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馆长的视角:顾颉刚单恋、藏书归宿

大学图书馆馆长的视角:顾颉刚单恋、藏书归宿

​多年浸淫学校图书馆,我有一个执念,就是对一个作者感兴趣,就必定要把他所有的书都找到翻全。

张爱玲的不用说了,除了大陆见不到的部分书信,她所有的文字我都看到了。严歌苓,我看了目前出版的她所有的小说。祝勇在图书馆里所有的书我都搞到了。周晓枫的书,北京的学生小墨买了当时市面上所有的给我寄来,我又时时关注新书动态,只苦于没有读到《紫禁红》。发现新版《巨鲸歌唱》刚好收录,立即站着就读完那数万字。

现在是葛剑雄。在书架上周晓枫厚厚的《巨鲸歌唱》的不远处,站着略薄但精致的葛剑雄的《悠悠我思》。趴在文学库的书桌上迫不及待地读完,因为忘我和静音,竟错过好几通电话。

作为曾经的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自然最关心的就是藏书之事。这本随笔集有好多篇都写到藏书。比如《藏书的归宿(一)》《藏书的归宿(二)》《图书馆的难题》《我为藏书找到了归宿》。这几篇都收在第三编“学者.藏书”之中。

历史学者写的随笔向来好看,葛剑雄写得既有客观理性的高度,又有充满情感浓度,既尊重事实,又倾注主观感知。

他在《藏书的归宿(一)》里写了顾颉刚身后藏书处理过程。

葛剑雄说他和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名人学者藏书身后归宿,是1981年5月。那时,他随谭其骧在北京香山别墅出席中国民族史学术研讨会。有客来访,他陪谭先生接待。来客是顾颉刚的夫人与生前助手王煦华。顾夫人是因顾颉刚藏书捐赠和要奖金一事请谭其骧向社科院领导陈情。顾先生身后藏书量大,内容庞杂,社科院对接受捐赠意见不一。

后来谭其骧从中斡旋,社科院给了数万元的奖金,达到了顾夫人的期望值。她是顾颉刚的第三任妻子张静秋。顾颉刚的前两任妻子都因病去世。

葛剑雄评价说,顾先生的藏书在身后得到妥善保存,其遗著、遗文和个人资料也能及时出版,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尤其是“后人继承了顾先生实事求是、尊重历史、豁达大度的精神,将包括日记 、书信在内的顾先生个人资料不作任何删节,全部如实公布。”

余英时在读过顾颉刚日记后说:“原来,故纸堆里的顾颉刚并不是一位谨厚宁静的恂恂君子,在谨厚宁静的背后,他还拥有激荡以至浪漫的情感。”

从顾颉刚的日记中我们知道,躬耕治学的史学大师顾颉刚,内心对爱情极度渴望的人。他一生经历了三段婚姻,却单恋了自己的学生谭慕愚半个世纪 。

葛剑雄说:“顾先生日记中详细记录了他对谭慕愚(惕吾)女士单恋至老的细节,也有文革中家庭关系扭曲以至在家被斗被打的事实,还有对健在的名人的议论批评甚至詈骂的内容。”“如今有些名人后人,对先人的藏书遗著视为奇货,漫天要价,视先人为摇钱树,千方百计挖掘利用其价值,但又对个人资料中任何被他们认为不利的内容进行删节或销毁,不得已问世也大开天窗,动辄兴讼索赔。他们的先人若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受。而顾先生的藏书和遗著遗物已经有了最好的归宿,顾先生应能含笑九泉了。”

我查了一下,在顾颉刚的日记中,谭慕愚形象如下:“其落落寡合,矫矫不群,有如幽壑绝涧中一树寒梅,使人眼目清爽。”

顾颉刚又在给俞平伯的信中说:“这很奇怪,我并不想和她成姻眷,我也不愿和她发生较深的关系,只是觉得她可爱,只是觉得我爱她的情事无法处置。我也不希望她知道我爱她,更不愿意得到她的爱。平伯,我的理智同感情分了家,叫我如何是好?”

