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力》书评:玩耍与学习,真的是天敌吗?

设想你是一个5岁的孩子,每天迎着朝阳起床,吃完妈妈做的香喷喷的早饭,背上零食满满的小书包,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校园,渴望与老师和小朋友们开心的玩耍一天,回家里跟爸爸妈妈讲讲今天的乐趣,之后吃饭、玩耍、听妈妈的话好好刷牙,裹紧小被子开心的睡去,准备迎接明天的朝阳,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啊。这就是我在孩童时期每天满怀期待的事,同样的,也是每一代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们满心期待的事。

然而,我所设想的是这个社会的事实吗?当然不是,事实分外残酷。至少,我一点点见证了孩子们笑容的僵化,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推起嘴角,迫使他们开心的生活。这样的现象在成年人的世界中叫什么?叫做面具。每个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的具有先知精神的父母,早早地就做好了孩子融入社会的打算,孩子需要什么技能,需要什么基础,家长们用有限的时间将孩子们所要学习的东西安排的井井有条,还做好了随时补充的万全准备,这太妙了,这简直就像是一个个高度运作的精密仪器,随时等待他需要被使用的一天。此时,你还记得他、他们还只是个孩子吗?你有问过你的孩子需要什么吗?

《游戏力》书评:玩耍与学习,真的是天敌吗?

或许,《游戏力》这本书可以给你提个醒,让你想起你的孩子,还是个小孩。

我们不妨先讨论一下各方的需求,孩子们的需求:游戏与快乐;家长们的需求:学习和成长。由此,我们大可设想一下,如果通过游戏可以促进学习,实现孩子基础能力的培养,这将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这也是我作为阅读兴趣翻开这本书的初衷。

此书作者帕西·萨尔伯格,是世界知名的教育家、作家。担任哈佛大学客座教授,携另一位作者威廉·多伊尔,芬兰教育和文化部顾问,将20余年的针对儿童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总结精华,归成体系,集成一本儿童教育图书,由浅入深地探究过往教育的成功与弊端,旨在呼吁和引导新时代的父母们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给孩子们一个美好又收获颇多的童年。

这句书中我有一句话颇为赞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才能,但有时这些天赋被藏了起来”。当儿童过早地被套入一个完美的模子中时,无疑也消灭了一些令人出乎意料的可能性。在规定中生长,多少会有些束缚,难免呆板,缺少灵活性,更不用说心灵的充实。儿童最需要的其实是那份探寻世界的灵气,那勇敢的探究精神,那奇思妙想的创造力,正如作者说:“孩子天生就会在玩耍中学习”。

《游戏力》书评:玩耍与学习,真的是天敌吗?

与其让孩子们像成年人一样思考,或许我们更应该反过来记住他们才是卓越的学习者,儿童的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真正的玩耍能从体能发展、认知发展、社会化发展、情感发展等方面,培养孩子自信,提高身体的协调力;形成科学、数学思维,获取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合作、谈判,发展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孩子的同理心,学会建立友谊等等。玩耍是一种自然而有效的方法,通过帮助孩子们发展新的能力,从而增强他们面对未来挑战所需的信心和适应性。

游戏是孩子的语言,是孩子认识世界,掌握学习能力的一种途径和方法。在这个年龄阶段,父母应该学会放手,任由孩子们去探索,同时给予正确的引导。但基于以上最重要的事情,是父母对游戏发自真心的认同,能够掌握游戏引导学习的方法和思维。我想,这也是此书的真正目的。(文:木各)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游戏力》书评:玩耍与学习,真的是天敌吗?》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游戏力》书评:玩耍与学习,真的是天敌吗?》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1710.html

(0)
上一篇 2021-01-05 14:16
下一篇 2021-01-05 14:36

相关推荐

  • 如何“啃读”一本书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只闻其名却难以通读的“名著”,其中最为艰涩的莫过于理论著作。以前我总是不吝表达自己对理论书籍的不感兴趣,细思下来,恐怕还是因为自己读不懂。正因为读不懂,也就与经典渐行渐远,在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小圈子里打转,难以精进和突破。   最近几年我开始学习批注阅读,以啃读的方式来阅读,接连读完《静悄悄的革命》《教育的目的》《论对话》《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等著作,收获很大。   什么是啃呢?啃,不求快,稳扎稳打,一点一点推进;啃,力求深,步步…

    2023-04-06 图书评论
    00341
  • 生活,是一个巨大的隐喻-面纱精彩书评

    《面纱》写于1925年,当时毛姆已年过半百。假如你是第一次邂逅毛姆,又怀着一种捧读名著的心情打开这本91年前的小说,以为是那种进入很慢、情节很拖、人物很多的模式,立刻就会发现大错特错——开头既不会有20页描述某座教堂的历史,也不会从曾祖父开始介绍主角的身世,而是年轻的少妇凯蒂和情人正在家里作乐时,听见门把手转动的声音。凯蒂怀疑门外是丈夫沃尔特,但是开门后一个人也没有。自此,她陷入无止境的猜疑和惊恐之中,最后忍无可忍,打算和丈夫摊牌。 是不是有点八卦有点想看下去?这就是毛姆,一个被公认很会讲故事的…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338
  • 跟博雅总裁学做公关-关键洞察力精彩书评

    01 1948年,罗伯特.利夫报考密苏里大学,拿到了新闻学院伸出的橄榄枝。 1952年,朝鲜半岛战事火热,罗伯特.利夫理应应征入伍。身高1.9米的他,却幸免于此,留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转投世界史,为后来的职业生涯埋下伏笔。 1957年,罗伯特.利夫敲开了博雅公司的大门,从此与它结下了50年的不解之缘。 50年里,他见证了博雅公司从最初的六名员工,发展为全球最大公关公司的历史。 02 “公共关系”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铁路文献年鉴》里,即处理各种与公众相关的事宜。这里的公众主要包括政府、企业、个人…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313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