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情变成黏腻的糖果-威化饼干的椅子精彩书评

作为日本文学界刻画两性关系的“扛把子”,江国香织向来喜欢将人们口中永恒的“爱情”置于“婚姻禁区”中加以把玩,乐此不疲。于是在普通人眼中美好得一尘不染的爱,在此刻变形扭曲,如同透明闪亮的糖果,在炙热的温度下,变成一团稠密的糖浆,欲滴不落,黏腻得烦人,却仍旧带着一股甜丝丝的味道,那么矛盾,又那么自然,实在是一种病态的美。

在这本《威化饼干的椅子》中,江国香织再次将爱情变作这种“黏腻的糖果”。全书总共由两部长篇小说《威化饼干的椅子》和《神圣花园》构成,相比于后者不仅写两性、还涉及到同性关系的复杂格局,前者的格局更小,对于艺术手法的运用却也更加精巧,叙述绵密纤细,一口气读完唇齿留香,仿佛自己在把玩爱情,玩味人生。《威化饼干的椅子》一文中,主要讲述了作为自由画家的“我”与有妻有儿的恋人之间的“婚外情”,同时穿插了妹妹和一位小几岁的研究生之间的爱情。故事并没有多少剧情的渲染,一切似乎都不过是水到渠成,从认识到热恋,从依赖到恐惧,从亲密到孤独,最后直到想要去死的悲伤……双重爱情的反复交织,现在与过去的来回穿梭,对于生活中小细节的绝对把握,显得有些神经质的同时,却也不失其赤裸裸的真实感。很多时候,每段为爱发过愁的岁月里,难道不都是这样警惕着周围的世界,然后妄加臆断猜测吗?唯一的不同,不过是江国香织将这些我们担忧的虚幻,变成了真正的伏笔与隐喻。

这些潜伏于故事、隐喻于人生的细节却是一种“毒”,将美好的爱情种子栽于这种“毒”里培养,长出的爱情之花必定带着美与恶的双重属性,如同极致的两面,是注定的矛盾。比如《威化饼干的椅子》中最经典的那个比喻:“威化饼干的椅子,对我来说就是幸福的象征。尽管就在眼前,分明是把椅子,但绝对不能坐下来。”原本应该牢固使人安坐的椅子,却由好吃可口的威化饼干制成,美好的东西错误地相遇,只能是华而不实的尴尬,以此来比喻幸福,可见维持它需要多么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啊!
而这种矛盾甚至通过爱情渗透进了人生的肌理中:“对我来说,人生就像运动场,既没有入口,也没有出口。当然,也许在某处有出入口,但就算存在也没有意义。这儿缺乏秩序,既没有前进,也没有后退。大家仅仅是在运动。我待在那里不知所措。”病态的爱情,沾满哀伤与孤独的灵魂,造成了“存在也没有意义”的困境,一种超越了爱情媒介的生活困境。

可是,我们依然会为这样的“困境”与矛盾所着迷,为这种病态的美所吸引。也许是因为爱本身就是多面性的东西,它无法验证,更扑朔成谜;也许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最本质的姿态;又也许当糖果变得黏腻的那一刻实在太过短暂,于是我们以此珍惜,贪婪地渴望着反反复复,直到永远。

来自: 宋薇棠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当爱情变成黏腻的糖果-威化饼干的椅子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当爱情变成黏腻的糖果-威化饼干的椅子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21064.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5
下一篇 2024-02-17 23:35

相关推荐

  • 《史記》:最近看的世家有点“夹生”

    最近有种破碎感,读书和睡眠都欠佳。昨天感觉浑身酸痛。昨晚睡眠尚好,今天感觉仍然没有歇过来,中午还是浑身酸痛,有点困。我需要先把身体状态调整好,然后才能谈读书进度的推进。所以当午休时间还剩半小时,没看《史記》,睡了25分钟。 《史記》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以前想过,因为《史記》这个文本有班固时代就已经缺的十篇,有明处褚少孙补的,还有暗处其他人补缀的。所以引用的时候说是谁写的需要谨慎。前面书友分享陈正宏教授讲的《传世经典的文本层次与版本特征——以<史记>为例》。 做饭的时候听/看了一半,记得最清楚的只有三…

  • 打火机与公主裙:《长明灯》精彩书评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是和你一起卖卖电脑。 怀揣着不安和紧张,还好目前没看出来杀马特嶙峋有得玛丽苏韩剧专属病情的征兆。可惜没有看到嶙峋示弱的画面,不过能看到半昏迷时候他安抚紧张的手足无措的朱妹的样子,也很满意了。老天就是这么不公平,嶙峋就是上帝造朱妹的时候取材的肋骨的主人,他在或不在,世界颠倒黑白。暧昧也好,明目张胆也罢,这么多年朱妹的追求者肯定不止绿箭一个,但出类拔萃如绿箭也只能是个,在出事的时候,次要时间想到的人,在他劝过她的话没听出现后果的时候,本能反应道歉的人。 所以谁能说朱妹和绿箭没有保…

    图书评论 2023-06-28
    00174
  • 西离:《忘了我是谁》看哭了所有人

    这是一本看哭所有人的书。本书主要描写面对失智到忘记自己的父亲,女儿怎样让他在余下的生命里有尊严、快乐的活着。一本打动人的书要的不仅仅是读者当下的感动,而是在感动之余你将有什么改变,致力于什么行动。 作为本书的编辑,好多篇章看得我眼泪直流,无法抑制。而且在我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一样会有流泪的冲动。为什么会如此触动人心?因为在阅读中,我们不仅仅是在看作者的故事,不单单是书中主人公的生活,而是移入了自己的情感和身份进去,联想到很多自己过往生命里那些遗憾或应该不留遗憾的人和事情。  文学作品不是知识性…

    2018-11-15
    00163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