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这里是姗姗的小镇🍊
最近重看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第一次读它是四年前,事实证明,在不同的时间读同一本书,仍然会有更多不同的感悟和思考,我想我还会在两年后再看一遍。
如果说我的内心是一个圆球,有很多洞,这本书无疑帮我填补了上面的很多洞,看完后我对人一定要阅读的信念更坚定了,正如有句话说:“只有阅读抵达我”。
分享我对这本书的解读,全文框架: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阅读笔记
一、故事梗概
二、我的触动
三、一些思考
四、金句摘抄
一、故事梗概
这是本自传体小说,作者叫塔拉·韦斯特弗,整本书讲述的就是她自己的故事。
塔拉是一个在17岁之前从未接受过正派教育的女孩,在十年后成为了剑桥博士,现在是美国历史学家、作家。
她有一个偏执蛮横、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父亲,有一个顺从懦弱、看到哥哥对她拳打脚踢却冷眼的母亲,还有一个时不时就把她的头按进马桶、曾扬言要雇杀手杀掉她的哥哥;
他们家的孩子都不被允许去上学,生了病不能去看医生,甚至被大火烧伤都不去医院,她在家里学习要偷偷躲在地下室,她不能穿暴露的衣服、不能打扮自己…
幸运的是,塔拉不只有一个哥哥,当她的另一个哥哥泰勒告诉她,外面还有一个世界时,塔拉决定要去上大学,那时她17岁。
17岁到27岁,她用十年的时间,逃离了那座大山,完成了“自我教育”,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新世界。
这本书的英文名叫:Educated.中文名取自《圣经·诗篇》:“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层是「逃离」,一层是「找到新的信仰」,塔拉做到了,她最终像鸟一样,在“教育”的力量下,飞往了自己的大山。
二、我的触动
这本书几乎是一条很完整的时间线,塔拉讲述了自己前半生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有几个点深深地戳到了我:
▪️塔拉在几乎要放弃去上大学时,是她的妈妈推了她一把。
在塔拉准备上大学的过程中,她的爸爸一直在阻挠她,不停地表达对这个女儿的失望和愤怒,塔拉受够了爸爸的不悦,打算屈服,告诉在厨房的妈妈:“我决定不去杨百翰大学了”。
她以为母亲会因此感到开心,没想到她却说,我原以为你才是那个穿越熊熊大火冲出这里的人。我从没料到会是泰勒,而不是你。你不要留下,走吧,不要让任何人阻止你。
虽然母亲一直顺从父亲的权威,但在这个关键时刻,她站在了自己女儿这一边,母亲是软弱的,但内心也渴望她飞出去。
▪️克里博士对塔拉说,金子一直是金子。
塔拉在求学的路上遇到了很多贵人,其中一个是克里博士,他帮塔拉申请到了去剑桥参加项目的机会。
在塔拉屡屡觉得自己不配呆在剑桥时,克里博士对塔拉说了一番话。
“无论你成为谁,无论你把自己变成了什么,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它一直在你心中。不是在剑桥,而是在于你自己。你就是黄金。回到杨百翰大学,甚至回到你家乡的那座山,都不会改变你是谁…金子一直是金子。”
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你的内心。这些话在塔拉心里种下了种子。
▪️塔拉毕生要寻找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多年后母亲在网上和塔拉聊天,向塔拉道歉,因为哥哥肖恩屡次欺负塔拉时她的装聋作哑,母亲在屏幕上打下一句话:你是我的孩子,我本该好好保护你。
直到这时,塔拉才意识到,这就是她一直在寻找的东西。也直到母亲打下这句话,她才知道自己要的不过如此。
她不要有当外交官的父亲,也不要优渥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条件;她要的,只是一个不再将她推向危险边缘的父亲,一个在她被哥哥欺负完躺在冰冷地板时可以来保护女儿的母亲,她要的 ,只是父母的爱和保护而已。
这也一度是塔拉的羞耻感来源,伴随她多年。
▪️自我救赎的起点是接纳,接纳自己的感受。
在塔拉被肖恩暴力后,她曾用各种借口来合理化哥哥对自己的殴打,是因为他脑子受过伤,或是因为自己真的做错了什么,说错了什么话。
甚至在日记里扭曲自己的这些想法。
直到塔拉觉得这一切很不真实,她拿出日记本记录下真实发生的一切,不再使用模糊隐晦的词语,不再隐藏自我暗示和提议;
她诚实地记录下自己的遭遇和感受,她开始接纳自己真实的想法,承认不确定性,承认自己的软弱和无能,她逐渐坚信要活在自己的思想中,而不是别人的思想中。
也许这就是自我救赎的起点。
▪️和自己和解,塔拉用了十年。
在还没看这本书,只看到简介时,我想象的故事是主人公在考上大学后,一定就和自己的封建家庭彻底断绝关系,一飞冲天。
但事实不是这样的。从17岁出去上大学开始,到塔拉完成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她和原生家庭纠葛了十年。
这十年间,她反反复复的回到那个家,受伤,出走,再回去,因为她潜意识里一直觉得,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快乐就是对原有世界的背叛。
她的两个世界是割裂的,她出去上学是一个新的世界,回到家后又是一个世界,这两个世界无法相融。
如果塔拉曾在深井中,她的原生家庭一直在将她往下拽,而求学获得的教育又在向上拉她。
除此之外,在这十年过程中,她还要经受很多认知上的颠覆,第一次看医生,第一次吃止疼药,第一次打疫苗,她都做了无数次的心理建设,她用了很久很久,才一点点洗刷掉原生家庭投射在她身上的痕迹。
她在这种“割裂”中,被拉扯了十年。
直到最后一次,她的父母亲去哈佛找她,父亲仍企图将她拽回原来的世界,美名其曰“救赎塔拉”。
塔拉拒绝了。她说,如果现在让步,我失去的将不仅仅是一次争论,我会失去对自己思想的掌控权…父亲想从我身上驱逐的不是恶魔,而是我自己。
这一次,她获得新生。
她并没有与原生家庭和解,她只是与自己和解了,我想这是最好的结局。
“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每天都想念一个人,但仍然庆幸他已不在你的生命中。”
三、一些思考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它到底带给了我什么?
