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美丽新世界》曾经的世界级禁书,至今无人敢提,再不读就绝版了

《美丽新世界》是奥尔德斯•赫胥黎最杰出的代表作,也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反乌托邦文学经典之一。

该书与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在文学界和思想界影响深远。

在《美丽新世界》这本书中,集中展现了作者赫胥黎眼中人类社会的未来图景:

通过最有效的科学和心理工程,人类从遗传和基因上就已经被先天设计为各种等级的社会成员,完全沦为机器,个性和自由被扼杀,文学艺术濒于毁灭。

甚至有书友评论,这是读过最可怕的一本书,因为它完全有可能在现实中上演。

推荐:@tan

这本书被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相比1984里无处不在的恐怖统治,新世界表面似乎温和很多,一切井然有序。

每个人出生就初划定了等级、长大后从事每个等级相对应的工作,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触手可及的娱乐如感官电影、打球等,不开心可以吃上一颗苏摩立刻就能获得虚幻的美好体验。

然而,出生是通过基因技术等刻意挑选、培育,从小开始接受心理暗示和相应统一的培训,人本身变成了被分成若干等级的标准产品,经过严格“科学”的培育,一旦出现“异类”或被流放到荒岛。

在保留区“原始文明”环境下长大的野人,回归到这个乌托邦社会,最终把自己吊死在塔楼里。

这是作者1932年写的寓言小说,1958年作者写了《重返美丽新世界》,运用人类学和社会学知识,比较了现代社会与他在《美丽新世界》中所构想的寓言性图景,悲观地认为这正在成为现实。

当下读这本书仍给我们带来深刻的警醒。

推荐:@栖迟

这是作者38岁时写的一个关于未来的小说。

未来600年后,人类进入了乌托邦社会。

新世界的人类都是由机器与试验按标准繁育出来的,常规方式人群反而被放置了保留区。

在这个新世界,将人划分为明确的五个等级,每个等级有出生前就固定好了的外形与思想,没有疾病、痛苦,有的尽是机器与秩序制造的物质丰富与无忧无虑。

故事便是围绕几名新世界与一名保留区的角色之间的矛盾展开的。

读起来,使人不禁联想当前社会,若是真进入了美丽新世界,我能是喜,还是忧?

而在重返美丽新世界中,作者64岁开始写对美丽新世界的思辨,折服于作者的旁征博引。

本书中作者对比了奥威尔的1984,引用尼尔·波兹曼的话最为精辟,在《1984》中,人们被对痛苦的恐惧所控制;《美丽新世界》中,人们则被对快乐的盲目追逐所控制。

文章最后作者发出来呼吁:

或许现在威胁自由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没办法长久地抵抗下去,但不管怎样,我们的责任就是尽自己的能力进行抵抗。

讽刺批判,着实好看。

推荐:@莉莉安

著名的“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1930年的人想象中的未来世界,用科技手段操控的最接近“完美”的社会。

与1984笼罩的白色恐怖相反,这个世界中的每个人的一生都被灌满了满足和快乐。科技手段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人类成为产品,天生有优劣之分,按照社会生产需求制造相应的工种,简单的工作则由完全一样的低智多胞胎完成。

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从婴幼儿时期灌输思想,制造条件反射,做出最配适他未来需要做的工作的人。

让人热爱喧闹,避免一切安静的独处,闲暇中充斥着各种娱乐活动将人的时间填满(此处现代人或许警钟大作),配给无毒害的“苏摩”让人对抗一切负面情绪,陷入快乐和平静。

类似1984,作者也着重强调了词语可以塑造思维。

也许人生的一切其实就是语言,就是词语的选择。

记忆与印象除了用语言固定下来之外,再没有任何办法能抓住,是永远无法进行思考的,思考是一种纯语言的行为。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总也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对美的感受,构成了哲学的全部。

人应该永远使用最朴素最原始的词语去自己找到对当下的形容,不论是表达或者仅仅是脑袋里的想法,但公式化的语汇是对生活的缩减。

你使用一次“内耗”做跳板,就跳过了一次拆解复杂心情的下潜。

“拒绝内耗,学习自我接纳”,“对女性隐性物化的男凝社会”,“原生家庭没有给予你足够的情绪价值没有培养你的共情能力”,这些垃圾词语的串烧在不久的将来听起来就会空洞。

语言体系会塑造思维方式,使用这些保质期极短的时代词语会让人进入一种自动配适当前时代与社会的心境:

狭隘,脆弱,充满自我怜悯。

推荐:@异色瞳

在这本书中所描绘的未来中,物质丰富、科技发达。

人被分成了五个等级,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艾普西隆。

人们接受着各种安于现状的制约和教育,一切都被标准化统一。

在这个世界里,欲望能随时被满足,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不必为生老病死担忧。

但这种看似美好的生活背后,却是人性的缺失。

人与人之间没有真实情感,家庭、个性、情绪、自由和道德都不复存在,人们如同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机械地运转着。

