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50本书:四个读书微习惯,一旦养成就停不下来!

于是,吭哧吭哧地写✨

这是开始坚持写作的第74篇

读了50本书:四个读书微习惯,一旦养成就停不下来!

哈喽,很高兴你看到这篇。

我是初侯,今年33岁,目标成为有点影响力的读书博主,先从影响自己开始。

读书是对自己最好的一种投资,也是普通人扩展认知最简易、最有效的方式。

我们常常会把读书与学习画等号,而学习是反人性的,因为学习要思考,大多数人是对思考这件事是逃避的。

正如美团王兴说过的一句话: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如何将读书这件事,做到像日常吃饭、喝水一样简单呢?

去年重新将读书纳入自我成长管理的维度,今年目标读50本书,目前11月基本完成了目标,这是怎样做到的呢?

一、找到你喜欢看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对某个领域特别感兴趣,比如人物传记、小说、散文,那就从先那里入手。

认识一个读书博主,本来是一位默默无闻的文员,但因为看了刘慈欣写的《三体》,一发不可收拾,从此热爱上读书,然后再拓展到爱看文学、传记。

就我而言,现阶段对个人成长类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同时也想学习阅读、写作等方面技能,所以我会投入更多的时间。

今年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海绵阅读法》、《微习惯》、《认知觉醒》、《认知驱动》、《时间贫困》等等。

我发现,读这类书除了能与作者隔着时空对话,获得一些启发与共鸣,还能从这些书中,发现其他值得读的书。

我遇到认可作者推荐的书,都会先买回来。

樊登老师说,买回的纸质书,是能大大提高看这本书的概率。

因为你看到它的机会更高,每次它都会向你招手,“快来读我呀,读我呀!”

刚开始培养读书习惯,可以随心一点,只要愿意端起书,那就是好的开始。

二、读书不止是书籍

有些人知道读书的好处,但还没开始就纠结,读电子书好还是读纸质书好?一犹豫了就卡住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啥也没读。

个人是喜欢读纸质书,尤其是一些经典书籍或者工具书,因为可以圈圈画画、写写标注,不过电子书也有好处,那就是容易复制粘贴一些文段,更容易被搜索调用。

除了书籍,还有一个读书的信息源不应被忽略——有质量的公众号文章。对待这类文章我的两个态度:严进宽出,选择批阅。

首先说“严进宽出”,这是对公众号作者内容的要求。公众号账号实在是太多了,在关注的时候就要把好关。

我的做法是,只留10个以内账号标注为星标,如果内容质量下降了,我就会取消星标。

再说“选择批阅”,晚上我利用一个片段时间,大概30分钟,主动去翻阅这些账号,如果写的题材对口,那就会把它读完。

看了标题或扫看内容一眼感到无趣,那就会把它关掉。有点皇上批阅大臣的奏章,如果写的一般表示“已阅”就很给面子了。

如果是内容写得不错,就会参与评论一下,将精彩的地方收录进自己的知识库。

三、读书可以靠听讲

读书最好是有片段时间,例如晚上或周末,这样可以静心下来,看半个小时以上,收获是最大的。

除了看书,还可以借助听讲的方式,效果也还不错,而且很容易坚持下来形成习惯。

第一个是在通勤时间听讲书。我上班通勤时间大概半小时,通常我会在前一天或更早前,在樊登读书app选好了“待听内容”。樊登老师讲书讲得很透彻,每本书大概讲一个小时,也就意味着通勤两次,就能把一本书听完。

在通勤时候听书,这是今年养成的一个习惯,之前偶尔会选择听一些演讲类视频。

听书收获更大,一来因为开通了樊登读书会员,每次很轻松获取到高质量内容,二来可以通过听讲书来鉴别,这本书要不要买来读一遍。

还有一个听讲的信息源,那就是关注的视频号。强烈建议每一位读者,用“严进宽出”的原则,好好筛选高质量内容。

在打开视频号的时候,记得第一时间切换至关注列表,而不是推荐列表。推荐的内容,确实太容易上头了,刷视频调动的多巴胺就像头牛,很难往回拉。

有质量的短视频内容,也可以学习到很多有趣、有用的知识,最典型的案例是:混子哥系列,他出的每一期内容,我都会追着看,完全没有负担地学到点新知识,难怪他能迅速走火。

能把复杂的知识,轻松地讲得明明白白,这个能力实在太赞了。

四、坚持每天写点东西

刚提的都是读书输入知识,真正能深刻引发思考的,不只是读的过程,还有写下来。

史铁生说:写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以及自己弄不明白的问题。

在读书的时候,你以为自己已经想明白了,其实只是脑海中飘过了几个念头,从未把它输出出来。

你觉得自己不缺想法,但当需要表达时,却发现语言苍白、逻辑混乱、毫无条理。你不是不聪明,只是从未让思想落地。真正深刻的理解不在于想过,而在于写过。

从今天起,不管你迷茫、焦虑、拖延或灵感爆发,都请你写下来。

写是最深的,也是最强的自我锻造。

你写下的那一刻,正是你真正实现人生管理的起点。你不是没有,而是缺少将落实到文字的行动。

从读书到写作,再到实践,这才是学习的完整链条

 

 

END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初侯读书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读了50本书:四个读书微习惯,一旦养成就停不下来!》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读了50本书:四个读书微习惯,一旦养成就停不下来!》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61117.html

(0)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

  • 写作者的缺陷不是不自知,你为啥写不好?

    不善于描写细节的人总是粗枝大叶,同时自己想表达的都说不出道不尽。一个写作者的缺陷,往往不是他不自知,而是他无法超越自己,无法避免缺陷。 比如对着天空发出无病之呻吟,这是肤浅的抒情。仿佛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脱离了源头,成为单薄的存在。尝试挑战的人,每一次莫不是头破血流的败下阵来,很可能由此产生令人沮丧的无力感。 所以在充分掌握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思考和升华,会存在相当高的难度。 有些天然的诗人,他们是神选之人,不需要汲取更多外界营养而常有神来之笔,这样的人极为罕见。 更多的人,还不能称其为诗人…

    2024-11-25 读后感悟
    00343
  • 35岁,一定要大量读书:用费曼学习法做读书笔记,你学1小时=别人学习4小时!

    我是木小鱼,坚持读书5年,读书400+, 记得把我设为“星标”,我来证明,读书是普通人的救赎! ? 大家好,我是木小鱼~ 说来还挺有趣,我刚开始读书时很单纯:读书读就够了,有什么难的? 但结果往往是读完什么也记不住,别人问书中讲了啥,我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直到2020年,我成为【会计讲师】。为了讲好课,我需要确定课程主题,收集大量资料、梳理课程框架、备课,最后讲给学生听,不断地循环。 说实话,这个过程过对与从来没有讲过课的我来说非常痛苦,但是课程讲了几遍以后,我发现自己竟然…

    2025-03-27 读后感悟
    00422
  • 7月小结丨谈谈图书馆里的人与事

    7月内容结构也要调整啦,因为放暑假了,只有一个线上阅读打卡活动,一直在写论文,所以这个月的小结来说说其他的东西。 ?工作相关 图书馆里的事(破除一个误解;图书馆的工作) 图书馆里的人(读者篇;学生助理篇;同事篇) ?自我提升 阅读read(2本书) 出行travel(图书馆2家,书店1家) 写作write(长文2篇,短帖5篇)   1.破除一个误解 通过这段时间的交流,我发现很多人对图书馆的工作有一个很大的误解。 一位朋友给我发消息:“图书管理员是很多人心中的理想工作,又轻松,又体面,…

    2024-08-17 读后感悟
    0041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