

2.场景代入:通过描绘一个场景,让读者代入其中。

比如:《人到中年,都应该去读一遍这本高分电影原著》

3.制造对比:对比是一个吸引眼球和思考的方式,通过对比能够突出文章的独特性和价值。

比如:《20岁会挣钱算什么,会花钱才够爽》

4.设置悬念:一个吸引人的标题应该充满悬念,让读者想要点击文章进一步了解。

比如:《你的阅读顺序可能反了》

5.借助热点和名人效应:使用当前的热点话题或者借助名人的名气等因素,可以增加文章的曝光度和关注度。

比如:《不愧是罗翔推荐的年度最佳推理小说,看后脊背发凉》

02、素材

素材是文章中佐证观点的故事、案例等内容。好的素材能够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素材可以有正面的、反面的,也可以是常见的、罕见的。这几类可以搭配使用,但一定要注意适切性,即一定要能够充分论证你的观点,如果适切性不够,即便是再新鲜、再罕见的素材也是没有意义的。

平时阅读过的好素材可以积累起来,分类建立一个素材库。在需要时可以查阅,以提升自己文章的质量和深度。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素材来源:

1. 名人故事:可以是名人的生平片段、逸闻趣事等。这些故事能够让读者更容易与文章产生共鸣,并提升观点的可信度。

2. 身边的经历:通过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真实故事、经验和感悟,可以增加文章的真实性和亲切感。这种素材来源个性化强,能够让读者更贴近作者的思维和情感。在写作中将自己的经历与大众的共同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文章更加有价值和有感染力。

3. 实验案例:通过引用实验的结果和研究的数据,可以支持论点,并增加文章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03、金句库

金句是指文章中具有独特观点、表达深度和感染力的句子。

读者喜欢读金句,就像老师总是让我们勾画好词好句一般,它有一种天然的魔力让读者情不自禁地点赞、收藏和转发。

遇到下面金句,我们就可以分门别类地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1.文中加粗加黑划线的句子:作者通过强调某些句子,意味着这些句子可能是重点观点或者积极向读者传达情感。

2.评论区读者复制留言的句子:常常是他们觉得精彩或者有共鸣的句子。

3.戳中你痛点、情绪的句子:当一句话触动你的情绪,让你感到激动、震撼或者思考,这个句子就有了十足的含金量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你与写作大神之间,也许只差了这“三座金库”》为推书网注册网友“似时与书”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你与写作大神之间,也许只差了这“三座金库”》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21695.html

(0)
上一篇 2024-02-27 22:29
下一篇 2024-02-28 10:34

相关推荐

  • 黄长伟 曲永鑫:高校图书馆智库能力建设探究

    寄语 生命的复杂,就在于不可预期不容解释不能厘清好像走在迷雾里。 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 (图片选自网络与本文内容无关) 编者提示 为拓展专业研究思路,此处以文摘方式推荐更多平台渠道所发表的一些看法观点,仅供思考与讨论,不作他用。 高校图书馆智库能力建设探究 黄长伟 曲永鑫 高校图书馆智库能力建设研究,对于高校图书馆积极参与新型智库的建设与服务,提升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的质量、水平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提出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必须具备的3种能力:文献、信息和数据资源的收集能力、情报分析…

    2024-11-25
    00164
  • 图书馆员能拯救我们吗?一次关于图书馆员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对话

    在这个充斥着虚假信息的时代,“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了图书馆员的口号,它不仅是一个教育目标,更是在当下数字和社会环境中的一种道德义务。然而,当社会普遍呼吁提升信息素养时,却往往忽视了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图书馆员是否应该承担这一重任?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它关乎着图书馆员在学术环境中如何有效推动变革的现实考量,关系到他们工作中实际拥有的物质条件与职业机遇。 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University of Louisville)的图书馆员安珀·维伦伯格(Amber Willenborg)和罗伯特·德特默林(Robert Detmering)在他们的论文“我…

    2024-08-23 文化对话
    00270
  • 关于省属地方本科院校数字资源建设的思考

    解答本校用户关于“图书馆数据库少,不能满足需要”(见文末附文)之后,颇为感慨,促使我进一步思考省属地方本科院校数字资源建设问题。 我的角色是所在馆参考咨询部负责人,具体做数字资源建设、学科服务工作多年。可以说我经常需要解答类似“图书馆数据库少,不能满足需要”的问题,提问者有所不同,有可能是本科生、研究生,也有可能是教师、二级学院领导或职能部门领导,我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给出较为可取的(或者说合理的)答复。 我自身多年的观察与思考,有一个“大印象”:正常情况下,国内各高校数字资源经费的投入水平与其在主流大…

    2024-06-08
    0022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