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师马伯庸的写作秘诀,你也能写出爆款

从《长安十二时辰》到《长安的荔枝》,再到《太白金星有点烦》,马伯庸爆款频出,他的作品既有精彩的故事情节,又有复杂的人性探究,还能用古人的故事来展现当代人的心理和行为困境,引发当代人的共鸣,戳中时下的痛点。当然,这一切都是他常年坚持不懈写作的成果,他的写作方法也许对你而言,有借鉴的意义。

偷师马伯庸的写作秘诀,你也能写出爆款

01、不要等万事俱备再开始写

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写作技巧还不够娴熟,故事构思还不够成熟,或者担心自己的作品不够完美,于是迟迟不肯动笔。

其实我们不需要等待完美的时机来开始写作。先完成,再完美。意味着我们要采取行动,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开始付诸实践。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只有去做,去写,故事只有开始了,才会有发展,也才会有结局。

02、写作的时候要有画面感

我们要想象脑海中有一台摄像机,我们要像导演一样,将场景和细节生动地展现给读者,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我们想要传达的情感和氛围。

近景、远景、特写,通过这台摄像机,我们能够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视角和镜头来呈现故事。当我们需要描述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时,我们可以使用特写镜头,将读者直接带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情感起伏;而当我们需要描绘广阔的场景或宏大的事件时,我们可以使用远景镜头,展示更广阔的视野,让读者感受到气势和震撼。

当作品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读者会感觉更加身临其境,更加容易与故事中的角色和场景产生共情。这样的写作方式能够提升作品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使读者乐于沉浸其中,进一步推动故事的发展。

03、运用卷帘提问法打开思路

所谓卷帘提问法,就像剥洋葱一样,揪着一个话题不断追问。这种方法能够帮助你深入挖掘话题的内涵,展开更加丰富的构思。

假设我们要写一篇关于互联网的文章。我们可以通过卷帘提问法来展开思路。首先,我们可以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开始提问:互联网如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然后以进一步:它对传统的交流方式有何影响?它如何改变了我们的购物习惯?它对人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接下来,继续追问:互联网如何影响了个人的信息获取和知识传播?它对个人创造力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哪些改变?互联网如何改变了商业模式和经济发展?它对社交和社会组织产生了哪些影响?

通过不断追问,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探讨互联网的影响。通过卷帘提问法,我们可以更全面地展开我们的思考,以及提供读者更深入的洞察。

04、三明治写作法

马伯庸以擅长写历史故事,尤其善于写历史大背景下小人物的奋斗和遭遇,这离不开他的“三明治写作法”:即顶层史实和底层的时代生活细节都保持真实,中间层可以虚构。

优势在于它能够平衡历史事实和文学虚构,同时保持作品的真实性和吸引力。通过结合史实和虚构,在创作中我们既能够传达准确的信息,又能够创造出强烈的情感和戏剧性。这种写作方式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和背景,并且让他们对作品产生共鸣和兴趣。

05、保持固定的写作频率

马伯庸每天坚持写作,每天写作超过3000字。不停写、坚持写是他成功的秘诀之一。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让每个字都蕴含着你的努力和才华。只有持之以恒,你才能够在写作之路上不断进步。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偷师马伯庸的写作秘诀,你也能写出爆款》为推书网注册网友“似时与书”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偷师马伯庸的写作秘诀,你也能写出爆款》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21700.html

(0)
上一篇 2024-02-27 22:25
下一篇 2024-02-27 22:31

相关推荐

  • 毕飞宇关于小说阅读的11条建议

    1.小说家最基本的职业特征是什么? 不是书写,不是想象,不是虚构。是病态地、一厢情愿地相信虚构。他相信虚构的真实性;他相信虚构的现实度;他相信虚构的存在感;哪怕虚构是非物质的、非三维的。虚构世界里的人物不是别的,就是人,是人本身。的确,哪怕仅仅从技术层面上说,小说的本质也是人本的。 小说家首先面对的其实是他的“所爱”,然后才是“价值”。说到底,小说家不是机器,不是人工智能,他无法规避他的情感。 2.不细腻是做不成小说家的 每个作家的性格不同,智商不同,感受的方式不同,健康状况不同,价值取向不同,哪怕描写的…

    2024-11-06
    0092
  • 武图之声丨悦读武汉:梦渡江南江北(一)

    作者:董宏量 1900年,一声汽笛奏响了武汉轮渡的序曲,火轮喷吐着云烟,从汉江口驰向汉阳门,快速拉近了江南江北的距离,使搏浪渡江的帆船木划渐行渐远。 ▲1935年武昌汉阳门码头 “舟楫纷纷南复北,山川莽莽古犹今。”长久以来,两江汇流、三镇鼎立的武汉,是沉浸在唐诗宋词的意境中的。这里没有“画船听雨眠”的闲适,只回荡着李白的浩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而此时此刻,隔江雄峙的龟蛇二山上,远眺者却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巨变,看轮船是怎样乘风破浪,把江城第一条轮渡航线,标记在新世纪的扉页上。 从此,渡轮的声声汽笛,…

    2024-06-08
    00189
  • 乔阳:在雪山和雪山之间

    聆听思想的声音· 沐浴智慧的阳光 “我觉得对自然的爱和对世界的爱,是人与人之间共同的,更深沉、持久和美好的情感,就像山脉、水流、风,像时间一样连绵不断,它也让我跳脱出现实生活中的不安和误会。”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这本书,挑选记录了作者乔阳近二十年来,在三江并流区域探寻高山植物的经历、故事以及生活的点滴。本周六,主讲人将以本书为起点,讲述对大自然的深情、人与天地的会心和对现代生活的反思。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 乔 阳 作家 时 间:2023年11月18日上午9:30 地 点:湖北省图书馆长江报告厅 主讲人 乔阳,作家,因参与…

    2023-11-17 文化对话
    0012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