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啃读”一本书

如何“啃读”一本书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只闻其名却难以通读的“名著”,其中最为艰涩的莫过于理论著作。以前我总是不吝表达自己对理论书籍的不感兴趣,细思下来,恐怕还是因为自己读不懂。正因为读不懂,也就与经典渐行渐远,在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小圈子里打转,难以精进和突破。

 

最近几年我开始学习批注阅读,以啃读的方式来阅读,接连读完《静悄悄的革命》《教育的目的》《论对话》《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等著作,收获很大。

 

什么是啃呢?啃,不求快,稳扎稳打,一点一点推进;啃,力求深,步步紧逼,一步一步深入,在最艰深处可能还需要借助外力和工具,而这往往也是最有风味的地方。

 

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要快速通读全书,思考两个问题:第一,这本书对提升自己现阶段认知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有没有帮助?第二,自己当前的认知水平与读懂这本书之间有多大差距?能不能通过阅读填补这些差距,填补过程中又要付出哪些时间成本和知识积淀?

 

快速阅读全书是啃读的第一道门槛。面对一个陌生的文本,要憋着一口气全部读下来,哪怕是过一遍也不容易。我在快读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之后,头晕脑胀得半天缓过不来。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这种头晕脑胀其实是一种“遭遇”,是个人旧有认知结构与新知体系发生碰撞而产生的矛盾和模糊。我们在面对陌生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以量的累积来实现质的提升,读多了就会产生感觉,特别是像《教育的目的》这样的翻译作品,想要适应唯有重复阅读全文,适应其表达方式。

 

其次,要暂时悬置自我,想方设法融入作者的表达世界。遇到不理解的地方,甚至无法接受的地方,应先暂时悬置自我的“偏见”,努力厘清作者的思路,沉入作者的语言,理解作者的本意,融进作者的话语体系和思维逻辑中。对作者所使用的专有名词,切忌以自己的认知来理解,应将其放到原文中加以认识。如怀特海提出的智力发展三阶段:浪漫—精确—综合,就需要放置到作者的话语环境和前后文中加以理解,以文解文。

 

如何“啃读”一本书

 

阅读时,不妨先接受对方的思想,把作者借助文本想要表达的东西抽出来弄清楚,然后再跳出文本,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进行批判和扬弃。理解不等于认同,但不加理解的认同和反对一定难以产生价值和意义。

 

再次,遇到知识盲区,查找补充。我在阅读王荣生教授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时,对“归属参照系”“层叠蕴含分析框架”“定篇”“样本”等一系列专有名词常有不知所云之感。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先停下来,上网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来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白。

 

啃读是一个发现不足、暴露知识短板,从而查找补充、提升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尽量不主动请教他人。如果遇到问题马上请教他人,下次阅读同类文本时还是难以读下去。相 反,在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会更加深入,再经过导师点拨,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同时,在思索的过程中,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也会随之提升,再去阅读同类文本就会简单很多。

 

最后,在阅读结束后,需要对啃读过程中的笔记进行总结和提升,把灵光闪现的认识和思索加以梳理,融入个人认知体系中。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说:“先贤们的思想交流是启发灵智的盛会,但聚会只可能有一个殿堂,这就是现在。”在阅读中,任何伟大的思想、经典的书籍都需要一个交汇的场所,那就是“我”。“我”需要对书籍的观点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我”赞同的,联系生活加以延伸;“我”反对的,找出事例进行分析、批驳,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怀特海在书中提出的种种观点,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和知识背景有关,读者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和受教育者的情况加以区分鉴别,正如怀特海所说:“教育是一个难题,不能用一种简单的公式来解决。”教育如此,读书亦如此。

 

啃读的过程是一个打破思维限定,不断发现自我、充实自我,纳彼之思想为我所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打破权威、建立个性化认知的过程。一味地否定文本和崇拜作者,都不是科学的态度,也不是阅读的态度。啃读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态度和追求。

 

啃读之路艰辛漫长,但在艰难过后总会迎来新的自己,这种新知对心智的刺激是阅读者最难以拒绝的“兴趣”。

END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海南校友会
来源:《中国教师报》、书香中国
作者:李利(河南省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永城市知行读书会理事,永城市作家协会会员)
 

如何“啃读”一本书
如何“啃读”一本书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如何“啃读”一本书
如何“啃读”一本书

书香江苏微信公众号

江苏省全民阅读办官方微信

shuxiangjiangsu@126.com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书香江苏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如何“啃读”一本书》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如何“啃读”一本书》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2755.html

(0)
推书网的头像推书网
上一篇 2023-04-06 12:35
下一篇 2023-04-10 11:12

相关推荐

  • 《长明灯》精彩书评:我爱得坦坦荡荡,无惧无畏,打火机与公主裙

    首先,我想给任迪这个助力打一百分。正如她自己所说,她和李峋从一开始就是相似的人,她了解李峋,也担心李峋没有个人让他惦记会做出什么荒唐事,也知道能对付李峋的人只有朱韵,所以才有了这场于朱韵而言糟糕透顶但对李峋选择今后道路也许至关重要的见面。 其次,我想给今天的朱韵打一百分。不是说之前朱韵哪儿哪儿不好,只是一直觉得和荒草园中的她差了那么一点,这种感觉我自己也道不明。直到这一章,看到和李峋小声说话唯唯诺诺的朱朱,我喜不自禁,恨不得在车上喊出声来,这tm才是我要的朱韵啊!然后我才知道为什么之前总觉得差了…

    图书评论 2024-03-21
    0043
  • 相聚有时,江湖雨灯

    黄庭坚写的诗我不怎么喜欢他的路数,但喜欢的人也会非常喜欢。但他作为一位有个性的诗人,有好几首诗我很喜欢。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莫过于“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诗歌女神从不只偏爱一个诗人,哪怕是小诗人,也有可能在某个瞬间留下一两首令大诗人称奇的佳作。2月25日日暮我“忍心”告别了一位2023年7月23日(一眼印象,不很确定)以来带给我不少美好回忆的小伙伴(美好回忆是真真切切,没有粉饰的)。 以我对她性格的推测,我以为她会再跟我说几句,甚至强烈谴责我不公道。我做了几分心理准备,等她对我宣泄…

  • 王林:兴趣为要,读书为本

    温儒敏教授在微博中的这句话,“若要学生喜欢上“整本书阅读”。就不能太多干预,应当导向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这句话比“整本书阅读要降温”的观点更值得思考。

    2023-03-03
    0032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