现在,这些日记和信件我们轻易就能看到,当然对于研究顾颉刚以及民国历史提供了非常真实的史料,但对于个人隐私,比如葛剑雄先生提到的单恋、骂人等,顾先生知道了未必能含笑九泉。他在给俞平伯的信中都叮嘱对方不要告诉人。葛剑雄的观点是历史学者和大学图书馆馆长的观点,抛开了普遍人性的普遍认识。

但单纯对个人藏书而言,顾颉刚如若有知,真的是会感到安慰的。因为葛剑雄说:“有一次与顾颉刚先生的助手谈及,才知道我们的太老师有相同的遭遇,太师母甚至管得更紧。顾先生购书不仅得动用小金库,而且还不敢将大部头的书一次性取回家,只能化整为堆,以免引起师母注意后查问书款的来历。”藏书如此不易,主人一定希望它们最后有个好去处。藏书的归宿是大学图书馆,实在太理想了。

葛剑雄称顾颉刚为太师,这倒令我想起教我古汉语的高老师说起他的老师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教他的是闻一多和朱自清,那么岂不可以说闻一多和朱自清是我们的太太师?这样一想,不知有多骄傲。

葛剑雄又在《图书馆的难题》一文中说:“在国内外大学的图书馆中,我都看到过一些著名教授、学者留下的文库或特藏,完整地收藏着他们的藏书,有的还包括他们的手稿、书信、日记、笔记、照片、文具和纪念物品。我了解的大概有三种情况:有的是本人或家属无偿捐赠的,有的是图书馆或某项基金购买的,有的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起来的。我很羡慕,尽管复旦校史上不乏名教授、一流学者、藏书家,却还没有能在我们馆中设置这样的文库或特藏。但我也感到不安,要是今后出现这样的机会,本校、本馆能有合适的场所、充足的资金和专门人员来建设和维护吗?”

当了图书馆馆长以后,葛剑雄发现,藏书没地方放是全世界图书馆的难题。就是世界名校的图书馆馆长也会抱怨书库太小,新书太多。美国大学图书馆解决的办法是建远程书库,看来我们图书馆向社区、乡村延伸,方向是对的。而加速数字化和网络资源建设,取消纸本书的复本也是一个方向。

那么图书馆不再需要纸质书了么?那也是不可能的。就历史学研究而言,电子书有的查不到页码,给论文引用造成困难。有些古籍,也是没办法都转成电子版本的。

大学图书馆馆长的视角:顾颉刚单恋、藏书归宿

​期待葛剑雄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任图书馆后,有关于图书馆和藏书的新作问世。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大学图书馆馆长的视角:顾颉刚单恋、藏书归宿》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大学图书馆馆长的视角:顾颉刚单恋、藏书归宿》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23407.html

(0)
上一篇 2024-03-21 21:18
下一篇 2024-03-21 21:31

相关推荐

  • 老舍:谈读书

    谈读书 老舍 我有个很大的毛病:读书不求甚解。 从前看过的书,十之八九都不记得;我每每归过于记忆力不强,其实是因为阅读时马马虎虎,自然随看随忘。这叫我吃了亏——光翻动了书页,而没吸收到应得的营养,好似把好食品用凉水冲下去,没有细细咀嚼。因此,有人问我读过某部好书没有,我虽读过,也不敢点头,怕人家追问下去,无辞以答。这是个毛病,应当矫正!丢脸倒是小事,白费了时光实在可惜! 矫正之法有二:一曰随读随作笔记。这不仅大有助于记忆,而且是自己考试自己,看看到底有何心得。我曾这么办过,确有好处。不管自己的了解正…

    2024-04-13
    00189
  • 孟庆红: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需要这样的馆配服务

    电子图书既可以作为图书馆馆藏资源采购的补充方式,对外展示馆内信息资源的储备优势,也可以为图书馆查漏补缺提供便利,大大缩短图书配送时间,提高配送效率。尤其是在疫情后,许多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图书馆愈加重视电子资源。虽然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在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变化,但是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服务,帮助读者寻找优质的阅读平台,是图书馆阅读服务工作永恒的宗旨和目标。

    2023-02-10
    00186
  • 人的一生就是走出偏见,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不一样了

    罗翔老师在《十三邀》里曾动情地说道:“承认你整个人是在偏见之中,你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见。”注定偏颇的人和事,这就是法学关注和讨论的对象。 法学是一门带着七情六欲的学问,不像理工科那样追求唯一的“真理”,它的研究对象是平凡的个人,可能带一些利己的、有时候甚至不免邪恶的缺点的人类。 法学思维闪光的地方也不在于它的结论,因为随着时代的改变和观念的变迁,结论渐渐地会站不住脚,或被认为有失公正,但是它得出结论的根据和过程,却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 图/电影《公民凯恩》 这是一个理性的思考和说理的过程,正如我们所看到…

    2024-08-25 文化对话
    0016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