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比确定,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哪一刻,

让你觉得读书特别有用?

这里有一个

目前飞行高度约为400公里的答案,

名叫桂海潮

 

“我家就住在他读书的中学里,我家的厨房对着他高中住的那间小屋。每天黄昏吃饭的时候,都会听到他在大声朗读背诵。小时候贪玩,经常被老爸揪着去看他学习,透过那扇纱窗,我不知道我看到的,是一个宇航员的曾经。”

我无比确定,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图转载自@中华全国学联

这条令许多人触动的留言,

仿佛电影里穿越时空的一个按钮,

按下去,

循着与“神十六”航天员桂海潮

有过交集的那群人的话语,

我们找到了那个

“邻家男孩”刻苦读书的曾经——

 

01

 

施甸,

傣语意为“美丽的坝子”,

坐落在云南省西部边陲,

从施甸县城出发,

沿着施孟公路一路前行,

大概走过20公里的蜿蜒山路

就到了施甸县姚关镇,

这里便是桂海潮的老家。

 

一条老街,

几乎横贯整个镇子,

桂海潮的家在老街的这一头,

他曾经就读的姚关中心小学

就在老街的那一头。

我无比确定,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老街上住着,

看着桂海潮长大的乡亲长辈,

也有与桂海潮一起

背着书包上学、放学的发小。

 

在老街,时光走得慢,

若不是新闻铺天盖地,

街坊邻居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

“这条街有名的大学生”

“那个黑瘦的男孩”。

 

尹成程,桂海潮的发小,

他经营的电动车店离桂海潮家不远,

拐两个弯就到。

之前桂海潮逢年过节回乡,

都会到他家里坐坐,

几个从小玩到大的同学也会聚一聚。

 

我无比确定,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图自@水墨施甸

聊起上学拿奖拿到手软的发小,

尹成程特别起劲,他笑说,

小时候,桂海潮也和他一起疯玩,

也会在插卡学习机上玩游戏,

不过“他戴眼镜是学习学的,

我戴眼镜是打游戏打的”。

 

“高二的时候,

桂海潮还参加了高考模拟考,

他竟然可以考到全校前几十名。”

 

就在高二,

还发生了一件

决定桂海潮人生轨迹的“大新闻”,

那一年,桂海潮从校园广播听到: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

 

我无比确定,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梦想”来敲门了!

桂海潮回应的方式是:

两年后,以第一志愿考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他也是那一年北航

在云南省录取的理科最高分。

 

二十年后,

桂海潮与“梦想”的梦幻联动是,

站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

走杨利伟走过的路,飞杨利伟飞过的天。

 

出征前,桂海潮说,

“过去只能在报道中看到的各位英雄,

成为了我们训练场上的师傅、

运动场上的队友、

生活中的朋友、任务中的战友。”

 

我无比确定,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如果你“追星”,

那最高境界可能就是

有一天,你也活成了偶像的模样。

 

02

下一次桂海潮再看到自己,

兴许就是在《新闻联播》里。

在当老师的舅舅杨天福眼中,

从上学开始桂海潮就特别自律,

放学回来看电视时常看《新闻联播》,

看完了就自觉回去做作业了,

从不需要大人操心。

 

闲暇时,他常跟随小舅

一起去山上放牛、放羊,

特别喜欢亲近自然。

 

姨妈杨平美回忆,

桂海潮从小做事情就特别专注,

在同龄孩子中,要显得更懂事一些,

从不惹事打架。“虽然话不多,

但村里的娃娃都喜欢跟他玩。”

 

我无比确定,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图自@水墨施甸

刷到堂哥要上太空的消息时,

桂海鑫“激动得从凳子上跳了起来!”

他现在是曲靖财经学校的一名老师,

记得自己上小学时,有一次去堂哥家玩,

随手拿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好奇地问这是什么书,

桂海潮就给他介绍了书的内容和作者,

并让他拿回去好好读一读。

 

“哥哥从小就酷爱读书,

对各种各样的书籍爱不释手。

即使我们在一旁玩闹,

哥哥也可以静静地读书。”

“我父母都是非常内敛、随和的人,

从不和人发生争执,也从不打骂我们。”

弟弟桂海益回忆,

父亲话不多,遇事沉着冷静,

哪怕他们偶尔犯了错,也不会苛责。

 

“我们的父母都是农民,

在学习上没有办法给予太多帮助,

但非常支持我们,

希望我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对于兄弟俩的成绩,父母也不过多过问,

指引他们的,是父亲最常说的话,

“用心去做就好了,

遇到困难就想办法解决”。

 

 

03

走出家门,走进教室,

上小学的桂海潮总是坐第一排,

到了初、高中才慢慢壮实起来,

小学老师赵光富对他的印象是

“非常喜欢提问”,

有些问题让人意想不到,

连老师也答不上来。

乡村小学可以看的书特别少,

他业余时间总喜欢抱着书,

从为数不多的书籍中探索广袤的未知世界。

 