读完这本书,让人有种如梦初醒的感觉。

在这个被预设好的世界里,人们看似幸福,实则像被设定程序的机器。

这就好比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被各种标准和模式框住,看似舒适,却失去了真正的自我。

书中描绘的稳定与幸福,在现实中也有影子,我们追求舒适,却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思考和独立。

野蛮人的反抗,如同我们内心偶尔冒出的对现状的质疑。

或许,痛苦才是推动我们前行的动力,而不是一味追求表面的安逸。

推荐:@林林

这是一本神级的书,展现了一个技术极致发展、消费主义盛行的世界。

通过现代技术,把人异化成为了“机器”,你可以想象一个流水线上的工人全部都长一个样,动作完全一致。

换句话说就是精神层面完全被扼杀,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而完全沉浸于物质享乐中。

独立的深度思考是重要的,书籍与自然都是创造美的事物所必要的。

沉迷于享乐主义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精神上极度匮乏是无法赋予生命的意义。

爱情就是具有排他性的,这个也是忠贞的内核,你信仰什么你就会去怎么做。别的尽管再好我也不想要。

一个人对于他闲暇时间的利用,决定了他可以获得成就的高度。

换言之那些没有闲暇的人,或者更直白的说,那些被极度压榨的人,是无法思考的,思考才能带来进步。

人需要独处,也需要参与集体活动,这两者都不可或缺。

美丽新世界其实是获得心流世界的反面。

一个是有目标、需要掌握技巧、有投入劳动才能得到成果,另一个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直接获得满足。

这真的会扼杀精神世界。

试想你完全不需要努力和训练就可以轻易获得高超的技术,可以直接打败别人,这样真的有成就感吗?

这本书其实让人更加深刻理解了消费主义和极简主义的辩证关系,极简是简化那些重要性低的,或者说在你看来权重低的事物。

物质欲望可以有,但是达到60分就满足了,想要达到100分那是毕生难以追求到的完美,没有必要。

于娟在《此生未完成》里说到“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走。”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豆瓣9.1,《美丽新世界》曾经的世界级禁书,至今无人敢提,再不读就绝版了》为推书网注册网友“一本书一视界”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豆瓣9.1,《美丽新世界》曾经的世界级禁书,至今无人敢提,再不读就绝版了》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57321.html

(0)
上一篇 2025-08-28 14:47
下一篇 2025-08-29 10:23

相关推荐

  • 落花速速飞,处处迷归路-菊与刀精彩书评

    如果说浩如烟海的日本文学是柔嫩飘零的樱花花瓣,那么根植于日本人骨髓中的思维方式就是支撑起花枝的树干。读《菊与刀》,想象自己是一滴清水,由根部引入,随着日本文化的思维脉络,通向日本民族思想、情感、文艺作品的缤纷花间。 日本文艺有着一种独特的美学气质,在种种义理约束与生死命题的山峡之间,有清泉叮咚作响,这就是日本人的自然陶情。山水之间的种种清雅物事,使得日本这个民族拥有一种极反差又极和谐的魅力,观樱,赏月,插花,品茶,与严苛自律形成反差,又通过移情入景的“物哀”情节,与民族性格达到高度和谐。读日本文…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274
  • 《蔓蔓青萝》精彩书评:蔓蔓青萝,悠悠我心

    朋友推荐来看此文,一直沉在水里,一颗心随着青萝、子离、刘珏及其他人的悲欢离合起起落落,终于看完,心头涌起感想无数,在此贴上,和大家分享。仅代表我个人想法,不到之处大家不要砸我哦~ 蔓蔓青萝 悠悠我心 青萝,相府三小姐,小妾之女,美丽、聪慧,精灵一般的女子~~但也只是父亲手上的棋子,教养培育只为可以卖个好“价钱” 子离,当朝四皇子,因立长而没有坐上太子之位,但有王叔支持,准备夺位。他隐忍、他痛苦、他复仇,但他也有一颗柔软的心,他为青萝魂牵梦萦~~ 刘珏,子离的堂弟,安清王爷的独子,手握重兵,是子离…

    图书评论 2024-04-03
    00805
  • 《整理情绪的力量》精彩书评:容易发怒?那是因为不懂情绪管理

    你是否有过对自己情绪无计可施的时候? “心情烦躁,做什么事情都心不在焉” “生了一肚子气,听不清对方的意见。” “焦虑万分,不能冷静的行动。” …… 虽然心里明白要怎么做,可还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学会与自己情绪相处,是获得幸福感的技能之一。《整理情绪的力量》一书中,作者告诉大家如何整理情绪,让大家成为情绪的主人。 一、本书的结构 “情绪整理法”从常见的消极情绪入手,教你如何辨识内心的污泥,逐步摆脱焦躁、孤独、怨恨、嫉妒、不安等状态。 全书分为六个章节,每个章节针对具体的消极情绪分析、指导、总结…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36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