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与终结-烈火的召唤精彩书评

《烈火的召唤》在最初吸引我的就是他们名字:阿尔法和欧米茄。大爆炸后的每一代人新生儿分为了两个极端,一个阿尔法,一个欧米茄。阿尔法堪称完美,不仅发育正常,而且健壮活泼。与之相对的是欧米茄,天生带着缺陷:残疾,肢体猥琐,七星,有的瞎了一只眼,有的多了一只,有的甚至生来就无法睁开双眼。两个孩子中只有阿尔法人能传宗接代,但是他们生下的每个正常孩子都伴随着一个孪生的欧米茄。所以人们认为欧米茄身上带着大爆炸一流的毒素,是被污染的弱者。双生儿同年同月同日生,也在同一时刻死去。不管他们在什么地方,离得多远,其中一个死亡时,另一个也会立刻死去。于是阿尔法和欧米茄的分裂与矛盾开始了。

作为幻想文学,我忍不住的会去想象作者使用阿尔法和欧米茄作为各自代表的原因。希腊字母24个,起于阿尔法,终于欧米茄。开始与结束,象征着事物的伊始与终极,第一与最后,类似于亚洲哲学中“最后意味着最初,结束亦是开始”的循环,与阿尔法和欧米茄人同生同死的命运极为相似。可以想象健康的阿尔法人长大之后开始接触并走向权势,为了自保或者对付政敌而去寻找双生欧米茄的情景。在本书之中,这样的场景也的确发生过,甚至比这个更为严重。欧米茄们从小被区分出来之后就会被打上烙印并离开阿尔法生活之地,可是所住之地被驱赶到越来越贫瘠的地方,赋税也越来越重。之前被欧米茄所不耻的政府收容所里,也开始了越来越多的欧米茄人。如果阿尔法和欧米茄可以和谐相处,那么动乱也不会开始了,可这种命运不仅仅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感觉,让阿尔法人变得有些疯狂。欧米茄就像他们的字母符号一样,Ω,物理中的电阻,阻碍了阿尔法人的眼。传说中有个欧米茄人的庇护之所自由岛,在主角欧米茄先知(有预示未来的通灵力)卡丝的寻找下也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与之相对的是她的孪生哥哥阿尔法领袖扎克,被人们称为改革者,他让阿尔法和欧米茄的关系变得更为不可调和,暴乱和镇压一触即发,自由岛也同样在被作为阿尔法走狗的先知神甫带领寻找下变得岌岌可危。

作者在文中构建了一个黑暗与希望交织的世界,引领读者跟随主人公一起一路冒险,拯救所爱。双生子不可打破的联系让人们看到了一种恐惧和愤怒。希望有一天阿尔法代表字母始,和欧米茄代表字母末能够和谐相处,始终如一。

来自: 若雪青绡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开始与终结-烈火的召唤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开始与终结-烈火的召唤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21054.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5
下一篇 2024-02-17 23:35

相关推荐

  • 非教科书式的公关指南-关键洞察力精彩书评

    《关键洞察力》一书的作者罗伯特·利夫,是博雅公关公司全球总裁,更是博雅全球业务的奠基人。在他从业的50年间,博雅的公关版图以美国为起点,扩张到全球,他见证了博雅的发展,更见证了公关的发展。 《关键洞察力》不是一本公关教科书,完全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条条框框的步骤一二三;这更不是一本故事流水账,博雅公关全球总裁50年的公关经验就隐藏在一个个精彩的案例中。 一、公关要因地制宜 本书基本上以时间为线索、以地域为章节讲了博雅公关公司全球扩张的脚步。仔细阅读会发现,作者在不同地区所面临的挑战都不一样,在制定…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255
  • 李浩白:日本侵华时期最想掠夺的资源居然是它!——《盐战》创作谈

    我的抗日谍战小说《盐战》终于出版了,我写这部小说的动机和初念,发始于我参加的一个座谈会。会上有位嘉宾谈到了我的家乡——重庆市忠县。他讲到,在抗日战争时期,忠县作为川东地域的盐业基地,为突破日寇的“盐封锁”战略,积极开掘制盐、冒险长途运输,向湖北前线每年供奉八百余吨的食盐,事迹可歌可泣,功绩有目共睹。 这段故事深深震撼了我。开始调查和搜集相关资料。 据史料记载,日本在侵华期间,从中国掠走最多的是四大工业原料:煤、铁、原棉、盐。 前三项不必多说,单说盐。首先“人不可一日无盐”。其次,盐在近现代工业体系中的地…

    2018-12-10
    00216
  • 《乌鸦之城》精彩书评:帝国余晖,伦敦的塔渡鸦

    小时候听了大人的话觉得浑身黑漆漆的“不祥”,结果等看完了武内直子老师的《美少女战士》漫画书,被最后变成了两个长着翅膀的乌鸦姐妹科波斯、迪摩斯惊艳到了以后,就对这种小生灵抱有好感了。神社中长大的少女,带有一种与喧嚣的城市格格不入的气质,上白下红服色的巫女裙与一双漆黑的乌鸦所构成的画面,亦静亦动,三种强烈的对比色产生的美,的确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日本的乌鸦实在是太多,它们的身影如同麻雀,随处可见。个大、壮硕,不畏人、不集群,它们不必朝飞暮归,不必成群结队地去田野觅食,在城里,在方圆数十米内,它们完全可…

    图书评论 2024-10-14
    0032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