我无比确定,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高中时期的数学老师杨中军记得,

下课铃声响起,同学纷纷奔向食堂时,

桂海潮总会抓住老师请教问题,

经常一讨论就是半小时。

“得知标准答案后,

他往往还会有自己的见解,

并且和老师讨论有没有更简易的解法。”

 

令杨中军印象最深刻的是,

高考数学桂海潮提前半小时交卷,

见到老师时自信满满地说,

“满分应该没问题”。

 

我无比确定,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桂海潮(左二)

在高中化学老师杨洪洲那里,

我们窥见一个“时间管理小能手”:

“吃饭他总是错开高峰,

平常洗漱的间隙也在学习,

就连熄灯后还打着电筒在学。”

 

桂海潮高中同学说,

“记得他每天早上

第一个从宿舍到教室看书,

晚上总是最后一个从教室回到宿舍。”

 

我无比确定,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难得的是,

“一般成绩好的同学会有些‘高冷’,

但桂海潮不是,

有同学提问他都会很热心地解答,

也能和同学打成一片。”

高三期间,

每天早上6点左右,

英语老师孙爱春都能看到桂海潮

在大声朗读英语和语文,寻找语感。

 

品性好,有天赋、有主见,

刻苦、勤奋,而且心态非常稳,

是桂海潮给各科老师留下的印象。

他不仅擅长找学习方法,

每次还会主动问老师要试卷来做。

 

有老师替他“抱不平”,

2005年高考题目相对简单,

对于各科实力较强的桂海潮来说,

其实有些吃亏。

桂海潮考完第一反应是,

“高考题怎么是这样的?”

 

04

走出小镇,走入繁华,

人生考验才刚刚开始——

要经得起诱惑,坐得住“冷板凳”。

桂海潮守护“梦想”的方式是,

整整9年,

一路从本科攻读完博士学位,

继而赴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

且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近20篇学术论文,

2018年,31岁的桂海潮

便在母校担任起了博士生导师。

 

我无比确定,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桂海潮(右一)本科毕业合影

 

桂海潮的师兄贾英宏说,

读博期间,桂海潮“特别稳”,

先花时间下足功夫研究基础理论,

“每次去实验室,他基本都在看书”。

 

面对有很多技术难点的科研项目,

他“很少瞻前顾后”,

“干劲特别足,心理素质也特别好,

没怎么见他发过愁”,

出成果不是最快的,

但他总是一丝不苟、厚积薄发,

抓住关键难题不放松。

 

王悦是桂海潮的同事也是同学兼室友,

以前同寝时,见他每天睡前都坐下来

安安静静地写日记,总结一天的收获,

对生活非常认真。

 

我无比确定,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桂海潮准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

王悦眼中,

桂海潮喜欢不断挑战和提升自己,

并且做事有股韧劲,

“找准目标就一股劲儿扎进去”,

遇到不懂的问题,

“无论下多大功夫也要搞明白”。

 

入选预备航天员,封闭训练期间,

桂海潮仍是尽己所能

挤出时间指导学生科研,

亲自帮忙推导关键的理论公式。

博士生夏新会回忆,开大组会的时候,

“桂老师思维特别活跃,

总能一语中的发现问题,

基础功底很深,说话也风趣幽默”。

 

他关心身边人,

能很快地和大家打成一片,

非常愿意为他人服务。

他也关心书外的世界,

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是志愿者,

“点子特别多,做事效率很高”。

 

我无比确定,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是个“时间管理大师”,

也是个“情绪管理大师”,

周围人的评价是,

他乐观又豁达,

很少被负面情绪侵扰,

即使受到挫折也能很快振作。

 

书法、长跑、骑自行车、游泳,

这些都是桂海潮喜欢的,

他带的博士生苏文杰说,

“好几次我们找桂老师的时候,

他都是在体育场跑步。”

 

05

一路长跑,一路蜿蜒,

一路惊讶,一路励志,

我们想用

这些亲近之人与他“相处的碎片”,

拼凑出一个人的“读书奋斗史”,

也想把一个人终如所愿的

一些“细节与秘诀”细扒给你看。

 

读书,

或者说学习,

不对任何人设防,

任何地方都可以是通往星辰大海的起点——

 

我无比确定,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在杭州图书馆读书的韦思浩老人

我无比确定,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张桂梅与她的女孩们

我无比确定,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案板下的一丝不苟

我无比确定,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永远不算太晚的开始” 图自@枸杞老师

你说,当他们读书时,

他们在相信什么?

 

当一个人读过的书,学到的知识,

化作冲天的烈焰,

能送他前往心心念念的星辰大海,

我们就不能不深信:

“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所以,关于桂海潮的新闻,

才会泛起这么多感同身受,

才会激荡出这么强的能量:

 

 

@Unicorn-JING-:一个普通人一路上踏实耕耘,铺就了今天上天揽月的阶梯,他成为了他自己的星星?

