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孔夫子不支持转借东西助人?

今天一个人要借我银子还其友人,因为很珍惜在友人那里的信誉,又遇到意外情况,不能及时还款。我理解但不接受把意外和风险全部转嫁给我。因为这样不利于对方的成长,也不利于我心情愉悦。哪怕100%我也能拿出来。

最后我借了21.4%(保留一位小数)结果是整数,我的意思是借20%,凑个整数就成了非整数的比例。这一次我觉得我处理得非常圆满。《論語》里面有人跟孔夫子说某人“直”。孔夫子不以为然,因为别人找他借醋,他没有,不直说,找邻居去借了给对方。

原文在《公冶長》: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孔夫子并不赞成过分帮人,因为啥没有说。我觉得应该是涉 嫌 过 度 讨 好,而且涉 嫌 转 嫁 风 险。

我曾经在初中的时候跟姐姐一起吃饭,姐姐手里有一点零花钱。我手里没有。我同学问我借钱,我天真地跑去跟姐姐要钱。姐姐说,你手里没有,说没有就行了,没必要到我这里来要。

我曾经也是个没有被社会毒打的人,敢裸辞,敢倾尽所有借钱给别人。后来慢慢懂得,就算你有能力借,也没必要倾尽所有。因为这样容易让那些涉世未深的人习惯性把风 险 转 嫁给你。他们永远敢于月光,你是他们的坚强后盾。

这样你辛辛苦苦存的银子自己用不上,还让别人不懂得生活的艰辛,甚至可能惯坏一个人。不利于双方的事情完全没必要做。

今天借钱者维护信誉,尊重对方的信任我可以理解。但可以直接跟那个人说。没必要转借我再分期还我。何况全额借我本身既存在把过去的不确定因素转嫁给我的嫌 疑,也同时把未来不确定因素转嫁给我。我没必要照单全收。甚至可以丝毫不帮,建议对方给朋友说清楚,分期换还朋友即可。

但考虑到对方过去时光里难得一见的成长,以及一分钱不还对对方朋友信任的削弱,借20%并让对方还部分借款并跟朋友说明情况。让地方优先分期还朋友,约定但宽限对方还我的期限。无论是我,还是对方,还是对方的朋友,都比较容易接受一些。

经济独立这件事我大概是在半年内意识上明白,同时在一年内勉强做到,三年内稳定做到的。如果我失业或有变动,宁可打扫卫生也要自己挣钱自己花。经济独立是成年人的基本尊严。

我曾经设想过自己无数种颠沛流离的方式,但我有信心自己能凭借劳动的双手活下去,在这个国度的任何一个地方。这是我精神强大的第一步。虽然我现在还没有能力在任何地方过得好。但我会不断蓄积力量争取能活成那样的人。这非常难。所以我基本上不会主动变换岗位。

今天本来打算写稿件,完成后回家,后来觉得笔力弱,不宜轻举妄动。明天定稿再发。所以临时改写一篇随感。读书的明天再码,目前看陳勝項籍傳15页,晚上可以看到30页。天黑了,回家。

书里面的大道理在,但实践中的尺度需要慢慢磨炼去把握。我觉得我慢慢在成为一个可以做事得体的人。姐姐曾经这样肯定过我。虽然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但那个办了几百年终于办结的业务,今天收到同事的理解和感谢。她说的话是真的理解我在业务中可能受到的气或委屈,虽然最后都化解了。

很多事情让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实际上应该是变强大了。但是还有极多的挑战。我会一边读书一边武 装 自己。祝好,谢谢小伙伴们的鼓励和陪伴!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为什么孔夫子不支持转借东西助人?》为推书网注册网友“蔓草, 读书与生活”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为什么孔夫子不支持转借东西助人?》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37232.html

(0)
上一篇 2024-09-26 16:04
下一篇 2024-09-26 16:14

相关推荐

  • 新年第一次赠书名单来了!

    公众号又荒芜了一段时间。原因无他,只是假期在忙着带孩子,闹腾的小孩耗尽了大半的精力,等到她入睡,我也已经差不多精疲力尽,索性也就给自己放个假。 原本打包带回老家的电脑,结果连开机都没开,这其实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感触,那就是大部分时候,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能够赶在当下做的事情,等到明天或许就会一直等到下一个明天。 年前,我发起了一个赠书活动,这也是我第一次赠书,精选了八本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好书,尽管这些书都有些大众。不过,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大家的热情竟然都很高,后台一下涌入了很多赠书留言。这多少让我有…

  • 港版朱元璋傳

    这本書是國史學家、胡適弟子、前北京市副市長吳晗的一部著名傳記作品,主要描述明太祖朱元璋的生平和相關歷史背景。 該書曾於40至60年代四易其稿,不同的原因(包括種種政治因素)令作者或出版者不得不一再改變內容或敘事手法。後吳晗因《海瑞罷官》案而下獄,掀起文革的第一浪。唯此書乃第一版本的繁體版,內容更原汁原味,更直接展現作者對朱元璋的評價,讀者可細心玩味其中的當代意涵。 一九四八年他一開始寫這本書的時候,思想是很自由的,但後來發生了一些事情,他自己對自己做樂檢討。然後把原作進行了多次重改,以至於現在市面上…

    2025-02-14 读后感悟
    00240
  • 托尔斯泰:永远不要结婚

    最近在看《战争与和平》,书中的安德烈公爵对皮埃尔说: 永远,永远不要结婚,我的朋友。 说这段话的时候,他的妻子正在孕期,为了逃离婚姻,他准备去参加战争。 我很少写关于婚姻的观点,因为我自己的婚姻,其实是糊里糊涂的,既谈不上十分幸福,也说不上悲惨,就跟父辈们一样,努力奋斗抚养孩子,日复一日而已。 但我认为,婚姻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结婚可以让两个人更幸福,而不是为了所谓的传宗接代。 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那结婚自然没有什么意义。 托尔斯泰借安德烈之口,说出了一条关于婚姻十分可信的真理: 如果你不十分了解一个…

    2024-09-04
    0034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