我把它们总结成几个关键词:勇气、坚韧、自由、教育。
▫️勇气
塔拉本可以去过父亲为自己安排的「顺从的人生」,像她的姐姐那样过一生。
但她仍然勇敢地、坚定地选择了自己想走的路,那条路很艰难,没有人走过,她要独自上路,要不停地刷新自己的认知,反思自己的过去,面对生活的真相,甚至去挑战最亲密的家人。
她将看到的那一点点光亮,撕开了越来越大的口子,这一切当然是痛苦的,那她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我想一定源于她的勇气,她想要改变人生终点的勇气。
当我们看过了不一样的世界,就不能假装没看过再继续原来的生活了。
她亲身打碎自己一千次,然后再重塑自己一千零一次,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绝对的勇气」,她让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勇敢。
勇敢的意思是,“尽管一个人心怀恐惧,但仍然能克服恐惧向前走去。”
▫️坚韧
塔拉经历了无数次的破碎和重组,因为她勇敢,也因为她足够坚韧。
这个过程是极度痛苦的,只是看书中的文字就让人感到窒息,而确实主人公血淋淋的经历,甚至有些伤痛她是一笔带过的。
不敢想象,她将自己从绝望的原生家庭的泥潭中拉出来,用尽了怎样的力气,我感受到一个20岁女孩无比的坚韧和力量。
正是这种坚韧,创造出一个奇迹。
▫️自由
自由就是亲手去书写自己的历史,而不是把人生的掌控权交给他人,由他们掌控和书写。
自由就是彻底接受自己的决定,不再为旧怨耿耿于怀,摆脱负罪感,为了接受自己而接受自己的决定,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谁。
▫️教育
塔拉曾在很小的时候觉得自己的人生是一眼望到头的,随便嫁给一个人,然后生很多孩子,一家人继续在爸爸的废料场干活,好像人生就已经这样了,没有出口。
在绝望的泥潭之中,命运终究给她安排了一个出口,这个出口就是教育。
这种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教育,而是自我教育。我开始相信,一个人无论有什么样的起点,曾经处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中,都可以通过「自我教育」完成对个人的救赎。
读书永远可以让一个人的内心更强大,足以抵抗焦虑、不安和恐惧。
四、金句摘抄
这本书里有太多的金句,在此分享我深感震撼的8句:
🔸“我这一生中,这些直觉一直在教导我一个道理---只有依靠自己,胜算才更大。”
🔸“我开始了一段觉醒之路,对哥哥,对父亲,以及对我自己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我已觉察出我们是如何被别人给予我们的传统所塑造,而这个传统我们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
🔸“我允许自己不可爱,但不是给人当绿叶。”
🔸“我能在风中站稳,是因为我不是努力尝试站在风中,风就是风。人能受得了地面上的阵阵狂风,所以也能禁得住高空的风。它们没有区别。不同的是头脑中怎么想。”
🔸“过去是一个幽灵,虚无缥缈,没什么影响力,只有未来才有分量。”
🔸“历史是由谁书写的呢?我想,是我。”
🔸“先找出你的能力所在,然后再决定你是谁。”
🔸“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阅读分享啦,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太多,无论是成长的认知,还是写作上的文笔和技巧学习。
更多的,是种向上的力量,书中的主人公让我再一次坚定,永远不要放弃读书和学习,这是我们脚下的路。
“你的决定,就是自己的命运。”
与大家共勉。
|END |
“谢谢你看到这里”
🍊关于我:
我是姗姗小镇
现在是自由职业者,也是个二胎妈妈
分享写作、阅读、自我管理及生活方式
我的小红书:姗姗小镇
我的微信:shan1127328221
希望我的文字能带给你力量
欢迎关注我吖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成长书单|“你的决定,就是你的命运”》为推书网注册网友“珊珊小镇”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成长书单|“你的决定,就是你的命运”》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45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