@马达的加斯加:我慢慢明白学习的意义,学习是走出大山的捷径,是安身立命之所,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很夸张吗?有人就是这么做的。

@潜水的RuRu:别说中国梦太宏大太遥远,这就是妥妥的照进现实的中国梦呐!当然,那不是你。但是,真不可能是你吗?不可能是你的孩子吗?不可能是你孩子的孩子吗?

@冲i呀呀呀呀呀呀:是的,或许有人依旧会说,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读书称得上最好的出路!愿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读书,摘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土星冲浪手诶:他的学生们说着“老师出征顺利”,可遥想那一只只雏鸟,也将步月登云。飞吧,去览四海九州,与万户共攀日月星辰。跃吧,农人汗水滴进泥土,是你我孕育而生的地方。去斩长鲸,去缚苍龙,去把赤旗插遍寰宇。眺望我们的月光、我们的蓝。

 

梦想,

一定是一个首尾接续的环形,

如今,

像桂海潮仰望过“杨利伟”那般,

“桂海潮”又成了许许多多孩子的心之所向。

 

出云山,破苍穹,

当你看到施甸小城的一名学生,

眼里蓄着光说,

“我感到非常振奋,

桂海潮学长让我们明白了,

只要努力学习,是可以遨游太空的,

我也要用我的汗水和付出,

成就自己的梦想,决胜高考,

拥有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你就知道,腾空而上的,

不单是一个飞船,

还有无数个被点燃被烧烫的梦想。

我无比确定,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桂海潮曾就读的姚关中心小学、姚关中学(现施甸三中)专门组织学生观看了“神十六”飞天时刻

 

再过几天,

1291万条“锦鲤”就要通过高考,

跃向自己的星辰大海了,

少年们,

笔不妨握得更稳点,

书不妨一辈子带在身上,

梦不妨做得再大点!

且去努力,

且去咬定不放,

来日定让一个城甚至一个国

因你而沸腾!

 

别不敢,

毕竟,谁知道呢?

6岁时躺在山坡放牛牧星的孩子,

36岁时真的去天上摘星星了。

 

我无比确定,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来源:央视新闻

内容参考央视新闻、云南网、保山新闻网、

北京日报等新闻报道整编撰写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我无比确定,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我无比确定,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6693.html

(0)
上一篇 2023-06-04 13:06
下一篇 2023-06-04 19:55

相关推荐

  • 《乔一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精彩书评:找对的人结婚其实和投胎是一样一样的!

    我们常说好的爱情需要经营,但是那也要对方愿意和你经营这份感情才行,在我看来,遇到对的那个人和投胎一样,都是一个技术活儿。 书中的F君是个高冷的学霸,乔一是个没心没肺却善良的小妞儿,不怎么学霸的一个小姑娘,两个人从高中开始互生情愫,最终终成眷属,虽然也有一些小坎坷,但在一起这件事在他们这里并没有那么难。 没有一份爱情是简单的,但是他们的爱情好像没有那么难。F君,一个学霸出国四年却依旧爱着一个人,也没有为了排解孤独而找个人玩儿玩儿;乔一呢,大大咧咧的在大学除了一个只有一月,据说对她没有欲望的男友。而这一…

    图书评论 2024-10-14
    00258
  • 《整理情绪的力量》精彩书评:容易发怒?那是因为不懂情绪管理

    你是否有过对自己情绪无计可施的时候? “心情烦躁,做什么事情都心不在焉” “生了一肚子气,听不清对方的意见。” “焦虑万分,不能冷静的行动。” …… 虽然心里明白要怎么做,可还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学会与自己情绪相处,是获得幸福感的技能之一。《整理情绪的力量》一书中,作者告诉大家如何整理情绪,让大家成为情绪的主人。 一、本书的结构 “情绪整理法”从常见的消极情绪入手,教你如何辨识内心的污泥,逐步摆脱焦躁、孤独、怨恨、嫉妒、不安等状态。 全书分为六个章节,每个章节针对具体的消极情绪分析、指导、总结。你可以找到适合自…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264
  • 資治通鑑卷八、九(007)

    今天上午觉得《汇评精注资治通鉴》实在搁好久了。连《史記》也近乎晾了两天,干脆就看《资治通鉴》,后来一鼓作气,把比较熟而好懂的汉纪看了两卷,加上上次没有札记的第八卷刚好三卷了。标题用繁体是因为我离开婆婆的房子时没有带纸质版,写这篇时用的是书友们分享的电子版。 ◎資治通鑑卷第八·秦纪三 二世皇帝下 01.周章出關,止屯曹陽,二月餘,章邯追敗之;復走澠池,十餘日,章邯擊,大破之,周文自刎,軍遂不戰。 这里一个“周章”一个“周文”,根据文本本身,应该是同一个人,但胡三省光顾着注音,极个别地方注个字义,虽然他注音有时…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