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偷感”,是一个互联网热梗。原意用来形容一个人行事拘谨、鬼鬼祟祟、偷偷摸摸、躲躲闪闪,反正听起来不是什么好词。

而在被网友们大量使用、疯狂造梗造句之后,“偷感”这个词也变得可爱生动了起来。

造句示例:奥运赛场上,王昶偷感很重地准备发球。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王昶,出生于2001年。经典款“超绝偷感”00后。

实际上,“40后”也有属于“40后”的偷感。

你问什么“40后”,我说南宋绘画大师马远出生于1140年的这个“40后”。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南宋 马远 《踏歌图》 故宫博物院藏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偷感”。

跟随本文,一起来看看古画中的“偷感”吧!

宋代画家的“偷偷藏不住”

嘉佑辛丑年,崔白画下深秋时节的秋风肃杀冷峭凄凉景象。两只灰喜鹊、野兔在自然之间,有生趣、有野趣。一副佳作。

那么,“偷”在何处呢?

请在三秒钟之内找到此图的“偷”点

三,二,一……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北宋 崔白 《双喜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将此图放大放大再放大,请看: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隐藏在树干之间的,正是画家偷感十足的题款。

崔白表面:画好画不留名。

崔白内心:我在树干上悄悄署个名没人发现吧?

《万壑松风图》画中岗峦郁盘,峭壁如削,岩瀑飞洒,绿崖苍松,满幅风声。正是李唐南渡临安前的带有北方风格的山水。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南宋 李唐 《万壑松风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石壁之上的隶书题款,半隐半现在山中云雾风间,与此画仿佛天然一体。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自跋:皇宋宣和甲辰(1124年)春,河阳李唐笔

《溪山行旅图》构图简洁。近景为下方中央的巨石,中景是驴队所在,远景是一耸立主山。山腰下,用一片云雾留白,巧妙地制造空间距离。

庞大山体与画中行旅驴队相映,展现出一种雄壮的气势。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北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而“范宽”二字款,则隐藏在画幅右下角的树荫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题款直到1958年才被发现,在此之前,《溪山行旅图》的身份一直扑朔迷离。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那么,画家们为什么要留下这些颇具偷感的题款呢?

明末清初的画家沈颢在《画麈·落款》中说:“元以前多不用款,款或隐之石隙,恐书不精,有伤画局,后来书绘并工,附丽成观。”

怕自己的书法不够好,破坏画面,这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

另一个原因,也许源自宋代绘画对写实主义的追求。

宋代的画家们崇尚“理”,求真,通过绘画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参悟,于是便将代表“自我”的题款隐藏在山水自然之间。后来者若有心找寻,那它就在树木土石之上等待着与你相遇……

偷感十足吃瓜组

吃瓜人,吃瓜魂。吃瓜人用最绝的偷感吃最劲爆的瓜。

侧身,附耳,屏住呼吸……

这位姑娘,在听什么小秘密呢?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清 佚名 《燕寝怡情图》波士顿美术馆藏

门框之后,就这么水灵灵地探出了两颗小脑袋。

脑门上仿佛写了四个大字:暗中观察。

两位,看什么呢?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明 戴进《太平乐事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原来是有人在整节目。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明 戴进《太平乐事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画家孙温所绘的《红楼梦画册》中,有不少偷听、偷看的场景。

柱子、门、窗、屏风……从各个你想象不到的地方探出一颗头来。

你好,请问是在这里吃瓜吗?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清 孙温 《红楼梦画册》(局部)旅顺博物馆藏

天生偷感的一种生物

下面有请偷吃赛道的神登场。

鬼鬼祟祟的鼠鼠、一本满足的鼠鼠、进击的鼠鼠……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元 钱选 《鼠图》(局部)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鼠鼠我啊,吃点莲子怎么啦。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元 钱选 《莲实三鼠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小鼠贼眉鼠眼,偷偷啃食着荔枝。

而红色的荔枝与“红利”同音,寓意吉祥。不愧是咱那一生爱玩谐音梗的老祖宗啊。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明 朱瞻基 《三鼠图册》(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偷感很重的摸鱼组

放大前:

水边,树下,亭中,几卷诗文,微风拂过,惬意人生。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明 沈周 《东庄图册》 南京博物院藏

放大后:

这位读书人,你在干嘛?

