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收到出版社寄来的三本赠书,本本经典,竟然有《我与地坛》

相比去年肆意的约书,导致收到许多自己并不喜欢的最后也被束之高阁的书,今年刻意减缓了约书的频率,对于一些编辑盛情相邀却又不是自己喜欢读的,便委婉地拒绝了。

这个月收到三本赠书,其中一本经典之作,另两本都是即将上市的新作,目前还无法购买,敬请期待。

二月收到出版社寄来的三本赠书,本本经典,竟然有《我与地坛》

01、《我与地坛》

二月收到出版社寄来的三本赠书,本本经典,竟然有《我与地坛》

最期待的莫过于这本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了,被无数人安利种草的书。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一部自传体随笔集。该书以地坛为背景,回忆了史铁生童年时在地坛游玩、独自思索的经历,并通过对自我、生活和社会的思考展示了他独特的思想和对人生的理解。史铁生将地坛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借此书回顾了自己在童年时期的思考方式。他将自己的思维过程与地坛的历史、人文背景相融合,从而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心路历程。这本书被许多人奉为人生必读经典,史铁生也被认为是当代最值得敬佩的作家之一。他将自己的生命与写作紧紧融在一起,用不健全的身体,写出了丰沛充盈的思想。他的人生陷于苦难之中,却用最明朗最快乐的方式表达出来,照亮着当代人幽暗封闭的心灵。

如果你过得不快乐,请一定要去读史铁生。

02、《从鸟鸣声中醒来》

二月收到出版社寄来的三本赠书,本本经典,竟然有《我与地坛》

第二本是即将在2024年3月上市的《从鸟鸣声中醒来》。

被誉为是现代版《瓦尔登湖》,被评为《爱尔兰独立报》2019年年度书籍。

从简介中可知,《从鸟鸣声中醒来》中,马克·博伊尔通过透彻的叙述和抒情的笔触,让读者体验到抛开现代技术的独特生活。作者生动地描述了一个没有自来水、汽车、网络、电与电器的世界,只有云杉陪伴下的一座木屋与农田。

在一个日益模糊人类与机器边界的时代,这本书让我们反思自己置身于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是否有些重要的本源性的东西被忽略了。太阳与四季的韵律引领着我们的生活,而生与死在鲜血、木头、泥土、水与火的原始图景中交织起舞。在繁弦急管的喧哗世界里,让我们沉浸下来,去享受一段从鸟鸣声中醒来的静谧时光。

03、《哲学的十二个夜晚》

二月收到出版社寄来的三本赠书,本本经典,竟然有《我与地坛》

这也是一本2024年2月新出版的书——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徐英瑾新作《哲学的二十个夜晚》。

这本书摒弃了枯燥高深的哲学思想,从40多部电影切入,来阐释了20个哲学命题。

《楚门的世界》里电视公司的谎言为什么注定会被戳穿?

《让子弹飞》中,应当由谁证明六爷吃了几碗粉?

“乱说大实话”的是智者,还是傻瓜?

还有《好兵帅克》《降临》《美国队长》《肖申克的救赎》......

一边看着电影,一边轻松入门西方哲学

这本小书能够通过哲学思辨与电影艺术的结合帮助大家享受思考的乐趣。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二月收到出版社寄来的三本赠书,本本经典,竟然有《我与地坛》》为推书网注册网友“似时与书”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二月收到出版社寄来的三本赠书,本本经典,竟然有《我与地坛》》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21690.html

(0)
上一篇 2024-02-27 22:14
下一篇 2024-02-27 22:29

相关推荐

  • 【书香襄职•2023年好书推荐】(第二十一期)《科学究竟是什么?》

    【基本信息】[英] A.F.查尔默斯著,鲁旭东译,商务印书馆, 2018年月版,220页,价格44元。 【馆员推荐】 索书号:N0/01,馆藏地:南校区外借室。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科学哲学的入门教材,对20世纪科学哲学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详细介绍了各个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理论和著述,并对各家之长及其不足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得益于教师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查尔默斯非常清楚一般读者最基本的需要。他擅长用通俗的语言对高深的科学哲学理论进行概括,而且他的介绍简明易懂、脉络清晰,不乏严谨的条理和丰富的内容…

    2024-08-24
    00301
  • 《生死场》这本近代文学洛神的经典小说,写透乱世悲歌

    萧红,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电影《黄金时代》剧照 《生死场》萧红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描述一个靠近哈尔滨的小村子里村民们的生活,揭示了当时底层人的困苦生活状态。 萧红在作品中用女性的视角,特别关注了女性的生活和身体,描绘了她们的生育、病痛和死亡。 鲁迅先生在为《生死场》序中说:从《生死场》,看见了抗日前期的哈尔滨。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01…

    2024-03-02
    00373
  • 好书推荐:《一万天的奇迹》

    生命是一场奇迹,本书完整记录了一位坚韧的女性从奇迹的开始,到奇迹的终结。终结,或许是另一个新的开始。

    2022-05-07
    0045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