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名校学生,也不快乐-优秀的绵羊精彩书评

网络上有一段采访科比的对话,特别火。有记者问他:“科比,你为什么如此成功?”科比反问记者:“你知道洛杉矶凌晨四点的样子吗?”记者摇摇头。科比说:“我知道每一天凌晨四点洛杉矶的样子。”虽不确定科比的原话是否是这样的,但它的确激励了很多人。之后,哈佛凌晨四点半图书馆灯火通明的照片又陆续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学霸精英的拼搏精神又让很多人鸡血了一把。再之后,以“凌晨四点半”命名的读书组织、互助成长组织大量诞生。学霸精英尚且如此努力,我们还有什么勇气继续堕落呢。

可,总感觉哪里不对。为什么要把图书馆搞得灯火通明呢?为什么那种在图书馆看书时自带的平静、喜悦状态,在图片里完全看不到呢?四点就起来看书的意义究竟又在哪里呢?作为学渣,真的是有十万个为什么在心里翻滚。

提到哈佛,就不得不提到典型精英名校学生,那究竟怎样的学生才能算作精英名校的学生呢?通常情况下,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双修专业,擅长体育,谙熟多种乐器,掌握几门外语,并参加为世界某贫穷地区组织的援助项目,而且仍有精力发展几项个人爱好。这也即是詹姆斯·阿特拉斯所描述的典型精英名校在校大学生的样子。他们优秀无比,但职业前景基本被医生、律师、咨询、金融承包了。精英式的职业发展路径具有高度的可预见性,甚至可以说是一道极其乏味无趣的风景线,这绝不是作为学渣给出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吐槽。

按理说,他们应该是幸福感很强的一个群体,拥有了我们多数人一辈子求而不得的生活和经历。但在威廉·德雷谢维奇的《优秀的绵羊》一书中,我们找到的答案却是这样的:

你不可能告诉一个耶鲁学生,去找你的挚爱吧。我们大多数人不知道怎么去找。我们只对成功充满热情。这就是我们初到耶鲁时最真实的状态。(P06,耶鲁大学生的回答)太多的学生,在头一两年里就如同在跑步机上循环,突然有一天突然感受到危机骤然降临,如美梦初醒一般,对自己之前所有的努力付出而到底为了什么感到惶恐。(P06,哈佛大学生的回答)

而最可怕的是,这些学生在高中毕业之际,已经身经百战,知道如何讨好自己的老师和教练,懂得如何跟自己父母的朋友调侃(父母的朋友同样也是一群名校毕业,小有成就的精英)。在这些的历练之下,这些学生在大学之前已经锻炼成一群彬彬有礼、讨人喜欢、亲和帅气、口若悬河、八面玲珑的才子佳人。如此完美了,他们仍旧找不到意义。

列文医生的研究数据显示:来自富裕家庭的青少年经历抑郁、焦虑、身体不适、使用毒品的比例是最高的。(P40)最令人值得深思的是亲子关系,富裕家庭的亲子关系是所有群体里最弱的,与贫穷家庭想比亦然。借用列文医生的话说,赞美代替不了温暖,浮夸的自信代替不了自足的能力。(P41)

这些资料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信息,这些社会精英似乎并不是那么快乐。他们比普通人还要迷茫和困惑。这与我们对他们的认识和理解是有很大出入的。这些精英的矛盾心理可以说是一种全球现象,而不仅仅是美国专属。至于背后的原因,无论是社会的因素、学校的因素,还是父母的因素,威廉·德雷谢维奇在《优秀的绵羊》一书中,都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为一个活得快快乐乐的学渣,就记住了一段话:一个人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他大量阅读,习惯思考,放慢脚步,投入深度对话,并为自己创建了一个丰满的内心世界。

来自: 斑斓的花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精英名校学生,也不快乐-优秀的绵羊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精英名校学生,也不快乐-优秀的绵羊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uncategorized/20987.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4
下一篇 2024-02-17 23:34

相关推荐

  • NASA那伙人就是这么解决问题的-火星救援精彩书评

      这是一部科幻小说,我以个人的角度说说这本书的几个看点。      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为主讲述了主角孤身一人困在火星近400多(火星)天,最后通过自己的技能求得救助的故事。      抛开具体的内容不说,这本小说就写了这么一个事情。而且单凭笔者的这句介绍来看,大家可能会以为这么一个绝处逢生的故事一定会非常非常的严肃——想必主角一定是一个训练有素、头脑冷静的大块头宇航员,寸头下有着一张神情坚定的国字脸,拥有常人无法企及的胆识和气力。一路上,他会以一种平静的口吻向读者描述周围发生的危机,用他的专业…

    未分类 2024-02-17
    00164
  • 墨宝非宝黑白影画精彩书评-阳&云

    从一生一世到黑白影画,从程牧阳到程牧云,这两个男人印在每个读者心里。 两个掌管程家的人,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莫斯科的程牧阳保有贵族风范和华人的中庸态度,优雅地给家族生意披上一层光鲜亮丽的外衣,喜欢扮演绅士和救世主;在尼泊尔的程牧云就是手段直接到让人不寒而栗,毫无感情可言,激进,不择手段,不留情愿,令人闻风丧胆。(节选自《梵唱》) 在手机上打出“CMY”,输入法前两个分别跳出“程牧阳”和“程牧云”,堂兄弟,先后掌管程家,同样受到我们的喜爱。他们无疑有相似有相反。 一生一世里的程牧云:当时程家最出名…

    未分类 2024-02-17
    00202
  • 我要的爱,是你给的独一无二-再见之后,说再见精彩书评

    女人在爱情面前总是呈现不同的状态,有些人年轻时自信而英勇,甚至轻狂偏执,愿意为了爱孤注一掷。 可随着人的成长和成熟,女人总会开始学会衡量进退,懂得隐忍理智,遭受伤害与背叛时亦不再轻言原谅,明白代价和成本的意义之后,也就不再想委屈自己放弃自尊。 汉蒂·艾特利这本《再见之后说再见》就讲了这样一个女人与爱情的故事。主人公阿丝勒23岁时,她最后的亲人,她的姨妈去世,此时她却与姨妈的情人相恋并深陷爱河,从此开启了长达七年的情感困局。 23岁的阿丝勒是可以为爱疯魔,依恋情人而生的小姑娘。可当她面对情人的猜忌…

    未分类 2024-02-17
    00248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