老祖宗演我学习状态:学习的时候,一切除了学习之外的东西都变得有意思了起来。

看书哪有看鱼香?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放大前:

寒春时节,梅花初绽。诗人伏案,白鹤作伴。构图简洁古朴,赋色文静,富有文人画意趣。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元 钱选 《西湖吟趣图》 故宫博物院藏

放大后:

我是谁我在哪我好冷。

偷偷发个呆不会有人知道吧?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放大前:

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汉宫春晓图》,画中有近上百后宫女子。

画中的女子大都看起来都很忙碌,各有各的事情做。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明 仇英 《汉宫春晓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放大后:

同事刺绣我神游。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放大前:

大殿明净开阔,乾隆帝正襟危坐。

佛国使者乘祥云而来,画面安详吉庆。

鲜艳的朱红色、善良的金黄色和明快的翠绿色让全图的色彩更丰富,为庄严肃穆的场景添加了富贵的皇家之气。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清 佚名 《万法归一图屏》 故宫博物院藏

放大后:

当你和你的冤种好友在正式场合对上眼。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放大前:

乾隆十九年,在避暑山庄万树园举行的一场隆重而盛大的宴会。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清 郎世宁 《万树园赐宴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放大后:

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的,手舞足蹈的……

咳咳,请注意工作纪律。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穿梭千年间的古画,我好像找到了自己身上偷感重的原因,原来我那可爱的老祖宗们就爱玩点抽象的。

所谓偷感,原来是一种血脉觉醒啊!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zixun/32706.html

(0)
上一篇 2024-09-01 11:06
下一篇 2024-09-01 11:17

相关推荐

  • 《越南密战》:我从这场征战中走出

    读书读史读自己,细读描述自己亲身所见所闻的文字最让人动情,让人回思不已。 也许可以这样说,我是当代中国和越南关系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之一。我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于越南人民的抗法救国独立战争,随后又曾作为中国顾问团的一员,亲身经历了从边界战役到奠边府战役期间中越两国相互支援、共同奋斗的战斗生活。《越南密战》(初版书名为《秘密征战》)一书描写的正是这段历史。我有幸成为本书的第一位读者,从作者的采访开始,一直到书稿摆到案头。原以为战争烽烟远去,尊敬的首长陈赓、韦国清、罗贵波、梅嘉生……还有敬爱的胡志明主席等渐…

    2019-11-19
    00434
  • 要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因为是自己的人生呀

    看过这样一条新闻,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在面对“给年轻人提建议”的问题时,他幽默回答:“我儿女从不听我的建议。” 面对记者的进一步追问,他带着满满的回忆说,母亲一开始也不相信他能学好物理,但他仍坚持自己的兴趣和理想。因为, “一个人在世界上只走一次,我应该照我的兴趣来做。” 诚然如是。 人生何其短暂,如银河一瞬,海底一沙,若不能照自己的意愿来活,将会是多么无聊又无趣? 照着自己意愿来活,能收获怎样的人生呢? 恰巧看完博主“Milannonna米兰奶奶”,即韩国作家张明淑的新书《因为是自己的人生呀》,顿觉神清气爽。 原…

    2023-06-22 图书资讯
    00478
  • 法治安全系列小说出版,让孩子的暑期快乐又安全

    近日,知名作家解淑平的最新作品“智多星管小正”青少年系列法治安全小说出版上市,该套小说是知名作家解淑平(笔名解小邪)的最新作品,包括《人贩子来了》《爷爷家里的陌生人》《少年谍中谍》《地下室里的火药味》四本书,是针对中小学生的安全自救及法治教育的文学作品。内容涉及人身安全、食品安全、财产安全、国家安全、旅游安全等社会广泛关注的法治安全热点。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当下,为青少年读者提供法治安全教育的书非常有必要! 小说主人公管小正,虽然只有12岁,但聪明、活泼又不失顽皮。暑假来临,生活在北京的管小正独自回马儿…

    2019-06-24
    0034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